中國民營環保企業伴隨著中國環保進程,踩著產業發展的節拍,上演了一幕幕轟轟烈烈的興衰史。民營企業能否披荊斬棘闖出一條生路,關鍵是看掌舵者的毅力和思想,所以企業均帶有很濃的個人色彩。在眾多民營環保企業家中,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和博天環境董事長趙笠鈞,以其鮮明的個性和獨特的企業發展思路頗引人關注。
文一波,兩家上市公司(桑德環境、桑德國際)的董事長。2013年胡潤中國富豪榜單,文一波夫婦以130億元排第83位。文一波從擁有個人環境技術專利和最早關注工業廢水處理技術開始,就意識到環保的嚴重性和重要性,超前準確把握了環保產業發展脈搏,清晰認識并倡導環保必須產業化、市場化的解決思路。用市場運作實踐積極探索,帶領桑德集團成功從工業廢水到城市污水、城市給水、城市固廢和危廢領域的拓展,始終站在了中國環保產業發展的前沿。上世紀九十年代,文一波針對工業廢水處理領域首倡“交鑰匙工程”模式,推動了工業廢水處理的進程。針對市政污水處理提出了“中華碧水計劃”,將BOT模式引入市政領域, 加快了中國市政污水處理的進程,催生了國內一大批大型環保企業的誕生。他提出的"中華碧水計劃"不但改變了中國的市政污水治理體制,而且促進了中國環保產業的蓬勃發展和水資源的再生利用。如今,已經成為我國環境設施建設、運營模式的主流。文一波關注支持公益事業,為培養更多的環保領域的人才發展盡心盡力,先后主持在同濟大學、天津大學、蘭州交大等著名院校設立了“桑德獎學金”,以幫助更多的學子能真正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趙笠鈞,博天環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在環保界內,趙笠鈞一直是一名思想者和挑戰者:早年投身環保行業,面對國內遠未成熟發展的水處理領域,他預判未來的發展前景,并根據公司技術背景準確找到市場定位。多年來,面對產業發展的趨勢,他精準把握市場脈搏,調整企業的戰略方向,公司業務從廢水處理發展到水環境整體解決方案,涉及行業從市政、食品加工、屠宰行業發展到橫跨化工、電子、乳制品、啤酒、制藥、造紙、紡織印染、電力等十多個行業。特別是立足工業水處理難度大、技術門檻高的特點,他要求公司苦練內功,持之以恒的進行技術研發、方案探索和業績積累,為公司迎接新挑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最早投身環保事業的企業家之一,趙笠鈞一直以“構鑄天人合一的美好環境”為己任,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和公益責任。面對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特別是嚴重的水環境污染,責任興邦與利益大眾的理念一直鞭策趙笠鈞帶領博天環境不斷探索新技術,向更復雜、污染性更大的水環境難題挑戰。
一個是技術專家出身,艱苦創業、百折不撓,將公司一步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民營環保企業;一個是政府官員出身,放棄仕途、專注環保,將一個國企出身的小公司打造成環保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典范。兩位殊途同歸的業界翹楚有著怎樣精彩而又不同的經歷和感悟呢?讓我們在“2014中國環保產業高峰論壇”一起來分享他們的艱辛與淚水、喜悅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