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市第一季度及上半年GDP增速
二季度各地紛紛加大投資力度,地方經濟因此普遍出現回升態勢。二季度外貿、內需、工業等多項數據回暖,拉高上半年GDP增速好于一季度。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各省。鳳凰財經從22個已經公布經濟半年報的省份來看,北京、上海、江西、湖北、湖南17省市較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回升,重慶市、貴州省持平,新疆、天津、安徽3省市經濟增速出現回落。
數據分析
1、北京、上海、江西、湖北、湖南17省市較第一季度經濟增速回升,重慶市持平,新疆、天津、安徽3省市經濟增速出現回落。
2、重慶、天津、青海、西藏、貴州、陜西經濟增速仍以超過10%的速度高速增長,其中西藏以11.7%居首。
3、今年一季度,天津讓出增速第一的寶座,增速排在重慶和貴州之后,名列第三,而西藏的突起,再次讓天津下降一個名次,名列第四。
4、上半年中部省份繼續穩健的態勢。尤其是位于長江中游的湖南、湖北、江西GDP增速均超過了9%。中部沿江幾個省份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平原、龐大的人口和消費市場,既靠近東部可以承接產業轉移,又靠近中西部的市場,未來發展潛力和空間最大。
5、河北省GDP增速有所提升,但依然受困于結構轉型。
6、22個省份中,經濟總量超過1萬億元的省份有9個。廣東、江蘇以經濟規模超過3萬億元(30879.09億元、30115億元)遠超它省名列全國前茅;山東目前尚未公布數據,今年一季度該省經濟總量僅次前面兩省。
22省市2014上半年GDP總量對比
7、中國GDP總量前五省份中,廣東、浙江經濟增速基本與全國經濟增速平衡,江蘇、河南、山東仍以較快速度增長。
中國GDP總量前五省份增速對比
下半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
民生證券管清友認為,基于中國經濟的中長期分析,我們會發現,對經濟的長期前景來說,關鍵問題是能否推進存量改革去杠桿,而不是GDP增速能否保持在7.5%。但對于市場的短期表現來說,未來的經濟增速走勢仍然是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5%,環比增長2.0%,但是,二季度復蘇主要依靠外生動力:外需好轉、基數偏低、政策支持。但下半年來看,前兩個外生性因素的貢獻都將明顯下降,再加上房地產下行周期之下,內生性增長動力依然偏弱。因此,短期的回暖并不意味著經濟告別虛寒,也不代表政策暖風將會逆轉。預計政策仍會維持適度寬松,只不過寬松的方式和力度會有所變化。
來源: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