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訊 2014年1月16日,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法水務”)與中新市政公用集團共同組建的蘇州工業園區中法環境技術有限公司,與揚州潔源排水有限公司和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簽訂協議,分別出資42.5%、50%及7.5%成立揚州中法環境有限公司(簡稱“揚州中法”),共同經營揚州污泥干化項目。
圖為簽約現場
根據協議,揚州中法將于未來30年獨家為整個揚州市450萬居民及工業客戶提供安全、節能和環保的污泥干化處理服務。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人民幣,總處理能力為500噸/日。一期工程日處理能力為300噸,將于2014年中動工建設,計劃于2015年投入運營。借鑒蘇州工業園區污泥干化項目的成功經驗,揚州中法污泥處理廠將建于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與發電廠緊密相鄰,對揚州市湯汪污水處理廠、六圩污水處理廠以及周邊污水處理廠產生的生物污泥進行無害化、減量化和穩定化處理后,將干污泥全部送入就近的發電廠與煤混合燃燒,循環利用資源,降低煤炭消耗量,實現產業協同的目的。
揚州潔源排水有限公司嚴俊泉總經理表示,“濕污泥及處置不當帶來的次生污染問題已為污水處理行業敲響了警鐘。與中法水務的合作,不僅為我們帶來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能夠推動揚州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我們很高興能與中法水務結成合作伙伴,共同尋求雙方在環保行業內的更大發展。”
中法水務執行董事關惟德表示,“中國的污泥處理現狀嚴峻且緊迫,揚州污泥干化項目體現了揚州市政府對保護環境的鄭重承諾和可持續發展的前瞻性。我們很榮幸可以攜手當地合作伙伴不遺余力地協助地方政府完成環境保護的使命,并推動中國實現‘十二五’規劃的環保目標。”
揚州市地處江蘇省中部,2013年生產總值增長達12%。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揚州市每天產生的濕污泥即將超過200噸。其下轄的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已形成太陽能光伏、半導體照明、港口物流等主導產業,吸引了通用電氣、中石化、西門子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落戶于此。
“十二五”規劃已提出明確目標——到2015年城市污泥的無害化處置率達到70%-80%。中法水務深切了解中國政府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的決心,已于2009年率先為中國市場引入集團專利污泥處理工藝INNODRY®2E, 在其下轄的唐家沱污水處理廠內建立重慶第一家污泥干化廠;2011年,又于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蘇州工業園區建成了江蘇省第一座污泥干化廠,應用該技術每天處理含水率80%的濕污泥達300噸,將干污泥與煤摻燒用于發電,每年為園區節約煤炭近120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