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圍繞環保行業的各類信息層出不窮,環保股也因此展開了一波集體拉升的板塊性行情。據近日發布的《國際城市發展報告》指出北京生態問題日益嚴重,全球40個國際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二。由此可見環境問題還是不能松懈。此外據了解,環保部將治理環境污染展開三方面突破。業內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市場正處于兩會前的政策“蜜月期”,有關環保行業的信息仍有可能不時引發環保股脈沖。
報告指環保問題日益嚴重
2014年2月12日,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舉辦的《國際城市藍皮書:國際城市發展報告(2014)》在京舉行。
在40個國家城市的排名中,北京的經濟升級能力較好,位列第17位,金融市場指數、經濟指標超過國際城市平均值,但凸顯創新內涵的智力資本和創新指數卻不及平均數。令人矚目的是,北京的社會升級指標位居第2,其公平指數在所有國際城市中最高。主要緣于較低的基尼系數以及城市準入門檻的優異表現,表明其具有“包容性城市”特質。文化升級是北京的相對薄弱環節,其創新環境指標遠低于平均水平、美術館、博物館以及國際旅客的數目也僅僅接近于平均值,表明城市的文化吸引力相對有限。
據介紹,生態指標分為宜居指數、環境指數和污染指數三項,該報告稱“北京的宜居指數遠低于平均水平,屬于不宜居城市;環境指數約為平均水平的一半,說明環境遠未達標;污染極其嚴重,大大低于平均標準,甚至已經達到不適合人類居住的程度。”
環境污染嚴重三方面突破
近日,在2013年環保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環保部副部長翟青介紹,為落實“大氣十條”,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細化分解梳理了近期需完成的22項政策措施。按照國務院的要求,正在編制類似于“大氣十條”一樣的《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同時,據了解,環保部也正在編制《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針對大氣問題,深入落實“大氣十條”各項政策措施,尤其是突出抓好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這一重中之重。同時,組織開展2013年度評估考核。此外,發揮全國大氣污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的作用,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協作機制建設,推進珠三角區域協作。加快大氣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加大機動車污染防治力度。推動地方政府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管理體系,落實應急管理措施。
針對土壤問題,翟青透露,2006年開始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土壤污染狀況進行了調查,雖然調查已基本結束,但因為受當時條件的限制,網格設計得很大,點位很深。這次調查并不精準,因此,目前環保部正在組織人員進行詳細調查,特別是對一些重點區域耕地重金屬等污染情況進行調查和統計。
值得注意的是,環保部正以大中城市周邊、重污染工礦企業、集中污染治理設施周邊、重金屬污染防治重點區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廢棄物堆存場地等為重點,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示范,并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西南、中南、遼中南等地區,選擇被污染地塊集中分布的典型區域,實施土壤污染綜合治理。
針對水污染問題,據環保部了解到,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投資最大的水污染治理科技項目—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已經明確了我國“涉水大部制改革”及優先行動方案。短期:我國將加快流域機構改革,增加各方參與,建立高層協調機制;中期:將完善和統一流域水資源和水環境管理,成立涉水大部制,建立國家資源環境部/委員會;長期:將加快分權化改革,決策、執行、監督相互獨立。
業內人表示,“總體來說,大氣治理應該是相對穩定的行業,現在而言,再生水、土壤修復行業因為受到政策支持力度最大,被看做是景氣度最高的子行業。
而在各子行業對相應運營模式探索的過程中,出現了兩種盈利模式:EPC模式和BOT模式。由于前者與后者對于資金量和技術的要求不甚一致,不同子行業對于不同盈利模式的選擇亦有較大差異。但多名環保行業分析師均表示,目前各子行業的檢測標準均有提升空間。
業績真空期環保熱仍有底氣
隨著國家加大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力度,環境治理環境治理問題再度引發市場廣泛熱議,環保板塊也由此迎來一股熱氣。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五年為治理大氣污染全社會投資將接近1萬億元。而A股上市的多家環保概念股,則可能最先成為萬億蛋糕的瓜分者。而近期霧霾天氣的持續,引發資本市場追逐環保股的熱潮,此次霧霾天氣的擴圍更是引發了相關概念股的卷土重來。
從市場層面來看,環保股年報業績風險已然釋放完畢,目前正是業績真空期,短期內出現新的負面因素的概率極小。2013年,一系列的污染防治政策出臺,市場也對環保行業2013年的業績增速過于樂觀,而2014年1月底公布的環保股年度業績預告普遍不及市場預期,這也是環保股1月份普遍調整的主要原因。不過,在環保股短期普遍通過回調釋放風險之后,該板塊再度迎來投資的“蜜月期”:鑒于環保公司一季度業績對全年業績的指引性較低,因此目前到兩會前后,該行業都處于業績真空期,而這將是短期環保股最大的“基本面利好”。
業內人士指出,無論是從外部政策環境,還是從企業自身的盈利來看,環保股的趨勢向好都相對確定。此外,某證劵商也表示,環保類公司業績增速較快依然是其維持高估值的最好理由,短期主流環保公司的增速尚能維持,行業還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因而其估值也將繼續維持于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