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環境污染形勢日益嚴峻,頻發的霧霾,垃圾圍城之困,飲用水受污染等問題使得環境治理成為刻不容緩的任務,“向污染宣戰”成為當今中國發展的一大主題,作為“戰場”中的一把“利劍”,環保產業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國內資本市場對環保產業的關注也在不斷升溫“2014(第八屆)環境技術產業論壇”上,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環境與公用事業融資部總經理匡志偉提出,向污染宣戰的今天,環保產業“十年磨一劍不如資本鑄一劍”。
金融對助推產業發展至關重要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環保產業固然面臨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沒有成熟的資本市場的投入,環保產業的發展仍難以邁出大的步伐。匡志偉認為,無論哪個產業,成熟的資本市場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成熟的資本市場具有籌資、投資功能。資金需求者可以通過發行證券的方式來募集資金,支撐自身業務發展,而資金供給者可以通過買入證券等方式實現自有資金的價值增值。
成熟資本市場具有市場定價功能。匡志偉介紹,在有效資本市場中,企業價值決定股票價值,而股票價值決定股票價格。所以企業價值以股票價格的形式來體現,而股票價格實際上是投資者對企業未來收益的預期,是市場對企業股票價值作出的估計。
成熟資本市場具有資本配置功能。投資主體作為理性經濟人,始終具有明確的逐利動機,資本市場由于存在強大的評價、選擇和監督機制, 可以對資金流向的產生引導作用,從而對資源配置發揮導向性作用,促使資金流向高效益環節。
環境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境遇尷尬
持續升溫的環保產業正在引起資本市場的關注,“但計劃色彩濃重的行業管理體制、過于功利的投資理念以及金融機構簡單粗放的風控標準,使環境企業在國內資本市場境遇頗為尷尬,金融機構簡單粗放的標準使環境企業在資本市場障礙很大。”匡志偉說,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行業環境,重投資輕運營。目前國內各地環保產業一般是做項目投資,其主要的贏利只有工程的利潤。
股權估值——重盈利輕創新。國內環保公司單純以公司帳面贏利或簡單預計帳面贏利作為基礎,缺乏多維度的判斷標準。
信用評價——重資產輕績效。各融資單位都是以融資人的變現能力作為單一的控制標準。所以企業想做強做大,都會把資產做重,而忽視績效。
國內環保產業發展亟需金融創新
如何化解上述尷尬成為環保產業發展的當務之急。匡志偉呼吁,環保產業發展亟需金融創新,在他看來,“相較于傳統的行業發展生命周期理論,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可以在資本市場上選擇不同的融資方式,以多元化方案解決公司的融資問題;而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環境技術企業亦需要不同于傳統行業發展生命周期融資模式的融資支持;培育、引導一批熟悉環境產業的專業行業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責任,應加大對于專業環境產業投資基金的支持力度;環保產業投資周期的長期性,回報的長效性與資本市場的短期逐利性、短視性形成沖突,所以環境技術企業類似于合同環境服務等新興業態需要不同于現行資本市場評價語言體系的新方法進行計量。”
有了成熟的資本市場,環保產業才能真正插上翅膀,打出“向污染宣戰”的實拳,因此,匡志偉說:“環保產業發展,十年磨一劍,不如資本鑄一劍。”
匡志偉:環保產業十年磨一劍不如資本鑄一劍
時間:2014-06-21 來源:中國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