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湖南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組一行深入長沙市有關部門實地調查了解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情況后,認為——餐廚垃圾處理“長沙模式”值得推廣
隨著餐廚垃圾隨意處置對水體、大氣產生的污染,特別是餐廚廢油回流餐桌形成的“地溝油”對居民身體健康造成的潛在損害日漸突出,對餐廚垃圾進行處理已成燃眉之急。
無論是性狀和氣味,餐廚垃圾都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餐廚垃圾如何處理,如今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
政府主導 先行先試
6月20日上午,記者隨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調研組一行來到長沙市開福區一個餐廚垃圾處理中心,了解餐廚垃圾集中收集處理情況。
長沙市作為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積極推進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2011年10月,長沙市政府采用市場化BOT運作模式,面向全國進行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特許經營權公開招投標,湖南省仁和垃圾綜合處理有限公司和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組成的投標聯合體中標,獲得了長沙市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項目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25年的特許經營權。
2011年11月,中標單位組建了“湖南聯合餐廚垃圾處理有限公司”(簡稱聯合公司),負責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按照“全面覆蓋、分步實施”的原則分兩期工程進行建設,一期工程已于2012年2月開工建設,設計日處理能力為375噸,主要解決長沙市15桌以上大中型飯店、賓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食堂等餐廚垃圾產生量比較大的單位,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將于2015年開工建設的二期工程設計日處理能力同樣為375噸,主要解決長沙市小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約300噸/天的餐廚垃圾集中收集和無害化、資源化處理。
在沒有進行集中處理之前,長沙的賓館飯店和單位食堂等產生的餐廚垃圾,有的被養豬場直接喂豬,有的被提煉“潲水油”,還有的直接流入下水道。未經無害化處理的餐廚垃圾直接被豬食用后,有些人畜共患傳染病極易傳播給豬,然后再次回到餐桌,又進入人體,形成一條惡性有害的食物鏈;被提煉后的“潲水油”重新流向市場,進入餐桌,給居民的身體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長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局局長肖雄飛介紹說,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模式是“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法制管理、集中收運、無害處理、資源利用”。政府運用“行政監管+聯合執法+經濟調節+科技監控+輿論監督”的手段對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理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和管理,從而有效防止了“潲水油”、“地溝油”回流餐桌。
市場運作 全國領先
餐廚垃圾是寶貴的可再生資源,由于尚未引起足夠重視,處置方法不當,它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的潛在危險源。清華大學環境系固體廢物污染控制及資源化研究所的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城市每年產生餐廚垃圾不低于6000萬噸,且年均增速預計達10%以上。而與此形成反差的是,目前國內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僅為10%。
長沙市餐飲行業十分發達,現從事餐飲行業的獲證企業約15000家,其中大、中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3000余家,小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含早餐店)10000余家,日均產生餐廚垃圾約600噸。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經過近2年運行,聯合公司已與長沙市2800多家大中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簽訂了餐廚垃圾收運處理合同,免費為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投放餐廚垃圾收集專用桶14000多個,安裝油水分離器1000多臺,配備各類餐廚垃圾收集車80余臺,收運人員260余人,每天分2批次對所有簽約單位進行上門收集,日均收集處理餐廚垃圾330噸,全市大中型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有效收集率超過90%,全市餐廚垃圾收集量將近達到60%。現在,該公司日均收集餐廚廢油脂16噸,餐廚垃圾的綜合出油率為4.9%(含地溝油),每天可煉制生物柴油約16噸。
據了解,目前全國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日均收集處理餐廚垃圾220噸左右,聯合公司日均收集處理餐廚垃圾330噸,處于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
2012年8月8日,國家環保部部長周生賢來湘對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詳細了解了長沙市餐廚垃圾的收集、運輸、處理工藝、運作模式、政策保障等情況,并現場觀看了餐廚垃圾處理過程和效果,對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的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和肯定,并建議在全國推廣餐廚垃圾收集處理的“長沙模式”。
部門聯動 依法監管
2011年6月1日,長沙市政府頒布的《長沙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正式實施。2012年2月,長沙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城管執法局、公安局、衛生局、環保局、工商局、質監局、食安辦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工作領導小組”,同意市城市管理和行政執法局成立“長沙市餐廚垃圾執法大隊”,加大執法打擊力度。
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建立了完善的臺賬登記管理制度。同時,市城管執法局在餐廚垃圾處理企業派駐專職監管員,每天對卸料口、生產車間、計量地磅、污水處理設施、除臭設施等重要節點進行巡查,及時匯報監管情況。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為確保餐廚垃圾在收運、處理過程中“地溝油”、“潲水油”不發生人為轉移和流失,項目依托GPS衛星定位系統開發了一套電子監管系統,依靠GPS衛星定位功能,對餐廚垃圾收運車輛的位置、運行狀態、運行速度、運行軌跡等進行全程監控,同時每臺餐廚垃圾收運車還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對作業過程進行全程錄像監控,政府相關管理部門依托該電子監管系統可以對餐廚垃圾收運過程進行全程不間斷動態監控管理。
垃圾處理 任重道遠
省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在調研中發現,雖然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模式取得了很好效果,但是長沙市餐廚垃圾收集處理項目在運行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與困難,不容忽視。
首先是工藝選擇問題,由于餐廚垃圾處理全國還處在摸索和試點階段,沒有現成的運營模式和成熟的工藝技術可供借鑒,長沙市餐廚垃圾處理項目靠“摸著石頭過河”,項目工藝論證還不是很充分,資源化綜合利用水平有待進一步加強,尤其是餐廚廢水處理的難度還相當大,廢氣控制尚未達到國外先進水平。
其次,政府在餐廚垃圾收集處理方面投入不夠,導致餐廚垃圾處理項目虧損運行。長沙市政府在項目投標時只確定了餐廚垃圾收集費用125元/噸的財政補貼,而餐廚垃圾處理環節的投資和運營政府沒有任何投入和補貼。調研組了解到,餐廚垃圾廢水、廢氣、廢渣達標處理成本太高,垃圾處理的成本達280元/噸,而餐廚廢油脂的收入根本無法平衡餐廚垃圾處理成本。
再者,城管執法部門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也遇到一定的障礙,在查處非法收集、運輸地溝油、潲水油案件時,他們只有處罰權,沒有財物處置權,處罰后只能將潲水油、地溝油移交其它部門或者退還非法收集人員,達不到執法管理的目的,潲水油、地溝油仍有可能經過地下黑工廠流向市場,繼續危害社會。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長沙市許多餐館出于各自利益,沒有將餐廚垃圾交給有資質的聯合公司或環衛公司處理;部分潲水油、地溝油流入非法渠道,去向及用途不明;還有一些沒有資質的餐廚垃圾處理企業,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量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環境的二次污染,導致原本為環境友好進行處理的餐廚垃圾和污水再次變成了工業垃圾和工業廢水,對環境污染的影響更大。
記者在湖南金德意油脂能源有限公司還了解到,餐廚垃圾回收處理提煉出來的生物柴油僅用于船舶、鍋爐等,不能充分發揮生物柴油可降低汽車尾氣有害物質、改良空氣質量的優勢。況且,生物柴油被普遍認為是低檔柴油產品,在車用市場推廣難度很大,導致生物柴油生產企業“剪刀差”現象。期望國家能鼓勵推廣使用生物柴油,提高環保清潔能源綜合利用效率。
省人大環境與資源委員會主任委員鄒學明在這次調研中指出,城市餐廚垃圾處理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民生工程,各級政府部門要從食品安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的高度,提高認識,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徹底鏟除“黑色”利益鏈條,倡導綠色環保,還老百姓一個放心、安全的生存環境。同時,政府應加大社會服務體系的投入,對城市餐廚垃圾統一收集、集中處理、資源利用的公益性企業加大政策扶持,從稅收、水電、用地等方面給予優惠,讓公益環保企業進入健康穩定的發展軌道。
餐廚垃圾處理“長沙模式”值得推廣
天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