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自來水公司推出三種收費方案 通過微信公號請街坊提意見
你是否為二次供水設施“維護難”而煩惱?隨著《廣州市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管理辦法》出臺,街坊可在自愿的基礎上將共用用水設施移交給供水企業托管,由企業負責保養和維護,而業主需承擔相關服務和維修費用。記者昨日獨家從市自來水公司了解到,目前相關服務維護收費標準仍在核定當中,將由市物價局最終拍板并向社會公布。據介紹,現在初步考慮了幾套收費方案,市自來水公司通過微信向社會征集意見。
什么是二次供水?
二次供水,是指單位或個人將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設施供水經儲存、加壓,通過管道再供用戶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是中高層建筑供水的唯一選擇。
別的城市怎么收費?
重慶:新建居民住宅 每戶3500元
重慶市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設施,由建設業主按每戶3500元的標準向城市公共供水企業交納建設費用。該收費標準包括小區內庭院管網、一戶一表及二次供水設施的建設。
二次供水設施的日常維護管養和維修由供水企業負責,在設施使用超過正常年限后,如果設施因老化而需要更新,則由業主承擔,業主申請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支付。
長沙:新建住宅按47元/平方米向開發商收取
長沙市新建居民住宅供水設施建設價格為47元/平方米,由市水業集團統一向建設單位收取,建設單位不得在房價外向購房者收取住宅供水設施建設費用。
江門:舊樓宇業主自愿移交
江門市市區生活飲用水二次供水設施移交費用指導價格為:新建住宅類住宅樓宇高度為30~59米、60~79米、80~99米的,移交費用分別為4500、5500、6500元/戶;已建住宅類則分別是2250、2750、3250元/戶。新建住宅類,由開發單位支付;已建住宅類,按照業主自愿移交原則,由業主支付。
近26%的樓宇無水泵 高峰時無水可用
2006年以來,市自來水公司對居民用戶二次供水設施的清洗保潔工作進行了接管,共有1.3萬套二次供水設施,按水箱(池)數共計3.4萬個。其中超過90%的二次供水設施使用年限在12年以上,其中7%、約2400個二次供水設施在1980年以前投入使用,許多設施已過更新改造的年限,由于建筑年代較久、材料老化、材質標準較低、破壞嚴重等原因,二次供水管道銹蝕堵塞、水池滲漏、水泵停運、閥門失靈等現象普遍存在。
在對容易產生缺水、缺壓投訴的樓宇進行調查時發現,近26%的樓宇僅靠樓面水箱供水,應加建水泵。而這些建筑主要是9層高的舊樓宇,無物管、無單位、無業主委員會管理。早期建筑的二次供水設施在加壓方式、水箱設計、管道布設,材質選型方面均存在一定缺陷,造成用水高峰時居民無水可用。
共用用水設施可委托給供水企業維護管理
2014年5月17日,《廣州市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管理辦法》出臺,按照《辦法》,業主或者物管應當負責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的保養和維修。但記者了解,目前有部分小區物管并沒有承擔這些日常工作,此外一些舊式居民樓甚至沒有物管。這種情況下,可以委托供水企業或者其他管理單位維護管理。由于用戶共用用水設施的產權屬全體業主所有,當設施維護管理不善導致設施漏水時,全體業主也應承擔由此造成的總分表計量差額水量,并按戶平均分攤。
如果將共用用水設施委托給供水企業托管,將如何收費呢?昨日,記者從市自來水公司獲悉,企業將通過微信(廣州自來水96968)向社會征集意見,街坊可以關注該公號發表意見。
方案一
每月付較少保養費,維修費另收
該方案業主每月向供水企業繳納少量的保養費,供水企業負責定期檢查,及時發現設施故障,提高設施使用效率。
但這個方案并非一勞永逸,供水企業雖然能提供專業的維護保養,但共用用水設施也有使用壽命長短,出現故障在所難免,保養過程中若設施出現故障,需要向物業服務企業(或業主)另行收取設施維修費用。
方案二
每月支付保養維修費,養修全包
該方案每月支付比方案1略高的費用,供水企業提供日常保養跟設施維修一條龍服務。
當然不少用戶聽了可能會不屑,“我家水泵房如果維護得好幾年都不會壞一次,何必多交冤枉錢?”但大家有所不知的是,共用用水設施修繕可得花不少錢,修一次動輒近十萬元,以一棟九層高一梯四戶的房改房計算,平均每戶得籌資2000~3000元,這樣算下來其實差不多。
方案三
新建設施,保養維修費一次性支付
該方案是共用用水設施的保養和維修費打包由建設單位向供水企業一次性支付,這套方案比較適合用于新建共用用水設施移交。對于已入住的小區其實同樣也可以沿用。不過一次性繳費確實非常考驗居民的心理承受能力。
廣州擬改革二次供水托管 推出三種收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