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間,一個中外合作的公司業務為何能取得如此跨越式的發展?在公司的中外股東看來,正是由于PPP(公私合作關系)合作模式的合理運用,讓公司運行的中法供水項目得到了盡情舒展拳腳的機會,同時也帶來了今天合作各方共贏發展的局面。
政府特許經營重慶引進世界先進水處理技術
1997年直轄之后的重慶,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在城市建設進程中,如何確保飲用水源的安全,既需要重慶水務人自身的努力,也亟待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
重慶市政府站在高瞻遠矚的角度,力求將我市城鎮水行業推向市場化發展的方向,使其尋求新的資金渠道以實現自我發展。
“對于引進外資,重慶水務的目標就是世界500強的大型專業水務公司,并期望在引進資金的同時,能持續共享世界前沿技術和管理經驗。”本著這一原則,2002年,重慶水務集團啟動了與中法水務的合作談判。
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由法國蘇伊士環境集團和香港新創建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成。自1992年創建以來,該公司就積極參與中國城鎮水務事業的發展建設。在當時來說,其技術水平在世界各國中處于一流領先地位。
2002年11月1日,是重慶水務領域一個極具標志性意義的日子。由重慶市水務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重慶水務集團和中法水務合資組建的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重慶市政府授予該合作公司特許經營區域范圍為江北區、渝北區和北部新區。
“當時,‘三北’地區處于經濟發展啟動階段,但這也恰恰充分驗證了市政府和集團關于未來發展戰略的眼光,同時也考驗了外方合作公司的膽識。”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負責人回憶,當時的新公司所在地位于偏僻的江北區石馬河,一出門踩下去每一腳都是爛泥,外方股東來考察時曾心有顧慮,但看到重慶政府和水務集團合作的決心和誠意才定下心來。
公平決策助發展多年磨練結碩果
在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是公司的董事會。董事會由8名董事組成,中外雙方各委派4名董事。其中,董事長由中方委派,副董事長由外方委派,總經理、總工由外方委派,副總經理、財務總監由中方委派,實行在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
批準合作公司年度財務預算、增減注冊資本、修改章程、通過重要管理制度、公司對外擔保等重大事項,必須經董事會一致同意,其他簡單事項以簡單多數票通過。“也正是這樣的制度,保證了公司發展中的公平決策。”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公司的管理運營中,外方帶來歐洲先進的管理和技術,比如在企業標準管理、職安健管理、環境管理、客戶服務、管網技術等方面對企業有較大的提升。而中方具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和社會資源,在與外方真誠合作的過程中為合作公司的良性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經過幾年在供水項目上的磨合,合作雙方漸漸彼此信任,實現了多方共發展的局面。2006年7月,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重慶中法水務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這也是國內首家水務領域的投資公司,標志著雙方的合作層次由項目合作提升到了投資。
同年11月,雙方正式成立重慶中法唐家沱污水處理有限公司,開始探索污水處理領域的合作,而當時國內污水處理合資還是一片空白。
如今,重慶中法供水有限公司的管網總長度從309公里增加到1110公里,服務區域已經延伸至空港工業區及保稅港區。在前期良好的合作基礎上,重慶水務資產公司與蘇伊士環境集團進一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PPP模式下,鼓勵企業與政府進行合作,參與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合作各方可以達到與預期單獨行動相比更為有利的結果。” 業內評價表示,重慶中法項目的合作是中外水務合作案例中成功的典范,雙方在供水、排水、投資、戰略合作等領域逐漸深入的合作項目中獲得了開創性的成就,在中國乃至世界公私合營項目中走出了一條值得驕傲的道路。
城市供水PPP合作模式 重慶中法供水項目帶來共贏發展
時間:2014-12-17 來源:重慶日報
作者:朱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