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通過環保法修訂案,該法將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新法在“明確政府責任、加大違法排污懲處力度”等方面有所加強,“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行嚴格保護”、“在跨行政區域重點流域聯合防治中實行統一標準,打破地方保護、各自為政局面”、“環境公益訴訟”、“按日計罰、上不封頂,加大違法成本”、“增加環境信息發布透明度”……新環保法被稱為“史上最嚴環保法”。
目前,我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國和出口國,原料藥及中間體種類齊全,價格低廉,極具市場競爭力,但是原料藥產業能耗大、污染重,全國各地環境污染問題頻出,中國,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成了世界廉價原料藥的“代工廠”。
嚴法之下,藥企面臨的巨大環保投入,將會使原料藥生產企業賠得“傾家蕩產”,所以,面對“史上最嚴”環保法規,制藥企業的環保出路又在哪里呢?
嚴法之下藥廠污水處理新思路
制藥工業廢水一般可分為“抗生素發酵-提取-精制-純化廢水、化學合成藥物生產廢水、中藥飲片及中成藥生產廢水、各類制劑生產過程的洗滌廢水、生產輔助系統廢水、生活污水”六大類。
一、中藥類(含發酵類)制藥廢水:一般包括“藥材的清洗、浸泡、炮制工藝廢水、糧食和農副產品為主要原料的發酵生產廢水、提取濃縮廢水、醇提、醇沉的溶媒、有機溶劑清洗廢水、設備的清洗廢水”,中藥類廢水水質成分較復雜,COD、SS濃度高,水質、pH值波動較大,帶有顏色和中藥氣味。有些如發酵類生產廢水,具有高濃度、高懸浮物、高粘度、疏水性差、難降解的特性,使得該類廢水處理難度很大,但是經過固液分離預處理后,分離后的濾液濃度較低,易于生物降解,確保了后繼處理設備的穩定有效運行,處理難度變得相對容易,反而大量堆積如山的提取藥渣、發酵殘渣成了大多數藥企頭疼的難題。
二、化學合成類(含抗生素分離提純生產)制藥廢水:一般包括“各種廢濾液、廢母液、溶劑回收殘液、反應罐、過濾機、催化劑載體、樹脂等設備和材料的洗滌水、不同化學反應生成的化合物及藥物殘留”,尤其是抗生素生產廢水,含生物難以降解物質、微生物生長抑制劑、生物毒性物質,生產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含有少量的殘留抗生素,殘留的化學藥物成分及抗生素成分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可造成廢水處理過程復雜、成本高和效果不穩定。
三、制劑生產過程的廢水:主要是設備、器具的洗滌廢水,含有少量化學藥物成分、清潔劑、消毒劑等,可能因為大量的沖洗水COD含量較低,廢水生化處理難度加大,需要添加碳源或者采取適宜的處理措施。
四、生產輔助系統排水:包括工藝冷卻水、動力設備冷卻水、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排水、真空設備的排水(可能會有少量溶劑揮發成分)、去離子水、純化水、注射用水、純蒸汽制備系統的濃水、不合格水、冷凝水排水等,這類廢水污染物濃度低、不含藥物活性成分、不含大量有機溶劑殘留,但是水量較大,可以進行集中沉淀、過濾處理后做中水回用。
五、廠區生活污水:主要是食堂、宿舍、各生產區域的餐飲、洗滌、沖廁……等生活污水。
制藥廢水的特點是“成分復雜、有機物含量高、含鹽量高、有毒有害、生物難降解、間歇性排放、呈明顯的酸、堿性、處理難度比較大”,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也是當今環境保護的一個重大難題。
從制藥廢水處理角度來說,制藥廠廢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進行處理:
一、無生物毒性、易生物降解的低COD廢水:
中藥材的清洗、浸泡、炮制工藝廢水,化學合成或者制劑生產的設備、容器、工具的洗滌廢水,含有少量化學藥物成分、清潔劑、消毒劑等,COD濃度較低,平均在1000mg/L左右,生物毒性低、易于微生物降解處理,可以直接利用CASS(CyclicActivatedSludgeSystem)工藝進行厭氧、好氧生化處理,CASS池出水經過過濾器去除懸浮物后達標排放進入市政污水系統再處理,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后進行機械脫水,活性污泥濾餅外運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處置。
二、高COD廢水:
醇提、醇沉的廢液、各種廢濾液、廢母液、廢糟液,屬于高濃度有機廢液,一般COD濃度從幾萬到十幾萬,可以采取絮凝沉淀、調節pH、臥螺離心、板框壓濾、帶式壓濾等固液分離技術去除其中的固型懸浮物,分離后的濾液濃度較低,可以確保后繼CASS工藝厭氧、好氧處理設備的穩定、有效運行。
固液分離后的濾液如果有機溶劑濃度仍然較高,也可以采用精餾法處理,利用精餾塔分離出溶媒回收再利用,精餾后的低濃度廢水采用CASS工藝再處理。
三、“有毒有害、難降解”廢水:
比如含有毒有害活性成分(抗生素)、有毒有害溶劑等,廢水成分復雜、結構穩定、可生化性差,難以用常規的物化、生化方法進行有效處理,高COD濃度的廢水可以先采用固液分離,低COD濃度的可能需要外加碳源物和調節pH藥劑,大部分先采用氧化法預處理,破壞掉有毒有害成分后,再采用CASS常規工藝進行處理,如果污水排放要求高,可能還需要進行深度處理,這樣,污水處理工藝復雜、流程長、成本較高。
四、一般生產廢水:
包括尚未接觸藥物成分的瓶子、膠塞、鋁蓋、輔助設備等的清洗廢水、工藝冷卻水、動力設備冷卻水、循環冷卻水系統的排水、去離子水、純化水、注射用水、純蒸汽制備系統的濃水、不合格水、冷凝水排水等。
該部分廢水基本為清潔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極少量的SS。其中“蒸餾水機、純蒸汽制備系統的濃水、不合格水、冷凝水排水(含工業蒸汽冷凝水)”等硬度極低的廢水,可以直接收集回用到鍋爐給水,其它工藝冷卻水可以閉路循環使用,無害清洗廢水可以進入廠內沉淀收集池,采用PAC混凝沉淀、過濾處理,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GB/T18920-2002)標準中的沖廁水標準后全部回用于廠內綠化、廠區道路清洗、沖廁等中水回用。
五、生活污水:經隔油池、化糞池等處理達標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進入市政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
制藥廢水的處理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物化處理、化學處理、生化處理以及多種方法的組合處理等,各種處理方法具有各自的優勢及不足,在此不一一贅述。
大部分制藥廢水單獨采用生化法處理無法達標,一般在生化處理前進行必要的預處理,設計調節池調節水質、水量和pH,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某種物化或化學法作為預處理,以降低水中的COD、SS、含鹽量,減少廢水中的生物抑制性成分,提高可降解性,以利于后續生化處理。
預處理后的廢水,可根據廢水成分與特點利用CASS工藝進行厭氧、好氧生化處理,如果出水水質要求較高,CASS工藝后還需繼續進行深度后處理。具體工藝的選擇應綜合考慮廢水性質、工藝的處理特點、投資費用、運行維護成本等因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
隨著膜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膜生物反應器(MBR)在制藥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逐漸廣泛。MBR綜合了膜分離技術和生物處理的特點,具有容積負荷高、抗沖擊能力強、占地面積小、剩余污泥量少等優點,將會使MBR在制藥廢水處理領域中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無毒無害、易生物降解的有機廢水,可采用兩段處理工藝:第一段為H/O生物處理,第二段為MBR處理。H/O工藝,為水解/好氧循環懸浮活性污泥法,屬于對有機物的強化生物處理,MBR為“生物活性炭-膜”構成的一體化處理技術,對有機物深度生物處理的同時進行了膜過濾。
如果有機廢水在廠內自建污水處理站處理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III類水質標準和《化學合成類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表2標準后,可以全部中水回用于循環冷卻水系統補水、非生產廠房清潔、廠區綠化廠區道路清洗、景觀水池補充、沖廁等。
對于“高COD廢水”、“有毒有害、難降解”廢水,如果采用固液分離后仍然無法進行低成本的、有效的處理,處理技術難度較大、前期污水處理設施投資較大的,一般可以采取集中收集、包裝外運,交由第三方專業處理機構來處理,這樣做的結果是減少了初期投資,增加了運營費用。
由于某些制藥廢水中含有大量可回收利用的物質,對這類制藥廢水的處理,應首先考慮廢物回收和綜合利用,通過回收使資源得到可持續利用,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效益的統一。
但一般來說,制藥廢水成分復雜、不易回收,且回收的工藝流程復雜、成本較高。所以,建議在制藥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廢液、母液、廢溶劑、廢水單獨進行分類收集、分類處理,比混合后的處理更加簡單、有效,先進高效的制藥廢水綜合治理技術是徹底解決污水問題的關鍵所在。
目前,制藥廢水的處理難度并不是在處理工藝和處理技術上,而藥企往往難以承受的是在環保設施初期投資和運行處理成本上。因為難以承受的環保成本,很多藥企逃離了環保要求嚴苛的地方,轉而在環保要求低的地方投資建廠,環保設施不完善,處理工藝不先進,“三廢”排放長期不達標,一旦新的環保法真正實施,地方保護、各自為政的局面將不復存在,這些環保設施不完善的藥企將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
解決目前的困境,我想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以下幾個途徑:
一、在產業較集中的生物醫藥園區引入第三方投資,建設可以滿足園區所有制藥廢水處理的專門污水處理廠,建立各種溶劑回收、制藥廢水處理設施,采取政府補貼方式的商業化運營。制藥廢水的集中處理,可以減少企業的環保重復投資、提高污水處理的能力和效率、降低家家戶戶分散處理、違規排放的監管難度,既可以減輕藥企負擔,又可以實現有效的環境保護。
二、制藥廠增加研發力量,改進配方、改進工藝,采取新工藝、新技術,減少有機溶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降低污水排放量和污水處理難度,推行清潔化生產,實現節能降耗、降低成本,在保證藥品質量的前提下,更有利于提高藥品的市場競爭力。
三、污水集中處理的同時,采取污水處理的新工藝、新技術,最大限度的提高可回收利用物質的純度,提高回收利用率,降低污水處理成本,在保護環境的同時,為企業創造利潤,使環境保護成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總而言之,對于環境保護,對于制藥行業“三廢”的處理,僅僅依靠“實行嚴格保護、加大懲處力度、公益訴訟、以罰代管”,是遠遠解決不了當前的環境危機的,只有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監管部門有所作為,真正為企業想辦法、找出路、解決實際問題,才是一條雙贏之路!
嚴法之下 藥廠污水處理新思路
時間:2014-12-26 14:38:31 來源: 中國制藥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