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記者調查:洛陽日產中水50萬噸 90%都浪費了
中水處理廠的工作人員正在檢查加壓泵分離沉砂池的淤泥
□記者章杰文張琮攝影
核心提示昨日是第23個世界水日,今年的主題是“城市水資源管理”。作為國際公認的環保資源——中水,在洛陽現狀如何?目前,洛陽市三個中水處理廠日產中水量可達50萬噸,可使用量僅有10%。日前,中水價格指導等相關內容草擬出來,近期將向政府部門提交。那么,洛陽市中水回用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能讓中水回用更加“順暢”?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
走訪|中水價格低廉,使用者卻很少
記者隨機走訪了龍門大道、濱河南路、道南路、宜人路、九都路多家洗車行,經營者均表示洗車使用的是自來水居多。
九都路上一洗車行經營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目前洗車行業的水價執行的是特種行業用戶水價,價格是10元/噸。洗一輛車大約要用0.2噸至0.5噸水。如果一個洗車點一天洗車30輛,就要用掉至少6噸水。“僅是洗車用水成本至少要60元,如果能夠用上中水,用水成本就會降低很多。”
使用中水,可以讓洗車成本降低,那為何走訪多個洗車店沒有用中水?“投入大,回收慢,不劃算。”一洗車店的程經理透露,目前洛陽市洗車行業并沒有建立中水管網。如果汽車行要用中水,要么到中水集中供應點拉水,但運費及存放成本就會抬高。要么就是洗車點自己購置循環水處理系統,自產中水循環使用,設備及人力成本加起來更不劃算。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城市綠化中中水呼聲雖高,卻難以落實。目前,僅在洛浦公園凌波橋處有一灌溉點是采用的中水,其余城市綠化灌溉大部分采用的還是自來水、河水。
“我們非常期待能夠全面用中水灌溉,這樣成本能降低很多。”洛陽市綠化工程管理處一負責人表示,僅是洛浦公園面積就有1200萬平方米,能用上中水的大概有40萬平方米,“目前我們所用中水價格遠遠低于自來水。如果全市綠化都能用上中水,那就能省下相當可觀的自來水量。”
探究|價格不明、管網不普及、政策難保障成為制約發展瓶頸
“洛浦公園處的灌溉點能采用中水,是因為這條中水管道是從供應給神華國華孟津電廠的主道上,專門分了一條管道過去。”洛陽北控水務有限公司中水供應分公司(以下簡稱中水供應公司)一相關負責人說。在他看來,洛陽市中水供應能力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他解釋:“目前洛陽市有三個污水處理廠,日產中水最高可達到50萬噸。大量使用中水的電廠約占產水總量10%,部分電廠出于自身利益,還存在違規使用地下水源或地表水源,致使中水得不到充分利用的情況,目前剩余的90%中水則是白白流走,造成很大浪費。”這名負責人分析,目前制約中水在城市中進一步利用的原因可總結為三點:管網不到位、價格不明確、沒有法規制度保障。
“雖然不少單位渴望能夠用上中水,但是管網鋪設不到位,所以只能望‘水’興嘆。”中水供應公司這名負責人進一步介紹,雖然也有不少企業聯系中水處理廠希望用上中水,但是在市場化運營上,中水還沒有定價標準。“現對部分企業(除電廠外)執行的價格屬于商議價格,一旦中水真正投入使用,還需要政府部門出一個指導價格。目前,我們已經將價格指導的申請提交到政府相關部門,如果順利,或許,中水就會有定價標準了。”
該負責人說,雖然從國家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關于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洛陽市節約用水條例》等鼓勵單位和企業使用中水,但是除電廠外,沒有明確不使用中水會如何。
建議|中水應有更為嚴格的制度來“撐腰”
今年兩會“中水回用”也成了熱點話題。政協委員李克寒與張國昌,就提交了一份《關于加快規范我市洗車用水的建議》的提案,其中就有一點“規范洗車行業,增加準入門檻”。近日,接受大河報采訪時,李克寒說,洛陽市并不是一個水資源很充沛的城市,對水資源應有更為嚴格的法規和制度進行約束。政府層面做好引導性工作,比如鋪設中水管網,解決目前中水供應問題,同時政府層面出臺鼓勵使用中水的相關政策,要求一些行業必須使用中水的相關規定,如果不使用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約束。
李克寒舉例,首先可對洛陽市的洗車行業進行規范。在他看來,目前洛陽市已有的洗車行業應該升級,在政府層面鋪設管網后,洗車用水必須使用中水,如果不用中水就關停;新開的洗車店如果不使用達標的中水系統就不批,以此推動中水使用。
“如果能出臺更為完善的補助制度,一定程度上,或許也能夠解決中水使用問題。”中水供應公司一相關負責人補充,例如對使用中水的商戶或者企業,政府出臺優惠政策或者適當補助,也能一定程度上促進中水的使用。
相關鏈接
中水,是相對于上水(自來水)和下水(污水)而得名,是指工業廢水或生活污水經處理達到規定的水質標準后,在一定的范圍內重復使用的非飲用水,可再用于灌溉、洗滌、環衛、造景等非飲用領域。中水是國際公認的環保資源,通常也稱作再生水。
記者調查:洛陽日產中水50萬噸 90%都浪費了
2015年03月23日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