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免费看a级毛片,国产第一页亚洲,www.精品国产,伊人久久婷婷,亚洲va在线观看,看国产毛片,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研究報告 » 正文

中國廢氣現狀和市場分析 201506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06-04  瀏覽次數:403
核心提示:中國廢氣現狀和市場分析 201506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城鎮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級研討會(第十五屆)邀請函 (同期召開固廢滲濾液大會、工業污泥大會、高濃度難降解工業廢水處理大會)
 

廢氣
2014-11-24

  3.1 廢氣及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3.1.1 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669361億立方米(標態),比上年增加5.3%。

  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2043.9萬噸,比上年減少3.5%。

  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1835.2萬噸,比上年減少4.0%,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89.8%。

  城鎮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08.5萬噸,比上年增加1.4%,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10.2%。

  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2萬噸。

  表3-1  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                     單位:萬噸

  注: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包括生活垃圾處理廠(場)和危險廢物(醫療廢物)集中處理(置)廠焚燒廢氣中排放的污染物。(下同)

  3.1.2 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2227.4萬噸,比上年減少4.7%。

  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1545.6萬噸,比上年減少6.8%,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69.4%。

  城鎮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0.7萬噸,比上年增加3.6%,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1.8%。

  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640.6萬噸,比上年增加0.1%,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28.8%。

  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4萬噸。

  表3-2  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                     單位:萬噸

  注:自2011年起機動車排氣污染物排放情況與生活源分開單獨統計。

  3.1.3 煙(粉)塵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煙(粉)塵排放量1278.1萬噸,比上年增加3.5%。

  工業煙(粉)塵排放量1094.6萬噸,比上年增加6.3%,占全國煙(粉)塵排放總量的85.6%。

  城鎮生活煙塵排放量123.9萬噸,比上年減少13.2%,占全國煙(粉)塵排放總量的9.7%。

  機動車顆粒物排放量59.4萬噸,比上年減少4.3%,占全國煙(粉)塵排放總量的4.6%。

  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煙(粉)塵排放量0.2萬噸。

  表3-3  全國煙(粉)塵排放量                    單位:萬噸

  注:1. 自2011年起不再單獨統計煙塵和粉塵,統一以煙(粉)塵進行統計;2. 機動車的煙(粉)塵排放量指機動車的顆粒物排放量。

  3.2 各地區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3.2.1 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2013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超過100萬噸的省份依次為山東、內蒙古、河北、山西、河南和遼寧,6個省份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的38.3%。各地區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山東,城鎮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貴州,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是廣東。

  圖3-1  各地區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3.2.2 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2013年,氮氧化物排放量超過100萬噸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山東、河南、內蒙古、江蘇、廣東和山西,7個省份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44.7%。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山東,城鎮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黑龍江,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是廣東。

  圖3-2  各地區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3.2.3 煙(粉)塵排放情況

  2013年,煙(粉)塵排放量超過50萬噸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山西、內蒙古、新疆、黑龍江、山東、遼寧、河南、陜西和江蘇,10個省份煙(粉)塵排放量占全國煙(粉)塵排放總量的60.1%。各地區中,工業煙(粉)塵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北,城鎮生活煙(粉)塵排放量最大的是黑龍江,機動車顆粒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河南,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煙(粉)塵排放量最大的是廣東。

  圖3-3  各地區煙(粉)塵排放情況

  3.3 工業行業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3.3.1 工業行業廢氣中污染物排放總體情況

  2013年,調查統計的41個工業行業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3個行業共排放二氧化硫1151.8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68.2%。

  表3-4 重點行業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單位:萬噸

  2013年,調查統計的工業行業中,氮氧化物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3個行業共排放氮氧化物1268.3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的86.6%。

  表3-5 重點行業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單位:萬噸

  2013年,調查統計工業行業中,煙(粉)塵排放量位于前3位的行業依次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3個行業共排放煙(粉)塵722.6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煙(粉)塵排放量的70.7%。

  表3-6 重點行業煙(粉)塵排放情況               單位:萬噸

  3.3.2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1)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總體情況

  2013年,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重點調查工業企業5830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的3.9%;全年工業廢氣排放量為225446.6億立方米(標態),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廢氣排放量的33.7%;二氧化硫排放量為720.6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的42.7%;氮氧化物排放量為896.9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的61.2%;煙(粉)塵排放量為270.3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的26.4%。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擁有廢氣治理設施23852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廢氣治理設施總數的10.2%。其中,脫硫設施5916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硫設施總數的27.3%;脫硝設施1168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硝設施總數的54.3%;除塵設施16247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除塵設施總數的9.0%。二氧化硫去除量為2620.1萬噸,去除率為78.4%,較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72.2%)高出6.2個百分點;氮氧化物去除量為301.8萬噸,去除率為25.2%,較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19.2%)高出6.0個百分點;煙(粉)塵去除量為38238.0萬噸,去除率為99.3%,較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98.6%)高出0.7個百分點。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山東、山西和貴州,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總排放量的34.2%;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山東、河南和江蘇,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總排放量的30.8%;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黑龍江、遼寧和山西,其煙(粉)塵排放量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總排放量的39.4%。

  圖3-4 各地區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圖3-5 各地區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圖3-6 各地區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煙(粉)塵排放情況

 。2)火電廠廢氣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情況

  2013年,納入重點調查統計范圍的火電廠共3102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數量的2.1%。其中,獨立火電廠1853家,擁有4825臺機組,共有脫硫設施3547套,脫硝設施1076套,除塵設施5140套;自備電廠1249家,擁有2690臺機組,其中1106臺機組有脫硫設施,162臺有脫硝設施,1569臺有除塵設施。

  獨立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為634.1萬噸,比上年減少10.2%,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37.5%,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排放量的88.0%;共去除二氧化硫2584.7萬噸,二氧化硫去除率達80.3%,比上年提高3.1個百分點,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8.1個百分點。

  獨立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山東、內蒙古、山西和貴州,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獨立火電廠排放量的35.5%。獨立火電廠單位發電量二氧化硫平均排放強度為1.63克/千瓦時,比上年減少14.2%,其中重慶、四川和貴州3個省份的排放強度大于4.0克/千瓦時。

  圖3-7  各地區獨立火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自備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48.6萬噸,比上年減少2.6%,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8.8%;共去除二氧化硫141.6萬噸,二氧化硫去除率達48.8%,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但低于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且低于獨立火電廠平均水平31.5個百分點。自備電廠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山東、新疆、江蘇和河南,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自備電廠排放量的36.1%。

  圖3-8  各地區自備電廠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獨立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量為861.8萬噸,比上年減少12.2%,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58.8%,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排放量的96.1%;共去除氮氧化物300.3萬噸,氮氧化物去除率為25.8%,比上年提高15.6個百分點,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出6.6個百分點。

  獨立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山東、河南和江蘇,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獨立火電廠排放量的31.0%。獨立火電廠單位發電量氮氧化物平均排放強度為2.2克/千瓦時,比上年減少15.4%,其中黑龍江和吉林2個省份的排放強度大于4.0克/千瓦時。

  圖3-9  各地區獨立火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自備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02.8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7.0%。共去除氮氧化物3.4萬噸,氮氧化物去除率為3.2%,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低于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且低于獨立火電廠平均水平22.6個百分點。自備電廠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江蘇、新疆、山東和內蒙古,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自備電廠排放量的37.5%。

  圖3-10  各地區自備電廠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獨立火電廠煙(粉)塵排放量為183.9萬噸,比上年增加27.5%,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8.0%,占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排放量的68.0%;共去除煙(粉)塵3.6億噸,煙(粉)塵去除率達99.5%,比上年降低0.1個百分點,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出0.9個百分點。

  獨立火電廠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黑龍江、山西和河南,其煙(粉)塵排放量占獨立火電廠排放量的38.5%。獨立火電廠單位發電量煙粉塵平均排放強度為0.5克/千瓦時,比上年提高25.0%,其中黑龍江、重慶和吉林3個省份的排放強度大于1.0克/千瓦時。

  圖3-11  各地區獨立火電廠煙(粉)塵排放情況

  自備電廠煙(粉)塵排放量為34.9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3.4%。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共去除煙(粉)塵2893.8萬噸,煙(粉)塵去除率達98.8%,與2012年持平,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0.2個百分點,但低于獨立火電廠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自備電廠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廣西、江蘇和黑龍江,其煙(粉)塵排放量占自備電廠排放量的32.7%。

  圖3-12  各地區自備電廠煙(粉)塵排放情況

  3.3.3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1)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總體情況

  2013年,非金屬礦物制品業重點調查工業企業32532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總數的22.0%;全年工業廢氣排放量為120337.2億立方米(標態),占重點調查統計工業企業廢氣排放量的18.0%;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96.0萬噸,占重點調查統計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1.6%;氮氧化物排放量為271.6萬噸,占全重點調查統計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8.5%;煙(粉)塵排放量為258.8萬噸,占重點調查統計工業企業排放量的25.3%。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擁有廢氣治理設施66461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廢氣治理設施總數的28.4%。其中,脫硫設施數2051套,占全國脫硫設施總數的9.5%;脫硝設施數568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硝設施總數的26.4%;除塵設施數61393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除塵設施總數的34.1%。二氧化硫去除量為34.1萬噸,去除率為14.8%;氮氧化物去除量為29.4萬噸,去除率為9.8%;煙(粉)塵去除量為22361.6萬噸,去除率為98.9%。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南、安徽、山東和江西,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排放量的32.2%;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安徽、山東、廣東和河南,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排放量的28.9%;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河南、云南和安徽,其煙(粉)塵排放量占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排放量的28.0%。

  圖3-13 各地區非金屬礦物制品業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圖3-14 各地區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圖3-15  各地區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煙(粉)塵排放情況

 。2)水泥制造企業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2013年,納入重點調查統計范圍的水泥制造企業(簡稱“水泥企業”,下同)3679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數量的2.5%。

  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96.9萬噸,比上年減少0.5%,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3.4%,占非金屬礦物制品業排放量的72.5%。擁有538套脫硝設施,比上年增加454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硝設施數的25.0%;共去除氮氧化物25.7萬噸,氮氧化物去除率11.5%,比上年提高9.6個百分點,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低7.7個百分點。

  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安徽、山東、河南和廣西,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國水泥企業排放量的27.2%。

  圖3-16  各地區水泥企業氮氧化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水泥企業煙(粉)塵排放量為64.9萬噸,比上年減少3.3%,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煙(粉)塵排放量的7.0%。擁有除塵設施46592套,比上年減少1747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除塵設施數的25.9%;共去除煙(粉)塵17906.1萬噸,煙(粉)塵去除率為99.6%,與2012年持平,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

  水泥企業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內蒙古、湖南、河北和新疆,其煙(粉)塵排放量占全國水泥企業排放量的27.2%。

  圖3-17  各地區水泥企業煙(粉)塵排放及處理情況

  3.3.4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1)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總體情況

  2013年,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重點調查工業企業4202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總數的2.8%;全年工業廢氣排放量為173002.5億立方米(標態),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廢氣排放量的25.8%;二氧化硫排放量為235.1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3.9%;氮氧化物排放量為99.7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6.8%;煙(粉)塵排放量為193.5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8.9%。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擁有廢氣治理設施17017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廢氣治理設施總數的7.3%。其中,脫硫設施894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硫設施總數的4.1%;脫硝設施數49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脫硝設施總數的2.3%;除塵設施15346套,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除塵設施總數的8.5%。二氧化硫去除量為107.7萬噸,去除率為31.4%;氮氧化物去除量為7.4萬噸,去除率為6.8%;煙(粉)塵去除量為6645.5萬噸,去除率為97.2%。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全國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四川、山西和內蒙古,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放量的38.0%;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遼寧、江蘇和山東,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放量的46.7%;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山西、山東和遼寧,其煙(粉)塵排放量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放量的54.9%。

  圖3-18  各地區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圖3-19  各地區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圖3-20  各地區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煙(粉塵)排放情況

 。2)鋼鐵冶煉企業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2013年,納入重點調查統計范圍的、有燒結機或球團設備的鋼鐵冶煉企業740家,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總數的0.5%。共擁有燒結機數1258臺,其中447臺有脫硫設施,837臺有除塵設施;有球團設備數598套,其中52套有脫硫設施,365套有除塵設施。

  鋼鐵冶煉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99.3萬噸,比上年降低0.4%,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11.8%,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放量的84.8%。二氧化硫去除量為75.8萬噸,二氧化硫去除率為27.6%,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低44.6個百分點。鋼鐵冶煉企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山西、四川和內蒙古,占全國鋼鐵企業排放量的38.8%。

  圖3-21  各地區鋼鐵冶煉企業二氧化硫排放及處理情況

  鋼鐵冶煉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為55.5萬噸,比上年增加2.2%,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3.8%,占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放量的55.6%。氮氧化物去除量5.5萬噸,氮氧化物去除率為9.1%,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低10.1個百分點。鋼鐵冶煉企業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江蘇、山東和遼寧,占全國鋼鐵企業排放量的52.9%。

  圖3-22  各地區鋼鐵冶煉企業氮氧化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鋼鐵冶煉企業煙(粉)塵排放量為61.9萬噸,占重點調查工業企業排放量的6.1%。煙(粉)塵去除量2222.0萬噸,煙(粉)塵去除率為97.3%,與2012年持平,比重點調查工業企業平均水平低1.3個百分點。鋼鐵冶煉企業煙(粉)塵放量居前4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北、山西、遼寧和山東,占全國鋼鐵企業排放量的61.1%。

  圖3-23  各地區鋼鐵冶煉企業煙(粉)塵排放及處理情況

  3.4 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三區十群)廢氣污染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3.4.1 三區十群總體情況

  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以下簡稱三區十群)調查統計范圍包括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遼寧中部、山東、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陜西關中、甘寧、新疆烏魯木齊城市群,共涉及19個省份(含114個地級及以上城市、3個縣級城市、1個副省級開發區、1個正廳級實驗區),區域總面積132.56萬平方公里。

  2013年,三區十群工業廢氣排放量為361125億立方米(標態),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54.0%。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量932.8萬噸,占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5.6%。氮氧化物排放量為1076.6萬噸,占全國氮氧化物排放量的48.3%。煙(粉)塵排放量為528.1萬噸,占全國煙(粉)塵排放量的41.3%。

  3.4.2 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及處理情況

  表3-7  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單位:萬噸

  2013年,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量為932.8萬噸,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為851.7萬噸,占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91.3%,城鎮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為81.0萬噸,占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8.7%,集中式二氧化硫排放量為0.1萬噸。

  三區十群共有工業脫硫設施14185套,占全國工業脫硫設施數的65.4%,二氧化硫去除率為71.0%。全年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為2039.3萬噸,占全國工業二氧化硫去除量的45.5%。

  三區十群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4位的區域依次為長三角地區、山東城市群、京津冀地區和成渝城市群,其二氧化硫排放量占三區十群排放量的66.2%。

  三區十群單位面積二氧化硫排放強度為7.0噸/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排放強度(2.1噸/平方公里)的3.3倍。三區十群中各區域的單位面積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單位面積二氧化硫排放強度較大的區域為山東城市群和陜西關中城市群,其污染物排放強度分別為10.5噸/平方公里和9.0噸/平方公里。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單位面積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均較大的區域為長三角地區、山東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

  圖3-24  三區十群二氧化硫排放情況

  3.4.3 三區十群氮氧化物排放及處理情況

  2013年,三區十群氮氧化物排放量1076.6萬噸。其中,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758.6萬噸,占區域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0.5%;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17.3萬噸,占區域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6%;機動車氮氧化物排放量300.4萬噸,占區域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7.9%;集中式氮氧化物排放量0.3萬噸。

  表3-8  三區十群氮氧化物排放量                   單位:萬噸

  三區十群共有工業脫硝設施1367套,占全國工業脫硝設施數的63.5%,氮氧化物去除率為21.6%。全年工業氮氧化物去除量為208.7萬噸,占全國工業氮氧化物去除量的58.2%。

  三區十群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居前4位的區域依次為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山東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其氮氧化物排放量占三區十群排放量的66.2%。

  三區十群單位面積氮氧化物排放強度為8.1噸/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排放強度(2.3噸/平方公里)的3.5倍。三區十群中各區域單位面積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單位面積氮氧化物排放強度較大的區域為珠三角地區、長三角地區、山東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區,其污染物排放強度分別為13.8、11.7、10.5和9.7噸/平方公里。氮氧化物排放量和單位面積氮氧化物排放強度均較大的區域為長三角地區、京津冀地區和山東城市群。

  圖3-25  三區十群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3.4.4 三區十群煙(粉)塵排放及處理情況

  2013年,三區十群煙(粉)塵排放量為528.1萬噸。其中,工業煙(粉)塵排放量455.9萬噸,占區域煙(粉)塵排放量的86.3%;生活煙(粉)塵排放量45.8萬噸,占區域煙(粉)塵排放量的8.7%;機動車煙(粉)塵排放量26.2萬噸,占區域煙(粉)塵排放量的5.0%;集中式煙(粉)塵排放量0.1萬噸。

  表3-9 三區十群煙(粉)塵排放情況                單位:萬噸

  三區十群共有工業除塵設施98326套,占全國工業除塵設施數的54.6%,煙(粉)塵去除率為98.7%。全年工業煙(粉)塵去除量為35568.5萬噸,占全國工業煙(粉)塵去除量的47.5%。

  三區十群中,煙(粉)塵排放量居前4位的區域依次為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山東城市群和遼寧中部城市群,其煙(粉)塵排放量占三區十群排放量的66.0%。

  三區十群單位面積煙(粉)塵排放強度為4.0噸/平方公里,是全國平均排放強度(1.3噸/平方公里)的3.1倍。三區十群中各區域的單位面積煙(粉)塵排放強度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單位面積煙(粉)塵排放強度較大的區域為京津冀地區、遼寧中部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和陜西關中城市群,其污染物排放強度分別為6.7、6.5、4.9和4.9噸/平方公里。煙(粉)塵排放量和單位面積煙(粉)塵排放強度均較大的區域為京津冀地區、長三角地區和山東城市群。

  圖3-26  三區十群氮氧化物排放情況

  3.5 機動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機動車四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為4570.9萬噸,比上年減少0.9%。其中,一氧化碳(CO)3439.7萬噸,碳氫化合物(HC)431.2萬噸,氮氧化物(NOx)640.6萬噸,顆粒物(PM)59.4萬噸。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最大的是汽車,其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顆粒物(PM)排放量分別占機動車排放量的84.7%、80.9%、91.9%、95.5%。

  

  圖3-27 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分擔率

  3.5.1一氧化碳(CO)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機動車一氧化碳(CO)排放量為3439.7萬噸。其中,汽車排放2912.1萬噸,占84.7%;低速汽車排放14.5萬噸,占0.4%;摩托車排放513.1萬噸,占14.9%。

  2013年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中,一氧化碳(CO)排放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河北、山東、河南、江蘇。

  圖3-28 2013年全國各省份機動車一氧化碳(CO)排放量

  3.5.2碳氫化合物(HC)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機動車碳氫化合物(HC)排放量為431.2萬噸。其中,汽車排放349.0萬噸,占80.9%;低速汽車排放15.8萬噸,占3.7%;摩托車排放66.4萬噸,占15.4%。

  2013年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中,碳氫化合物(HC)排放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河北、山東、河南、江蘇。

  圖3-29 2013年全國各省份機動車碳氫化合物(HC)排放量

  3.5.3氮氧化物(NOx)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機動車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為640.6萬噸。其中,汽車排放588.7萬噸,占91.9%;低速汽車排放41.9萬噸,占6.5%;摩托車排放10.0萬噸,占1.6%。

  2013年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中,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前五位省份的依次為河北、河南、廣東、山東、江蘇。

  圖3-30 2013年全國各省份機動車氮氧化物(NOx)排放量

  3.5.4顆粒物(PM)排放情況

  2013年全國機動車顆粒物(PM)排放量為59.4萬噸。其中,汽車排放56.7萬噸,占95.5%;低速汽車排放2.7萬噸,占4.5%。

  2013年全國機動車污染物排放量中,顆粒物(PM)排放量前五位的省份依次為河南、河北、山東、廣東、內蒙古。

  圖3-31 2013年全國各省份機動車顆粒物(PM)排放量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桑日县| 河间市| 靖边县| 新干县| 灌云县| 德江县| 肇东市| 湖南省| 汉寿县| 拉萨市| 庆元县| 景泰县| 惠东县| 蛟河市| 南雄市| 栖霞市| 宁陵县| 嘉黎县| 丹阳市| 平阳县| 嘉定区| 休宁县| 辽源市| 聂拉木县| 瓮安县| 鹤山市| 巴南区| 滕州市| 临澧县| 开原市| 新民市| 新宾| 五指山市| 乐平市| 富平县| 锡林郭勒盟| 吴忠市| 新乡市| 武邑县| 滦平县|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