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污泥高效厭氧處理系統厭氧效率高、有機質轉化率高、沼渣徹底減量化穩定化、有機質轉化率高、出路廣泛,可達到污泥(濕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處理和易腐有機質資源回收利用的效果,助力污水污泥面向未來的處理處理極致化理念落地。9月11日,在E20環境平臺主辦的“2015(第七屆)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北京潔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鳳秋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潔綠的濕污泥高效厭氧處理系統。
(以下內容根據現場發言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高效厭氧處理系統的研發、配套之路
北京潔綠成立于2004年,公司核心技術即是“厭氧技術”。自成立以后,潔綠做了以厭氧為核心技術的20多套系統。自2008年開始,潔綠開始關注垃廚余垃圾處理和污泥厭氧處理。2011年起,利用三年時間,通過中試研究和工程實踐,形成以濕式厭氧為核心技術的廚余垃圾濕式厭氧處理系統及設備成套、濕污泥高效厭氧技術處理系統及設備成套兩大技術體系及整體解決方案。其厭氧技術以微生態學理論為基礎,利用微生態調控和現代生物工程技術為手段,精細打造了潔綠的高效厭氧反應系統。
由于厭氧和其他的生物處理不同,對安全體系的要求更嚴格。為此,在整個厭氧工程中,潔綠公司實施了系統防爆、設備防腐、人員防毒等系統所需的安全措施,安全理念貫穿落實在系統設計、建設、調試、運營、維護和系統大修等六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厭氧安全技術體系。
七大技術模塊確保濕污泥高效厭氧處理系統5大特點
潔綠公司的技術開發思路是跟隨市場需求,其研發目標為:縮短工藝鏈、打通產業鏈,形成持續、穩定、低碳的處理處置模式,減量化和穩定化效果最接近污泥焚燒處理,且殘渣應為具有生物活性營養土壤,體現最終消納優勢,實現資源高效回收利用。
潔綠的“濕污泥高效厭氧處理系統”的主體工藝是濕熱水解,主要設備是高效厭氧反應器,配套技術及設備包括:沼氣凈化及應用、沼液處理、厭氧熱泵能量回收、厭氧系統安全體系、低壓板框沼渣脫水等。這七大技術模塊有機組合,確保了該處理系統具有以下特點:①厭氧效率高,停留時間10到15天。②有機質轉化率高,沼氣轉化率達90%以上。③沼渣徹底減量化穩定化,由于有機質轉化率高,沼渣以泥、沙等無機成分為主,可選擇處理處置方式多種多樣,出路廣泛。④調試時間短:15~30天。⑤甲烷含量高:70%~85%。
污泥熱水解厭氧中試詳解
潔綠的5t/d的污泥處理中試研發基地,技術工藝為“濕污泥熱水解技術+污泥厭氧綜合處理技術”,配套技術和設備包括:膜生物反應器、沼渣板框壓濾、沼氣祖火燃燒放空、配套壓力蒸汽鍋爐及軟水系統、余熱回收及安全防腐及報警技術嘗試等系統設備。
由于污泥熱容大,無空隙,導熱、傳熱性差,加熱困難,因此我們希望通過不斷摸索加熱方式和加熱程序,解決傳熱均勻性難問題。作為研究內容,我們研究了污泥熱水解中的溫度與垃圾關系,結果如下:
潔綠用的是經過改進之后的廚余垃圾熱水解反應器,用時52分鐘。經過熱水解后,污泥流動性大大增強,輸送更方便,有機質含量基本是58%-71%,可生物降解的有機質含量達到10-14萬mg/L。但熱水解后,物料溫度高,對輸送泵、管道材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經過熱水解后,厭氧沼渣脫水性更好,低壓板框(5Kg/cm2)壓濾后,含水率40%±,含有機物率4.8%,泥餅可以作為填埋場覆蓋土或園林苗木、花卉綠化栽培用土,也可作建材的黏土替代品。
綜上,“濕污泥高效厭氧處理系統集成技術及裝備”易腐有機質厭氧處理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達到污泥(濕污泥)無害化、減量化、穩定化處理和易腐有機質資源回收利用的目的,可助力污水污泥面向未來的處理處置極致化理念落地。
趙鳳秋:專注高效厭氧技術 力爭污泥處理極致化
時間:2015-09-11
來源:E20環境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