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記者27日從西部城區開發建設局獲悉,百端待舉的西部新區,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在目前全面推進地上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不忘“地下空間”百年大業。根據專項規劃,在西部中心城區、海港城以及富山新城布置干線、支線綜合管廊,未來珠海西部地區規劃建設干線、支線綜合管廊總長約68.7公里,纜線管廊約為99.5公里。 其中西部中心城區總長約30公里,主要沿機場北路 、順達路、珠海大道、白藤七路、呈祥路、省道272布置市政綜合管廊。 海港城總長約23.3公里,主要布置在平沙新城、石化基地等區域,沿升平大道、工業大道、平灣四路、石化六路等設置市政綜合管廊。富山城總長約10公里,主要沿高欄港高速、七星大道、雷蛛大道等布置。 市西部城區開發建設局介紹說,在人口密集的西部中心城區,整個地下綜合管廊將呈“品”字形環路布局。此次率先啟動的白藤七路、金灣順達路總長為9.3公里,總投資約為7.1億元,預計2017年建成。 此外,在西部中心城區內,今后凡是新、改、擴建區域的市政道路均沿道路配套建設纜線管廊,建設道路總長可達到55公里。 記者獲悉,西部新區綜合管廊建設分為綜合管廊和纜線管廊兩種。今后凡是新區給水電力燃氣等均進入管廊,同時還預留中水回收等兩個管位,十分寬敞。 相關負責人表示,西部新區地下綜合管廊開發建設要克服灘涂泥沙、地質結構惡劣等多重困難,但花錢出力修建地下“隱蔽的工程”是一件造福千秋的基業,未來將為整個新區科學發展,提升城市整體環境,打造生態宜居示范新城預留寶貴地下空間。 相關新聞 與中冶華發簽訂協議 西部城區綜合管廊建設將創新模式,引入PPP特許經營等市場機制,形成市場化操作,企業化運作,以節省政府投資,實現綜合管廊建設、運營的良性循環。目前相關前期招投標正緊鑼密鼓準備之中。 據悉,經市政府批準,西部城區開發建設局已與中冶華發公共綜合管廊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冶華發將利用中冶集團的品牌優勢、全國布局資源優勢和在管廊施工上積累的豐富經驗,與華發集團城市運營等各板塊優勢互動,為管廊建設運營提供資金、專業人才、經營團隊及運營服務。 中冶華發將通過爭取政府財政補貼和中長期政府購買可用性服務,保障綜合管廊項目的投資成本及投資收益等。 未來建設3種模式管廊 干線綜合管廊:一般設置于機動車或道路中央下方,承擔穩定、大流量的運輸,主要連接原站(如自來水廠、發電廠等)與支線綜合管廊,一般不直接服務沿線地區,主要管線為高壓電力電纜、信息主干電纜、給水主干管道等。 支線綜合管廊:主要用于將各種管線從干線綜合管廊分配、輸送至各直接用戶,一般設置在道路兩旁,容納直接服務于沿線地區的各種管線,具有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內部空間較小的特點。 纜線管廊:采用淺埋廊道方式建設,設有可開啟蓋板但其內部空間不能滿足人員正常通行要求,用于容納電力電纜和通信線纜的管廊。其結構尺寸小,且埋深小,其投資和施工難度也相應較小。(記者張曉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