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沈陽老城區首個地下綜合管廊——南運河地下管廊擬開工建設,計劃2017年10月竣工啟用。屆時,砂陽路、文藝路、小河沿路部分路段可徹底杜絕“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等問題。未來,沈陽三環內將形成“一環三縱”干線管廊結構,總長度達到88公里。
地下管廊串聯五大公園
記者從沈陽市環保部門獲悉,沈陽市地下綜合管廊(南運河段)工程項目正在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南運河地下綜合管廊位于南運河沿線,西起南京南街,東至善鄰路,管廊沿砂陽路、文藝路、東濱河路、小河沿路和長安路敷設,途經南湖公園、魯迅公園、青年公園、萬柳塘公園和萬泉公園,干線管廊總長度約12.8公里。
該工程占地主要是南運河兩側的沿河帶狀公園以及五個公園,施工對周邊居民生活影響相對較少;由于處于老城區,管線較為復雜,管廊建成后,可大大減少敷設和維修管線反復開挖路面而對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的干擾和影響,保證老城區供水、供氣、供暖等供應能力和運行安全。
像地鐵一樣盾構施工
環境影響報告顯示,從保護城市環境、減少對城市道路和市政管線影響等因素考慮,除盾構井、通風井和逃生井等附屬結構采取明挖法施工外,管廊主體將以盾構法施工。
南運河地下綜合管廊入廊管線包括電力、通信、給水、中水、供熱及天然氣。管廊耐火等級為一級,能夠達到自動滅火系統和干粉滅火器系統;管廊內的通風系統可保證管廊內余熱余濕能及時排出并為檢修人員提供適量的新鮮空氣;管廊內還設置了監控與報警系統,管廊內的各種情況通過監控、報警和聯動反饋信號送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進行統一管理。
施工后恢復綠地植被
管廊計劃建設周期為三年,于2017年10月下旬竣工驗收及試運營。明年起至2017年8月進行全線主體結構施工;2017年4月至10月進行全線敷設管線施工。
施工過程中,臨時占地均將避開水源井一級保護區,工程設置的泥漿池、沉淀池等均布置在水源井二級保護區之外,泥漿池、沉淀池均做防腐、防滲處理;嚴禁在晚22時至次日早6時施工作業;工程施工的盾構井和工藝井占用綠地,施工結束后,應進行回填土地平整,植被恢復,恢復原有地貌。
鏈接
未來建成“一環三縱”干線管廊
沈陽三環內,未來將建成“一環、三縱”的干線管廊布局結構,長度為88公里,管廊密度達到0.19公里/平方公里。一環:沿南運河、北運河、衛工明渠構成的環線,全長40公里。容納中水、
給水、220千伏、66千伏、10千伏電力、通信、供熱、燃氣等8種管線。三縱:南北二干線綜合管廊北起三環,南至北文萃路,線路全長18公里,容納給水、污水、雨水、電力、電信、供熱等管線。南京街綜合管廊北起北運河、南至南三環,線路全長17公里,容納給水、雨水、電力、電信、供熱等管線。興華街綜合管廊北起三環,南至南十三路,線路全長13公里,容納給水、電力、電信、供熱等管線。
在管網密集區,沈陽還將結合道路改造規劃建設30條支線管廊,總長94公里;結合將建設的地鐵車站、立體過街通道等建設纜線管廊,總長度66公里;新城結合市政系統及主干路建設,布置干線綜合管廊157.9公里。
沈陽明年沿南運河修地下綜合管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