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天津10月30日消息(記者陳慶濱 通訊員靳瑩) 記者從天津大學獲悉,由天津大學牽頭的天津市城市河道水質生態凈化技術工程中心日前啟動,該中心以天津大學為依托,由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天津市凈之源環保科技開發公司、天津海之凰科技公司等單位共同建設,以“控源截污、生態河道建設、水質生態凈化、水系科學調度、河流綜合管理和水生態環境改善“為建設目標。成立后,中心就針對天津城市河道污染嚴重的現狀,為海河“量身打造”的治理方案。
據天津市環保局總工包景嶺教授介紹,天津城市河道多呈封閉狀態,導致水流循環不暢,再加上天津市人口密度高,人為活動頻繁及雨污水影響,水體水質難以保證,自凈能力低,水生態系統受損明顯,污染嚴重。尤其是海河的干流為重度污染,水質達到了V類,甚至劣V類(劣V類為黑臭水質),治理起來比較麻煩。
針對河道污染控制與水環境改善,天津市城市河道水質生態凈化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天津大學環境學院副院長季民教授介紹,中心將研發“重污染河水高效沉降分離-快速過濾組合凈化”、“植物與填料床相結合的立體組合式生態凈化”、“集生態清淤-河濱多維循環式濕地滯留滲濾帶-水體原位物化-生物生態協同修復”等技術,削減污染、改善河水水質,提升河水自凈能力。
天津的海河是缺水“滯緩流“型河流。今年,天津調了4.2億噸灤河水到海河,以控制海河上中游的藍藻產生。天津市規劃實施水系聯通,以海河干流為主軸,在海河上游形成“一軸、八射、十環”的河網循環水系,以使流水不腐,“死水”變“活水”。 要使水流動、循環起來,勢必涉及河水的調度。什么時間調度,調度多少水量,調度后效果如何?“這些不能夠只依靠經驗,要設計出科學的調度方案,才能既節約水資源和成本,同時實現水質最優,”季民表示。該中心科研人員將利用數學建模,研究“基于多節點、多因素、不連續復雜邊界條件的水動力——水質模型與流域水文模型的耦合的聯合調度方案”,為河水調度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天津大學成立工程中心研究河道水體污染治理方案
2014-10-30 來源:中國廣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