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污泥高峰論壇(第三屆)”在河南鄭州召開
2016年9月10-11日,由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城市廢棄物資源化專業委員會、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主辦,鄭州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協辦的“2016污泥高峰論壇(第三屆)”在河南鄭州隆重召開!
會議解讀了“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污泥處理處置工作和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標準,分享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實踐與發展趨勢,交流污泥處理處置工程的設計、建設、運營、管理經驗,會議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主管單位、設計院、水務企業、運營單位、科研院校等120余家單位、220余人參加。
參加本次論壇的領導嘉賓有:中國工程院張杰院士、侯立安院士、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張悅會長、住建部城市建設司曹燕進處長、環保部環境規劃院王東主任、中咨公司資環部韓明霞博士、中科院地理資源所陳同斌研究員、河南省住建廳郭風春副廳長、城建處孫聰會副處長、河南省市政協會張桂婷會長、鄭州市城管局趙新民局長、韓永進副局長、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梁偉剛董事長、天津創業環保集團林文波總經理、唐山城市排水公司孔凡博董事長、北京排水集團張榮兵副總經理、上海市政院張辰總工、北京市政院李藝副總經理、華北市總院鄭興燦總工、西北市政院馬小蕾副總工、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王捷副秘書長、中國水協排水委甘一萍秘書長、廣西水協鄭家榮秘書長、華南農業大學吳啟堂教授、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王秀滕副研究員、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許昌學院趙繼紅校長、張宏忠副院長等。
開幕式上,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 張悅會長作重要講話。張悅司長表示:推進污泥的生物質能源利用對于污泥處理處置行業有重要意義;利用電廠煙氣處理設施和優勢減少對于大氣污染的風險,是必要的。此外,需要完善和加強污泥處理補貼的鼓勵機制,生物質能利用的優惠稅收政策。
上午,會議由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理事長、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主任楊向平主持。
中國工程院 侯立安院士發表題為“污泥處置現狀及控制對策”的報告
侯立安院士指出,污泥的資源化將是污泥處理處置的熱點,同時,十三五期間污泥行業將迎來更多的政策性支持。報告通過詳細的數據及典型案例,分析并指出了目前我國污泥處置存在著重水輕泥、處置率低、處置技術落后、責任主體不明等問題,同時面臨著經濟、技術、政策方面的挑戰。最后,侯立安院士且結合國際污泥處理形勢及前沿技術,提出了建議:1.完善污泥處置技術標準體系及技術政策;2.推廣循環經濟,重視污泥資源化處置的理念;3.積極探索污泥資源化技術
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王東主任發表題為“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思路框架”的報告
報告指出,從我國地表水、地下水及近岸海域三個方面全方位剖析了我國水環境現狀:環境風險性與敏感性同步增加,對于污泥處理處置的壓力進一步增大。在將來,環境管理方式會由控制總量向改善質量轉變。王東主任表示,對于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需要建立區域分區管理體系,制定優先控制單元;關注長江經濟帶、京津冀等重點區域,關注飲用水安全保障、好水保護、污染嚴重水體水質恢復等重點水體。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資環部韓明霞博士發表題為“十三五城鎮污泥處理處置面臨的挑戰與發展方向”的報告
2015年,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總量550億立方米左右,污水處理率達到90%,初步測算,城鎮污水處理廠每天產生的污泥量將近8萬噸(含水80%的污泥)。目前我國的污泥處置仍然以填埋處置為主,其中能達到安全無害的處置率更低,存在占用土地資源、二次污染隱患風險等突出問題,這與美國、歐盟等國家以污泥的資源化土地利用處置為主的現狀,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國污泥的安全無害處置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污泥的土地利用具有廢物資源化、節能減排等優勢,符合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十三五”鼓勵發展的污泥處置方式。針對目前污泥處置存在安全無害化處置率低、區域差異大,運營成本高,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監管不到位等問題,在繼續增加政府資金扶持的同時,應加快完善有關激勵政策,健全收費機制,創新運營管理機制,積極拓展融資渠道,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等,促進污泥處置產業化、市場化健康發展。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張辰總工發表題為“污泥穩定化處理處置技術標準”的報告
張辰總工介紹了厭氧消化、好氧發酵、好氧消化、熱解、石灰穩定五項技術各自穩定化的詳細指標,提出了評價標準和方法。從幾個層次上,定義了“污泥穩定化”的概念,并提出穩定化處理處置技術標準。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 研究員/副理事長 陳同斌發表題為“污泥好氧發酵工程的智能化解決方案”的報告
陳同斌研究員通過上海松江污和武漢漢西兩地的污泥好氧發酵工程,介紹了目前污泥好氧發酵的智能化工藝進展,對翻機翻拋、移行機器人,自動升降探頭等智能化設備進行了講解,提出了污泥好氧發酵智能化解決方案有著低能耗,減少人工參與、提高處置效率,顯著改善生產環境等優點。
廣西城鎮供排水協會 鄭家榮 秘書長發表題為“政府部門間的協調和污泥規范的制定”的報告
鄭家榮秘書長介紹了廣西地區近年來在污水、污泥處理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到2015年,新建了的10個污泥處理處置項目,能力達1085噸/天,處理工藝以好氧發酵為主,其他工藝為輔,并做了污泥作為肥料利用的成功探索。在推進廣西污泥處理處置建設過程中,發揮了政府和企業間的橋梁作用。通過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和一些優秀企業的杰出貢獻,廣西地區污泥處理處置將克服對污泥處理處置重視不足、商業模式不完善、政策不完善等困難。
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 梁偉剛 董事長發表題為“鄭州污泥無害化處置實踐與思考”的報告
梁偉剛董事長介紹了鄭州污泥處理的現狀,重點介紹了八崗污泥廠-河南省首座污泥處理廠的工程運行經驗。此廠采用好氧堆肥處理工藝,設計日處理污泥600噸/日,通過優化生產模式、提高內部管理,實際處理量可達到950噸/日。分享了污泥處置方面的寶貴經驗和積極探索:1、通過與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土地利用試驗基地,積極探索污泥農業利用的生態環境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和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農用技術規范;2、積極推動污泥應用于移動森林試驗及土壤改良。
污泥好氧發酵堆肥工藝對解決目前污泥問題是行之有效的出路,雖然在國家層面上仍有政策上的障礙,但在污泥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資源化方面仍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也符合國家提出循化經濟的理念。
下午會議繼續進行,由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排水專業委員會 甘一萍秘書長主持。
康碧集團亞太區技術銷售及業務發展總監廖足良博士發表題為“康碧熱水解高級消化處理污泥的國際經驗和應用前景”的報告
威立雅水務工程(北京)有限公司劉代傳工程師發表題為“威立雅在中國的污泥消化及發電的一些經驗交流”的報告。
凱英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聶英進總經理發表題為“天津污泥處理處置的實踐與發展”的報告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張榮兵副總經理發表題為“北京污泥處理處置的實踐與發展”的報告
大連利浦環境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李秀婷設計技術部部長發表題為“利浦厭氧反應器在國內外有機廢棄物市政領域的應用”的報告
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一體化事業部陳健副總監發表題為“CTB污泥智能好氧發酵技術與合作模式
德國UTV公司 AG技術總監方建民介紹了德國UTV公司及公司的工藝路線及戈爾膜在廢棄物處理中的作用。
中節能博實環境工程技術公司張軍發總經理助理發表題為“污泥碳化技術及工程案例”的報告
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劉友 經理發表題為“城鎮污泥濃縮技術和污泥干化工程經驗”的報告。
與會單位和代表在會議期間進行了愉快學習和溝通交流,紛紛表示參加此次會議收獲頗豐,受益匪淺,感謝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中國水協排水委提供這樣一個平臺,為污泥處理處置行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助力。
感謝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利浦環境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友情贊助,感謝《亞洲環保》雜志等媒體對本次大會的特別支持!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于2014年1月在北京成立,由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重慶水務集團、清華大學等32家知名機構在京發起成立。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自成立兩年來,促進會精心打造了“污泥高峰論壇”、 “CAB污泥探索之旅”兩個品牌活動。“污泥高峰論壇”于2014年、2015年在上海和廣西桂林成功舉辦了兩屆污泥高峰論壇 ;“CAB污泥探索之旅”于2014年開始連續舉辦了“山東行”、“廣西行”活動。
促進會的各項活動均得到了建設部、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及各會員單位、專家領導的關心、關注與支持,為設計院、建設單位、供應商、科研院校等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單位搭建起溝通交流的全國性平臺,為污泥處理處置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6污泥高峰論壇(第三屆)” 總工專家齊聚一堂
2016年9月10日下午四點半,2016污泥高峰論壇(第三屆)會議進行到高潮,總工論壇環節中,來自全國各大市政設計院的總工及污泥產業鏈相關方的知名專家學者共聚河南省鄭州市就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發展等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李藝副總經理、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鄭興燦總工、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總院馬小蕾副總工、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林文波總經理、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孔凡博董事長、北京城市排水集團張榮兵 副總經理、華南農業大學吳啟堂教授、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曹 軍總工作為此次論壇的嘉賓。
總工論壇由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陳同斌研究員/副理事長主持。
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林文波總經理,認為目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日漸成熟,政策卻難以落實,為了使行業更快更好發展,需要完善商業模式、收費機制等方面的問題。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鄭興燦總工,就污泥處理處置收費問題上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污泥處理處置不僅是技術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對于污泥的處置及相關政策,我們需要更多的進行綜合考慮。
唐山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孔凡博董事長,認為工藝路線的選擇方面,需要因廠制宜,結合泥質及經濟狀況選擇合適的處理處置路線;對于目前的商業模式,目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比如PPP模式,需要慎重的考慮。
北京城市排水集團 張榮兵副總經理,分享了自己的行業經驗,認為污泥處理處置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尤其是政策方面還比較模糊。就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而言,處置的方式決定了處理的方式,需要考慮各個環節,并且進行全流程的監管。對于污泥處理量的規劃,需要考慮率一定的余量以應對將來的不確定性。
北京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 李藝副總經理,從觀念上講,污泥首先是污染物,需要處理后才能變成資源。對于污泥處理處置的路線,不能單方面的考慮,尤其在中大型城市,需要同過多種渠道處置污泥。
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總院 馬小蕾副總工,就污泥出路問題發表了看法,認為目前污泥處置的標準需要細分和量化,具有可監管性,只有這樣政府才能放開污泥的出路。我國污泥存在著區域性差異,統一標準可能不具備經濟可行性。此外,在項目建設初期,將污水和污泥統籌考慮,更有利于能源的回收。
華南農業大學 吳啟堂教授,認為大家對于污泥處理處置的觀念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污泥的土地利用需要考慮土壤的重金屬背景值,對于某些存在著土壤的重金屬污染的地區,進行污泥土地利用需要慎重考慮。污泥處置標準方面,目前還存在著一定的不合理性。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水務處 曹燕進處長針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的選擇發表了演講。
對于市政污泥,土地利用可以作為優先考慮方式;對于污泥的焚燒,鼓勵采用協同焚燒的方式。總體而言,污泥處置路徑需要在達到相關標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
全國污泥處理處置促進會 楊向平理事長對總工、專家們的發言進行了總結。
中國工程院張杰院士進行院士點評
污泥回歸農田是物質循環的自然規律所決定的。污泥回歸農田的道路上會有許許多多的困難,但這些困難通過我們的努力和技術攻關是可以解決的
中科院地理所環境修復中心 陳同斌研究員作為總工論壇主持人,致閉幕詞。
會議最后,感謝鄭州污水凈化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博聯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環境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對會議的大力支持,感謝景津環保股份有限公司、大連利浦環境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上海巴安水務股份有限公司的友情贊助,感謝《亞洲環保》雜志等媒體對本次大會的特別支持!2016污泥高峰論壇到此圓滿結束!
來源:污泥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