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大開講啦:彭永臻院士分享精彩人生感悟
來源:新聞中心 時間:2015-12-11
【編者按】工大開講啦,首期重量級訪談嘉賓——彭永臻院士,和年輕學子一起分享精彩人生感悟。另有工小V獨家采訪彭院士科研團隊成員,為您全方位展現彭院士的人格魅力。快來看看吧!
提問1:我們都知道,中國工程院于12月7日公布了2015年院士增選結果,您被增選為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院士,首先向您表示祝賀!知道這個消息以后,我校上下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朋友圈都被您刷屏了。您可以描述一下當選院士之后的心情嗎?
彭院士說:我非常高興,非常激動。我首先要表示感謝。感謝廣大學生的支持、厚愛和幫助,我們的實驗研究百分之百都是學生完成的,沒有學生的幫助,沒有我們的共同努力,就沒有我們的成果。我還要感謝哈工大,感謝培養我的老師,哈工大是我的母校,我的本科、碩士、博士都是在那里度過的,我在那里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我要特別感謝北京工業大學對我的培養,可以說,我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北京工業大學取得的,特別是在院士的評選過程中,我得到了校領導的支持、關愛,在此,我向鄭吉春書記、柳貢慧校長、原校長郭廣生等表示感謝,同時也向北京工業大學所有的師生表示感謝。最后,我要感謝我的家人,他們都一直支持我,為我付出了很多。
提問2:當選院士后,您最想做什么?接下來有什么計劃?
彭院士說:我每周只要不出差,依然都會到實驗室和同學共度研究時光,至于問我有沒有什么新的想法,我和原來一樣,既沒有什么遠大的目標,也不會松口氣,我會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科研和學科建設方面。但是我也有一些想法,雖然當院士之后壓力很大,但我想把培養年輕人、培養接班人、培養新一代的學術帶頭人放在工作的首位。
提問3:您作為一名教師,您覺得最幸福的是什么?
彭院士說:我覺得幸福的是為祖國培養年輕人、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這是毫無疑問的。作為教師,我最幸福的是我有那么多的學生,他們是我個人的寶貴財富。我舉個例子,我有很多學生在外地工作。我一到外地出差,不敢和學生打招呼,要不然學生會蜂擁而至地招待我,我怕耽誤他們的時間,所以每到一個外地城市,我都悄悄地走,但學生不這樣想,很多學生非常懊悔沒有跟我聊一聊他們的工作近況,他們覺得能跟我交流十分興奮,這就是我感到最幸福的事。
提問4:正值紀念一二九運動80周年,1935年12月9日,北京大中學生數千人舉行了抗日救國示威游行,反對華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國主義,要求保全中國領土的完整,掀起全國抗日救國新高潮,請問您對當下的青年學生有哪些期待?
彭院士說:我覺得無論是“五四”運動還是“一二九”運動,都是中國青年學生非常優秀的傳統,我們今天也應該發揚這樣的傳統,特別是在新的情況下,我們要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實現中國夢,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無論是“一二九”運動還是“五四”運動都是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使中華民族強大起來,讓中國人民真正地站起來。但是我感到,現在的學生中這種熱情有些少,當然他們都比較用功,他們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學習、工作、科研中,但是玩占的比重也不小,反而對國家前途、民族命運、政治時事的關心有些少。我覺得我們學生應該發揚“一二九”精神,我個人認為應當防止兩個方面,既要防止“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這種現象,又要防止“香港占中”等類似現象。同學們要關心國家大事,關心祖國的命運,關心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為祖國獻計獻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提問5:大家都知道,您的學生也很出色,前面也提到了,您培養的學生中2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人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獎”,有很多學生畢業后都成為了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請問,您的竅門是什么?
彭院士說:基本沒什么竅門。實事求是地說,我們學生的素質和哈工大相比有較大差距,但我們學校做了很大努力來提高我們的生源素質,另一點我也承認,我們的學生還是很優秀的。我和學生一樣,幾乎都是處于一種笨鳥先飛的狀態,但是在科研工作中我們也有我們的長處:第一,我們抓住國家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我們的研究方向都是圍繞著我國城市污水急需解決的一些研究任務展開的,所以我們的學生就業找工作相對比較容易;第二,現在呼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要緊緊抓住“創新”這條主線,我每次在和同學們討論的時候,都鼓勵同學們創新,只有抓住這一點,我們才能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第三,在科研過程中,我們還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們讓學生自己選研究方向,只有引起學生的興趣才能把課題搞好;第四,我在培養學生過程中推行“過程控制”,不是到最后只幫學生修改論文,所謂”過程控制“就是從學生剛剛入學到學生制定研究計劃,再到學生制作實驗設備、模型,包括學生的中期研究成果,我們都給予充分的關心與支持,到最后學生寫論文就會十分輕松,在“過程控制”中學生的收獲也會比較大。
提問6:在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哪件事給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彭院士說:我就舉一個例子,在美國學術界,博士生畢業之后,就不能再搞他博士期間的課題了,要開辟新的研究方向,否則就說這個學生沒有斷奶。在前幾年,一個教授就跟我說他的困惑,他說:“你說要是你學生畢業之后,跟你搞一個課題,一塊兒申請國家基金,跟你有沒有沖突?”我說:“有啊。”他說:“那我的學生有我的所有東西,那他就是我的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我說:“根據美國學術界的做法,你可以讓他斷奶,但是斷不了奶的話,可以在申報基金的時候把導師名字掛上,和導師合作”。我覺得美國學術界的做法在中國不太現實,比如,我的學生搞了那么多年生物處理,再改方向非常難,所以我就說,我的學生沒有斷奶之說,我不怕跟你競爭,也不一定要跟你合作。我的學生到現在,可以說,百分之九十五都沒有斷奶。我有一個學生他當年是蘭州交大的在讀博士,他跟我搞的方向一樣。他當年要畢業的時候,我們一起吃飯,我說:“你現在該寫國家基金的申報書了。”他說:“那我寫的申報書要是跟您的研究方向一樣,那我不就是沒有斷奶嗎?”我說:“沒關系,你寫吧,你寫完了我幫你看。”當時旁邊的人說:“彭老師,您不但沒有給學生斷奶,而且連學生畢業后的奶都準備出來了。”結果我那個學生的申報書寫的非常好,獲得了國家基金、地方基金,我感覺很欣慰。
提問7:今天在座的很多同學都對科研有很大的熱情,您覺得我們學生做科研最需要具備那些品質?
彭院士說: 對于這個問題來說,十個人回答有十個答案。我認為首先是興趣,學生一定要對科研項目感興趣,熱愛科研、熱愛自己選的方向,我有的學生在剛剛開始的時候就說,“我看好哪個方向,我非常愿意干。”我覺得這非常好,只有熱愛才能干好;其次就是要勤奮,笨鳥先飛;再有,就是應該學會敏銳,在生活中捕捉創新點;當然,還需要學生在本科階段打下較好的基礎,無論是基礎課還是專業課都學得好才能在碩士、博士中取得很好的成績。
提問8:聽說您是籃球高手,您每周都去球場打打球,有時候還是帶著自己的學生去打。在同學中您被稱為與學生一起打球的教授,現在得改成與學生一起打球的院士啦。
彭院士說: 我不是有時候帶學生打籃球,學生不打的話我也不打,我每次都跟學生打。教工俱樂部約我去館內打球,我問了讓不讓學生進,他們說不讓,我說那就算了。我現在依然堅持每周和學生在室外打籃球,只要實驗室來客人,我們球場上的人就變得特別多,學生們也都很興奮。現在,我每次打球進球都比較多,也算主力,分撥的時候都把我當成強者,我很高興。
提問9:我們也知道您現在是國家教學名師,您到現在大約培養了多少名學生?畢業的學生們現在都從事哪些行業的工作,現在還經常保持聯系么?
彭院士說:經我親自指導的博士畢業生有62人,碩士畢業生有100人左右。我的學生在各行各業都有,但他們中百分之八十還是從事了我們專業的研究,也有從事管理等工作的,也有自己開公司的,都做得很不錯。比如,我的學生在咱們學校留校了7、8個,他們都在自己崗位上做得挺好。不管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上,他們干得都很出色,經常跟我匯報他們的工作狀況。我也有學生在中科院干的非常好,被破格晉升,而且還發了幾篇水平很高的論文,我也一直讓我的其他學生向他學習。
提問10:現在我們的畢業生對于以后未來的規劃和方向會很迷茫,您對這樣的學生有什么建議嗎?
彭院士說:我覺得我的學生都有規劃,至少一大半,都對自己規劃的不錯。但是也有像你說的,很多學生比較迷茫。我經常跟學生說,一定要找好畢業之后你在社會中應有的位置,要根據自己的所長,根據自己的性格,選好你的方向,定好你的規劃,這樣才能發揮你的作用、所長,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能,才能更好地發展自己。
提問11:很多大一的學生都對大學乃至人生的未來的規劃比較渺茫,所以希望您能給我們大一新生一些寄語,可以為我們指點一下迷津。
彭院士說:我想,大學生最重要的還是要把自己的學習搞好。首先要打好堅實的基礎,包括基礎課、外語、專業課,每個老師,家長都是這么說的,為今后考研也好工作也好,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這肯定是標準答案之一;其次,我建議大學生要參加各種活動,例如社團活動,這些都可以鍛煉自己社會工作能力,也對每個人的發展非常重要,我感到我的學生中那些工作保研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都很強,除了學習之外,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都很好,我覺得這也非常重要;最后,要有一個堅強的體魄,這對今后的學習、今后的工作,都是一個必要的保障。
【編者按】彭永臻教授成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這一有里程碑意義的榮譽,是每個北工大人的驕傲。一起來聽聽彭院士科研團隊成員們此時的心聲吧。
采訪對象:崔有為老師
問:您在彭永臻老師這個團隊多少年了?
答:我是2006年畢業留校加入了這個團隊,到現在已經有9年了。
問:您覺得彭永臻老師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整個團隊意味著什么?
答:如果以此為時間節點,一方面,這是對彭老師以前工作一個很好的總結;另一方面,前瞻性地看,彭老師領導我們將接受更大的挑戰。
問:在這個團隊里,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答:彭老師領導的團隊給青年教師提供了很出色的平臺和空間,我個人就是受益者。體會很深的方面有:第一,從學科發展角度看,很多青年人并不是很了解平臺的作用,僅僅關注眼前,而彭老師一直關注學科的發展,從申請博士點、一級博士點到重點學科建設,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團隊給了我一個長遠的前瞻力;第二,在承接科研項目方面,彭老師的團隊形成了良好的學術生態,我們可以積極辯論、交流、完善項目,這給了我們青年人一個更好的平臺去鍛煉自己的科研能力;第三,從教學角度來說,彭老師傾注了大量心血在人才的培養上,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青年教師,教學是大學教師的根本,所以我門團隊青年教師也以本科生教學為根本,嘔心育人;第四,對于我個人的歷練和為人處事方面,彭老師除了指導我做學問,在思維能力和為人處事上都讓我學到很多,我想這些都是我無形的收獲。
采訪對象:曾薇老師
問:您在彭永臻老師這個團隊多少年?
答:從1997年讀碩士研究生算起已經有18年了。
問:您覺得彭永臻老師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對整個團隊意味著什么?
答:我認為這意味著彭老師能夠把我們的團隊帶領到一個更高的平臺上,可能在未來更有利于我們團隊去承擔一些國家級的重要的科研任務,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這也為青年教師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有利于我們進一步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問:在這個團隊里,您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答:我認為最大的收獲就是在彭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這個團隊為青年教師的發展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我也受益頗多。例如,我們團隊有很好的研發平臺和實驗條件,能夠迅速開展各項研究工作。一個很好的集體環境,自然也就能夠很好地推動我們個人的發展。
采訪對象:王思萌研究生
問:你此時此刻最想對彭永臻老師說什么?
答:彭老師一直以他嚴謹的態度、堅韌的精神從事工作,獲得院士稱號也是實至名歸,由衷的祝賀彭老師。現在作為彭老師的學生,會有一些榮譽感,我也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以彭老師為榜樣,更加努力地做自己的課題,做出一定成就來。
問:你覺得彭永臻老師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什么 ?
答:我感受最深的是彭老師對人非常親切真誠,作為團隊的領頭人,對每個學生關懷備至,完全像朋友一樣,平時的言談舉止間平易近人、幽默風趣,會經常講述自己的故事,完全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這讓整個實驗室像一個大家庭,并且大家在彭老師的帶領下擰成一股繩,有勁一起使,十分團結。平時彭老師還會組織大家打籃球,和同學們的接觸比較多,和同學打成一片,是大家的良師益友,感覺自己很幸運成為彭老師的學生。
問:作為彭永臻老師的學生,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答:彭老師心比較細,在課堂上,他會講一些平時大家很容易忽略的問題,注重細節。在平時的討論中,也很鼓勵大家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使同學提出了錯誤的觀點,也不會批評,而是幫助同學分析錯誤的原因,鼓勵同學多思考。這樣我不會有負擔,更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從彭老師那得到認可。在生活中,彭老師會幫大家分析就業情況,也注重培養學生在今后應聘中演講等方面的能力。
采訪對象:杜睿博士生
問:你此時此刻最想對彭永臻老師說什么?
答:彭老師,成為您的學生,是我學生生涯中最大的驕傲,感謝您讓我成為您的學生,感謝您帶領我們在科研和人生的道路上看到一些不一樣的風景。也恭喜彭老師當選中國工程院的院士,多年的努力終有回報,院士稱號實至名歸。
問:你覺得彭永臻老師最大的人格魅力是什么?
答:彭老師對人謙和真誠,對事堅持拼搏。作為學生,感受最深的還是彭老師對待學生和藹可親。平時無論多忙,彭老師都會來到實驗室,詢問大家實驗的進展,耐心的幫學生解決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雖然彭老師自己也有很有事情,但在指導學生時,從來不會說怕耽誤自己的時間,把每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朋友一樣。每周彭老師都會帶著大家打籃球,在球場上誰也不讓誰,有球友的感覺。除了實驗科研,彭老師也非常關心學生的生活狀況,像誰家里人生病啦,誰經濟狀況出問題啦,誰情感方面出問題啦,都會給予相應的支持。彭老師也不會硬性規定任務,希望大家能勞逸結合,學習之外也要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給同學創造了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彭老師做事非常拼,有股韌勁,講了許多年的課,雖然內容大致相同,但每次上課前還是要斟酌PPT上的內容,思考加入新的元素,傳遞給學生。
問:作為彭永臻老師的學生,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答: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做事的同時學會做人。在科學研究上,彭老師數十年如一日,從早到晚待在辦公室,來的甚至比學生早,走得比學生晚,連節假日也仍然堅持。彭老師承擔的科研項目,都是他親自參與指導,他也提出了許多靈感,在這樣的努力下,才取得了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彭老師的勤奮、執著、敬業非常值得我學習。在待人方面,彭老師非常真誠,同學都愿意跟他聊天,感覺自己收獲了一個好友。總之,彭老師不只是我們科研上的導師,也是我們的人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