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眾興水環境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2日,由山東水利生態環保集團有限公司出資3060萬元,持股比例85%,菏澤市再生水有限公司出資540萬元,持股比例15%組建而成。公司注冊資金3600萬元,主要經營區域水環境處理、污水處理、中水回用、污物精煉、污物回收的工程項目的投資、建設與管理、咨詢。
公司位于臺灣路與丹陽路交叉口,主要接納開發區工業園內的企業污水及周邊生活污水,設計總規模為日處理污水8萬噸,占地70畝,總投資1.2億元,其中一期建設規模為日處理污水4萬噸。于2009年8月開工建設,2010年11月6日開始進水。于2013年3月1日通過山東省環境保護廳項目工程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服務面積36平方公里,管網長度49公里。設計進水主要污染物濃度為COD≤500mg/L,TN≤40mg/L,TP≤3mg/L,出水符合《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
為確保出水達標排放,針對開發區化工園內廢水特點,采用生化處理+深度處理工藝,在生物處理段之前設置了水解酸化池用以調節和改善水質,增大廢水的可生化性;生化段采用了抗沖擊能力強的氧化溝工藝,并設置缺氧池增強脫氮除磷效果;深度處理段采用混凝+沉淀+過濾工藝,進一步去除水中的懸浮物和色度,經二氧化氯消毒后出水達到再生水回用標準。
工藝流程圖如下:
自2014年10月以來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水量達到了4萬噸/天,經與開發區管委會協商后,目前按協議要求據實付費,每月增加收入約40萬元。截止到2014年12月底,共收取污水處理費3702.6萬元。
為徹底解決污泥脫水系統產泥量低、泥餅含水率高、運輸處置困難等問題,公司投資200多萬元於2014年9月16日至2014年10月28日對脫泥設備進行了升級改造。污泥脫水方式由原來的疊螺脫水機改為現在的隔膜板框壓濾脫水機,目前已進入生產運行。泥餅含水率由原來的80%降至現在的60%,泥餅體積減小了一倍,方便了運輸和進一步處置。有效的解決了污水處理系統產生的剩余污泥,提高了出水水質。滿足了4萬噸/天的滿負荷運行要求,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隨著開發區的不斷發展建設,進駐的工業企業不斷增加,污水收集處理的范圍不斷增大,現狀日處理污水達4萬多噸,已屬超負荷運行,我公司正在積極的進行二期擴建工作。
對第二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將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開發區范圍內工業污水將得到有效治理,形成較完善的污水收集、處理系統,進一步完善開發區的功能,對于開發區的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菏澤市發展規劃要求,是經濟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