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理念
系統內載體負載的生物活化劑可以有效活化特異性微生物 特別是硝化反硝化細菌活性顯著提高,對于總氮的去除具有顯著優越性。
微生物的新陳代謝是水生動、植物與水中營養物質(污染物)之間的紐帶;完善的微生物系統可把水中營養物質(污染物)向水生動、植物轉移,通過構建和延長系統食物鏈,可以實現有效的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
大量污染物排放,污染負荷激增,正常的物質、能量循環通路阻斷; 物質、能量平衡被打破;水體自凈能力消弱甚至消失,生態系統破壞 。

技術原理
水體微生物活化系統最大特點是改變了傳統水體凈化采用的旁通水處理工藝,通過馴化本土微生物有益于污染物去除的優勢菌種,打破水體中原有微生物的平衡狀態;連續不斷激活水體本土微生物,使之不斷大量繁殖,利用水體持續的微循環,不斷的釋放到水體中,用水體本身代替傳統的有限生物反應器,大大釋放了微生物生長空間。
充分發揮微生物大量繁殖過程中對水體中污染物質產生的強大的分解能力,提高微生物的有效生物量和功能性,重組、完善和優化水體微生物生態系統,促使水體生態系統恢復自凈能力,達到水體生態修復目的。

技術特點與優勢

強化脫硫效果
系統內載體負載的生物活化劑可以有效活化特異性微生物 特別是硝化反硝化細菌活性顯著提高,對于總氮的去除具有顯著優越性。

激活有益菌種
系統內載體負載生物活性劑,可以調控細胞的生長發育,實現刺激細胞的快速生長,并進一步通過調整微生物之間互生、共生及拮抗關系使有益細菌逐步成為優勢菌群,產生優勢主導現象,從而重組、完善和優化了微生物的生物活性,提高了微生物的有效生物量和功能性。

實現生物清淤
本活性系統培養的微生物可有有效講解底泥中的有機物,同時減少底泥中氮磷向水體中的釋放,使底泥的體積和重量逐步減少,達到生物清淤的效果,避免了人工或機械清淤工程量大,環境二次污染嚴重的不足。

適用極端環境
適用范圍廣,在pH范圍4.5到10.5,水溫不超過40℃,高鹽度的水體環境中均可應用。凡有生物的各種環境,乃至其他生物無法生存的極端環境中,都有微生物的存在,就可修復不同類型的水體污染,實現水環境的綜合治理。

投資運行費用低
設備占用面積小(反應器體積1立方米),可服務面積1-2萬平米,能耗低(每臺設備能耗在0.35KW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