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鑼徐恒超:我是一名光榮的污水處理廠工作者
2017年09月21日 09:45:06
來源:大眾網

原標題:金鑼徐恒超:我是一名光榮的污水處理廠工作者
徐恒超檢查設備
瑯琊新聞網9月20日訊(記者 唐霞) “PM2.5、霧霾、空氣質量指數不知何時已經悄然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匯,藍天白云、碧水清波等尋常景色也漸漸變得常態化,環保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我很自豪自己的工作能為環保出一份力。”徐恒超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他的工作也算是在踐行這一發展理念。
徐恒超2009年畢業于臨沂師范學院,學習的是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一畢業就到了位于棗園鎮的柳青河污水處理廠工作,至今他已經在環保一線奮斗了8年。
據徐恒超介紹,臨沂市柳青河污水處理廠是金鑼集團與蘭山區政府以BOT模式運行,投資4307萬,鋪設管網長度85.59公里,主要服務于棗園鎮、半程鎮和汪溝鎮,服務人口約10萬人。處理廠分兩期建設,一期2010年完成,建設規模2萬噸/日;二期2014年完成,建設規模也是2萬噸/日,總建設規模4萬噸/日。可以說,徐恒超一路見證了柳青河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運營。
徐恒超為記者介紹柳青河污水處理廠工藝流程
“我們處理廠出水水質能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A標準,處理過的污水可以用于綠化灌溉、灑水車用水,還能養觀賞魚呢!”徐恒超指著廠區內生物指示池里優哉游哉的金魚告訴記者,這就是用處理過的污水養的。“我們柳青河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3.5萬噸,附近有一片金鑼萬畝荷塘,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很壯觀,荷花開時可以讓人很好地理解何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攝影師們經常光顧采風的好地方。”
柳青河污水處理廠是怎樣做到出水水質達到如此標準的呢?徐恒超告訴記者,這主要源于他們處理廠自主研發的污水處理工藝。金鑼集團李進民總工程師前期曾到日本考察學習,回國后研發了集團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工藝,經實踐發現該工藝在污泥減量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于是后來應用到了城鎮污水處理方面。
該處理廠所用工藝污泥減量能達到80%以上,這個比例遠超傳統污水處理工藝。而且,該套工藝還能減少污泥處置的費用,在保持廠區綜合環境和降低污泥二次污染方面都比傳統工藝更有優勢。
金鑼污水處理設備
目前,金鑼集團在全國各地分布的生產廠址全部配備污水處理設施,在臨沂除柳青河污水處理廠外還有2家以BOT模式運行的城鎮污水處理廠,全部采用自主研發工藝,運行以來處理效果顯著。
“我的工作內容包括關注設備設施運行情況,記錄中控系統設備運行參數頻率、電流、運行狀態,確保污水處理系統運行正常;污水處理設施的常規維修維護保養;觀測進水水質標準,及時調整系統運行參數;調整系統運行參數,進水流量、溶解氧濃度、污泥濃度、回流比例、污水處理藥劑使用量,確保污水處理達標排放等。”徐恒超告訴記者,這是他畢業的第一份工作,工作內容可以說與所學專業比較對口。在這里,他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找到了歸屬感;以實踐結果檢驗理論,實現了專業上的成長和進步。徐恒超表示,在處理廠工作的這些年,他深切體會到了污染容易治理污染難。拿污水處理來說,不僅需要工藝、設備和人才,更需要大量的資金和運營維護,而徐恒超恰恰又是一名污水處理廠的一線工作人員,8年來也算為環境保護工作做出了屬于自己的貢獻,這讓他很自豪。徐恒超在柳青河污水處理廠,找到了歸屬感和自豪感。
徐恒超說,讓他自豪的不僅僅是他奮斗在環保一線這件事,還有金鑼集團科研團隊在不斷為治污、為環保事業而努力。金鑼集團已研發出小型污水處理設備,該具有占用空間小、材質質量高、可循環使用等優點,現已投入使用,分布在臨沂各縣區,用于學校、小區、流域治理,致力于打造綠水青山,還原讓人懷念的小時候的水質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