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99億!內江這家污水處理廠年底建成,專業“清洗”沱江以東城區生活污水!
4月17日,天空沒有一絲云,陽光給地面鋪上一層薄金。
在內江市東興區新江街道清流村一片寬闊的工地上,工人正在有條不紊地施工。今年年底,這里建設的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將投入運行,沿小青流河兩岸鋪設的配套管道也會建成。未來,內江市污水處理系統將更加完善。
▲吊塔
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總投資3.99億,由污水處理廠和配套污水收集管道兩個建設項目組成。
▲效果圖
污水處理廠占地135畝,設計處理規模10萬m³/天,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建設規模為5萬m³/天,廠區一批次基本完成,二批次正在建設,三批次正在進行招標工作。廠外配套管道29km,目前已完成21.55km。作為內江市一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第二污水處理廠自2015年施工以來就備受矚目。
1
現場掃描:項目施工保質保量
4月17日,江小弟來到第二污水處理廠施工現場,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及運輸車輛正在工地上來回穿梭,工人忙著捆扎鋼筋、支模、澆筑混凝土,一派繁忙景象。
▲工人澆筑混凝土
項目經理劉書榮告訴江小弟,自2月12日,廠區二批次進場以來,為保證項目施工進度,工人實行白天晝夜輪班作業,保證第二污水處理廠各構筑物在總工期要求內完成。
順著劉書榮指的方向看去,回旋鉆機正在建設中的多級A/O生化池上打樁作業,工人輔助吊車與天泵對已成形的樁孔下放鋼筋籠、澆筑混凝土。劉書榮介紹道,生化池占地5600平方米,樁基1570根。自3月25日開始,至今已完成1100根樁基施工。
▲生化池打樁
在二沉池,不少工人正在熟練地捆扎鋼筋、支模。“我主要負責二沉池的鋼筋捆扎。”鋼筋工黎家軍說,他們嚴格按施工進度明確分工,在確保質量的同時推進進度。
▲已建成的配套管道
市水務公司項目負責人袁弋涵介紹道:
配套管網工程自開工至今已完成小清流河段管網工程90%,共計21.15km。
廠區一批次基本完成場平工作及擋土墻施工,現已開始粗格柵主體施工,預計6月份完成該項工作;廠區土建二批次現已完成村道改道、廠區進場道路硬化工作,現正對廠區構筑物全面鋪開,進行交叉流水作業。目前,公司正對電氣、設備組織詢價工作,力爭三批次施工單位于8月進場,確保2018年底運行目標任務的完成。
2
項目解碼:污水處理亟待完善
隨著國家成渝經濟區規劃實施和川南一體化發展加速,內江市經濟社會發展勢頭迅猛,建成區面積不斷擴大,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與此同時,
內江城區的污水處理也亟待完善。
內江市
建成投運的第一污水處理廠處理規模為10萬m³/天,主要收集處理沱江以西城區生活污水。而沱江以東城區的生活污水(約2.6萬m³/天),則需經過江管道輸送至第一污水處理廠。但高鐵、高橋高新片區因排水設施建設滯后,污水排入沱江支流小青流河,給城區及周邊水體造成了影響。
為有效解決沱江以東城區的生活污水處理和第一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運行問題,完善城區污水收集處理功能,建設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十分必要。2014年,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應時而生。
第二污水處理廠規劃總建筑面積28530.27m3,容積率0.06,綠地率36.9%,建筑密度4.02% ,配套管網小清流河段23.5km,老沱橋沿江至第二污水處理廠段約6km。
▲吊塔
自開工以來,該項目雖然遇到諸多問題,但市水務公司積極面對。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下,東興區委、區政府及轄區街道(鄉鎮)努力解決各類問題,確保了這項民生工程的推進。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內江市緊跟十九大精神指引,結合實際,加快完善污水處理系統,大力推進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的建設。
▲現場航拍
項目負責人袁弋涵說道,內江市第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項目立足于提升城市居民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能力,是一項節能減排、保護環境、造福子孫后代的環保工程。
3
配套管網三標段:鋪路便民得稱贊
4月17日,在陡坎村8組的一條泥土道路上,配套管網三標段的工人們正冒著烈日施工。
▲三標段施工現場
“以前這是沒有路的。”說起施工的艱難,施工員朱育洪有感而發。道路通行是施工的前提,所以道路開辟成了施工的“先頭軍”。由于管道線路經過陡坎地段,甚至泥濘稻田、溝渠河流,有些地方溝槽開挖深度達到10幾米之深。經過工人的不懈努力,這才修筑了腳下所站的便道。
對于這條“突然”出現的便道,不少村民表示感謝。他們希望施工后能把道路留下,作為村里的便民路。
3月,雨水逐漸增多,施工沿線道路不少積水,出現不同程度的凹陷。見此情況,三標段的工人們主動將道路的積水疏通排放,有些路段甚至用抽水機將水抽干。
“我們做這些都便人便己。”朱育洪告訴江小弟,雖然排放道路積水是為了方便施工,但也幫助到了附近的村民,他很高興。
配套管網三標段從長江大道至小青龍濕地公園7號驛站,共5.96km,目前已完成了5.2km,剩下的正加緊施工中。
4
配套管網四標段:克服困難保工期
4月17日,在清流村12組四標段的工人正在加緊修建倒虹井,鋼筋綁扎、模板支護有條不紊。小清流河對面二標段的工人們也正在火熱施工中。
▲二標段施工現場
四標段的現場施工人員劉剛介紹,根據倒虹吸的原理,污水在倒虹管內的流動依靠上、下游管道中的水位差(進、出水井的水位高差)進行排放,屬于重力流。此倒虹井是整個截污管道的污水匯集處,也是整個管網工程的重要節點。
▲修筑倒虹井
倒虹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修筑過程極為不易。
劉剛告訴江小弟,因為該管道臨近沱江,穿越小清流河,沱江上游天宮堂及小清流河上游陡坎發電站發電后,整個河面的水位就要上漲,有時上漲高度甚至超過兩米,極易因水勢過大沖垮攔河圍堰,造成安全事故。除此之外,下雨也會影響水位。
在倒虹井附近,一個管道上簡單搭上塑料隔檔,便是四標段的臨時守夜棚了。為了避免施工材料出現問題和隨時注意倒虹井的施工狀況,晚上安排了工人值夜班。
盡管接連陰雨天氣,工人們風雨無阻,克服種種困難。目前,三標段已完成5.7km,剩下的正加緊施工中。
5
市民期待:污水處理廠早日建成
作為項目現場代表,熊瑞楷每每看到施工設計圖一點一點變成實體建構筑物,污水處理廠的成形就會越來越清晰地出現在他腦海里。
“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建成,我已經期待很久了。”熊瑞楷告訴江小弟,項目完成后,沿線村民的生活污水全部通過截污管道匯入廠區,經過處理后匯入沱江,這無疑是一項造福于民的民生環保工程。
清流村12組的村民廖綱心表示,第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僅修通了污水處理廠到東興區321國道的路,方便了出行,而且對當地水質改善,水體保護都有好處。期待污水處理廠早日建成!
作者:江小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