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現代化方向努力挺進的浙江供水
紀念《浙江省城市供水現代化建設研究報告》發表十五周年
洪覺民 周意樑 陳柳
2003年5月浙江省城市水業協會五屆一次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了《浙江省城市供水現代化建設研究報告》。浙江省建設廳印發了該報告,認為“從提高城市供水企業科技進步、經營和運行管理水平方面提出的總體要求、基本目標、主要任務基本符合我省各地城市供水企業建設與發展的實際情況,可供各地在加快城市供水現代化各項工作中借鑒參考”。十五年來,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引領下,浙江供水向現代化建設方向努力挺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回顧這段歷史,總結經驗對浙江供水行業在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斗爭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對城市供水現代化建設研究是適應浙江現代化建設發展的需要。
1998年12月浙江省召開了第十次黨代表大會,大會提出:“在邁向新世紀的關鍵時期,不失時機地加快浙江省現代化建設步伐,是全省4400萬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浙江跨世紀發展的必然選擇,到2020年全省提前基本實現現代化。”城市供水行業作為對城市經濟具有全局性、先導性影響的基礎行業,如何加快發展提前實現現代化,這是必須認真考慮的至關重要的大問題。1999年3月省水協召開的四屆四次常務理事會提出“把探索和研究全省供水現代化作為新世紀的一項重要任務”,決定抓住機遇對城市供水現代化展開系統研究,以跟上蓬勃發展的整個浙江社會經濟形勢。
十五年來,我們黨一直在領導全國人民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前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努力奮斗!現在黨的十九大又明確提出 :到2020年全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從2020年-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供水是城市現代化建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城市的生命線,實現城市供水現代化是歷史賦予我們供水行業的光榮使命。
二
供水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基本目標、主要任務
《浙江省城市供水現代化建設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對全省供水行業現狀進行了全面評估;對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進行了認真分析,在實事求是基礎上,高標準,高起點地制定了供水行業現代化的總體要求、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
1
總體要求
在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對城市供水的總體要求是:城鄉居民都能喝到安全可靠的自來水,都要有足夠的水壓;供水水質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得滿意的服務,要有可靠的安全保障能力。這里的關鍵和難點是:
(1)“城鄉居民”,應包括生活在農村的居民。城市供水應打破城市、農村的界限,跨地區、跨行政區域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
(2)“都要有足夠的水壓”是指在供水區域所有用戶無論何時何地,高峰低峰打開水龍頭都要有足夠的壓力。
(3)“水質”是指用戶打開水龍頭的水不僅要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而且要達到發達國家實際的先進水平。
(4)“客戶滿意”要用一系列指標考核的結果來衡量。
(5)“可靠的供水保障能力”是指城市供水設施發生突發事故時能高效、有序地應急處置,最大限度地減輕損失、滿足城市的應急需要。
2
基本目標和主要任務
(1)城鄉供水一體化,供水普及率達到85-90%;
(2)供水能力適度超前,“供需比”保持1.1-1.2;
(3)供水水質要求所有城市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部分城市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創建一批現代化水廠。水廠生產安全可靠,設備先進高效,自動化程度高,人員少,成本低。
(5)創建一批現代化營業所。現代化營業所其核心是“現代化”,在管網水質、服務水壓、服務標準、管理手段以及主要經濟指標與國際接軌,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6)實現城市供水自動化和信息化。城市供水只有全面實施自動化和信息化才能實現現代化。城市供水自動化信息化的主要任務是:水廠監測系統(DCS)、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SCADA)、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客戶服務系統(抄表營業收費和辦公室管理信息系統),以及將這些系統集合成計算機網絡系統。其實施原則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完善,系統整合。保證適用,適度超前,量力而行,講究效益。
城市供水現代化還包括企業改革,強化管理,積極推進供水價格步入科學與法制的軌道,實施節約用水。
3
實現城市供水現代化的方法與步驟
“報告”要求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等主要城市應率先實施城市供水現代化。要在這些城市率先創建一批現代化水廠與營業所,并用現代化水廠和營業所來推動城市供水現代化。“報告”提出全省供水系統實施供水現代化的主要工程是:
- 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
- 水廠改造、提高水質工程;
- 管網更新和改造工程;
- 一戶一表和二次供水改造工程;
- 自動化和信息化工程。
三
向現代化方向努力挺進,促進了浙江供水的快速發展
1
新建、擴建了一大批水廠,供水能力大幅度提高
1985年浙江省供水能力147萬噸/日。2001年873萬噸/日,2015年增長到2040萬m3/d(其中縣鎮368萬m3/d),全國省級排名從第十三上升到第三。供水人口從2001年1500萬人增加到3920萬人,供水普及率縣鎮達97.15%;供水管道從12793Km增加到53785Km,年供水量從17.9億噸上升到45.1億噸。供水能力明顯大于用水增長,供需比已達1.27,用水難的問題已經解決。
2015年全省水廠總數達192座,最大的紹興宋六陵水廠80萬m3/d,杭州九溪水廠60萬m3/d,寧波東錢湖水廠50萬m3/d,溫州狀元水廠、杭州南星水廠40萬m3/d,嘉興貫涇港水廠、金華金沙灣水廠、杭州清泰水廠都達30萬m3/d。縣級市以上都 已擁有10-20萬m3/d的大中型水廠。這些水廠設施先進、自動化程度高,出廠水質優良,管理人員少,環境優美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廠水平,在全省起到了標志性作用。
2
大力推進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全省縣鎮供水能力達360.9萬m3/d,位于全國之首。
20世紀80年代以來,為解決農村用水,浙江省新建了大批農村改水工程,由于工程規模小,工藝簡單,達不到安全用水要求。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主要是充分發揮城市水廠優勢,按照能遷則遷,能并則并,能擴則擴,打破城市和農村的界限,跨地區跨行政區域向農村幅射。離城鎮水廠較遠的山村盡可能的推進聯村并網。據不完全統計,十幾年來,全省城鎮管網延伸761處,投資14.4億元,受益人口達1417萬。全省縣鎮水廠供水能力已達360.9萬m3/d。管道長度,19648Km,位于全國之首。全省約有一半左右的農村用水已并入城鎮供水管網,大大提高和改善了農村居民飲水條件。
3
廣泛采用新工藝、新技術,供水質量大有提高,水廠面貌大有改變。
為了確保出廠水質優良,供水現代化要求水廠處理工藝先進、合理、完善。浙江水廠的水源有70%左右采用水庫水源,有30%采用江河水源。采用水庫水源的水質大都屬于Ⅰ-Ⅱ水體。工藝都采用強化常規處理。新建的水廠大都采用機械混合、折板或網格絮凝、平流沉淀、V型濾池。絮凝時間都在20分鐘以上,沉淀時間在1.5至2.0小時;設計濾速都在7.0m/h以下。從取水至出水都配備了在線監測儀表,有的還安裝了顆粒計數儀。新建水廠特別重視對水廠加藥間的設計,實現標準化、設備化、模塊化。在加藥品種上,除了混凝和消毒外,還要求配備石灰、粉末活性炭、高錳酸鉀、助凝劑等多種投加設備,以確保在原水pH不達標、低溫、鐵錳超標,藻類爆發或突發性有機污染時的出廠水質達標。不少水廠都已將液氯改為次氯酸鈉。對采用大江大河,特別是有機物、臭味等水質指標經常不能達標的地表水源都在常規處理工藝基礎上增加深度處理。污染嚴重的還增加了生物預處理。2003年浙江桐鄉建成了全國第一座深度處理水廠,到目前為止杭嘉湖及舟山地區共有21座采用了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其中14座設有生物預處理,1座設有膜處理。由于普遍廣泛采用了新工藝、新技術,供水質量大有提高,并得到了可靠保證。
4
創建了一批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現代化水廠
為推動現代化水廠創建,浙江省水協參照國內外先進水廠的實際水平,在反復研究討論取得共識的基礎上2005年7月制定了《浙江省城市供水現代化水廠評價標準》,后來又制定了《2008版》和《2013版》,現在又計劃制定《2018版》。
現代化水廠評價標準對出廠水質要求在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基礎上還應達到現代化水廠出廠水質優質標準。并要求在渾濁度、余氯、pH進行在線檢測、整點記錄,合格率需達到95%以上。現代化水廠出廠水優質標準共12項,其中渾濁度要≤0.1NTU、pH在6.5-8.5之間,耗氧量≤2.0mg/L,其它都有詳細規定。
將出廠水渾濁度≤0.1NTU的主要理由是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出廠水濁度實際水平都是≤0.1NTU;渾濁度雖是常規的感官性指標,但它與水中的非溶解性和微生物的去除直接相關,降低渾濁度對兩蟲的去除也提供了可靠保障;實踐證明,降低渾濁度并不需要增加較多的投入,主要靠技術創新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現代化水廠的機電要求先進高效、安全可靠,設備完好率要在95%以上,要有健全 的設備管理制度,和可靠的電氣配置,配水電耗要在380-400 kWh/km3·MPa以下。
現代化水廠應有完善的生產監控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和防雷及接地系統。生產監控系統要求數據、信號采集覆蓋生產全過程,數據位置正確率,摸擬量、開關量、脈沖量綜合誤差達到規定的要求,所有數據進行自動存檔;對主要生產工藝及控制誤差要達到規定的標準。水廠的周界報警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都要完善并對這些系統的評價內容、評價要求、評價方法作了詳細明確的規定。
現代化水廠評價標準實施細則共制定了7個評價項目,評價總分為100分。其中對水質要求25分、凈水工藝13分,電氣機械設備17分,自動化和信息化20分,管理科學11分、安全生產4分環境優美10分,共67個分項,符合基本條件且考評總分在90分以上的可評為現代化水廠。
現代化水廠評價標準發布后,得到許多水廠的響應。省水協多次舉辦學習班,全面宣講。并成立了評審領導小組和評審專家庫,制定了具體評審辦法。2006年10月全省第一個現代化水廠——紹興市制水有限公司宋六陵水廠經省水協常務理事會審議被正式命名。截止2017年底,被批準為浙江省供水現代化水廠的共18家,除紹興宋六陵水廠外還有金華市自來水公司金沙灣水廠、桐鄉市鳳棲供水有限公司運河水廠、嘉興市嘉源給排水有限公司貫涇港水廠、溫州市公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自來水分公司狀元水廠、浙江黃巖自來水公司水廠、紹興市上虞區自來水有限公司大三角水廠、杭州市水務控股集團南星水廠、寧波市自來水總公司東錢湖水廠、余姚首創水務有限公司城東水廠、諸暨市自來水司城南水廠、麗水市供排水有限公司水閣水廠、海寧水務實康水務有限公司水廠、杭州余杭水務有限公司仁和水廠、杭州水務控股集團清泰水廠、瑞安公用事業投資集團江北水廠、舟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臨城水廠、舟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島北水廠。上述水廠總供水量約達430萬m3/d,占全省城市供水能力的25.6%。
5
大力加強了管網建設與管理,創建了一批現代化營業所
截止2017年底,浙江省被批準為現代化營業所的共14家,即紹興市自來水有限公司越城分公司、紹興市自來水有限公司袍江分公司、舟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定海營業所、舟山市自來水有限公司普陀營業所、桐鄉市鳳棲自來水公司梧桐營業所、嘉興市嘉源給排水有限公司南湖營業所、海寧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市區營業所、紹興市柯橋區供水公司城區分公司、杭州蕭山供水有限公司蜀山營業所、杭州市水務控股集團下沙分公司、杭州臨安自來水有限公司錦城營業所、紹興市上虞區自來水有限公司園區營業所 、杭州市水務控股集團城北分公司 、余杭水務運河營業所。
現代化營業所基本概念為:客戶服務規范、優質;內部管理科學高效;技術裝備先進可靠;員工隊伍敬業、優秀;經營業績突出、優良。評價標準共分四個部分即基礎管理、營銷管理、管網管理和現代化技術應用。
基礎管理主要包括機構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和管理效率。要求萬戶營銷人員≤10人;營銷管理主要包括承諾服務、服務質量、用戶管理、計量工作、抄收工作等,要求供水客戶服務滿意率≥90%,管轄區內城鄉供水普及率≥85%;居民用水戶“一戶一表”服務率≥80%;對進出營業所管轄供水管網的水量實行計量,要求水廠首檢率達到100%,在裝水表抽檢準確率≥95%;抄表準確率≥99%,抄見率≥98%。建立水費回收機制,水費加收率≥99%;管網管理主要包括管網建設、水質管理、管網運行、管網維護和管網漏損率控制等。要求不小于1個/10km2標準設置管網水濁度、余氯及壓力在線檢測裝置并整點記錄外,還應按規定進行水質人工采樣檢驗。各項目合格率要求≥95%。管網水濁度比出廠水濁度不得高于0.4NTU,最高不超過1NTU。對管網壓力服務標準考核,管網末梢≥0.14MPa,住宅配出水點前流出水頭≥0.05MPa,管網水壓合格率98%,管網搶修及時率≥95%。基本漏損率達12%以下,設施完好率≥98%,所有考核指標都詳細規定了評價方法和評價要求。現代化營業所對現代化技術應用的要求是實現供水管網數字化管理,建立正確完整供水管網GIS系統,并與營業管理、呼叫、管網巡視、水力建模等相關系統的數據共享與交換。對管網基礎數據覆蓋率要達到100%,準確率≥98%。
創建現代化營業實際上就是使管網運行、調度、營業、服務全部實行數字化管理,這是實施供水現代化的基礎和標志。
6
大力發展了供水自動化和信息化
浙江省水廠的自動化和信息化是從水廠建立自動加氯加礬及DCS和SCADA系統開始發展起來的。本世紀建立 的新水廠都建立了較完善的DCS監控系統,有不少城市建立了SCADA計算機輔助調度系統和管網地理信息系統。被命名為現代化水廠和現代化營業所的城市,自動化和信息化水平都比較高,不少中小城市也都有不同水平的自動化和信息化設施。
7
造就了一支懂技術、會管理、肯吃苦的一線骨干隊伍。
在創現過程中,各地涌現出了一大批勇于學習新的管理理念并貫穿于實際工作中的基層領導;一大批善于接受新技術、敢于克難攻堅的技術骨干;一大批腳踏實地從自己做起、從本職工作做起具有工匠精神的一線員工。更主要的是,通過創現,培養出了一支行業內各領域、老中青結合、青年才俊不斷涌現的專家隊伍。為我省供水行業的加速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浙江省城市供水現代化建設研究報告已發表十五年。十五年來浙江供水在向現代化方向努力挺近。雖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不少大中型水廠和營業所達到了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但總的講發展很不平衡,整個行業仍落后于全省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城市供水事業要加速實現現代化,尚需政府、企業強力推動,需要政策鼓勵,需要設置激勵機制。整個供水行業實現基本現代化任重道遠,仍需努力再努力。
2018.05
轉載:天健水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