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萬美元,海普潤膜科技引進摩根士丹利投資
2018年春意初來,中國環保行業迎來一股暖流。2月13日,海普潤膜科技有限公司與摩根士丹利正式簽署B輪投資協議,投資金額為3000萬美元,該項投資為近年來中國環保膜產業最為耀眼的一件大事。

草簽現場,雙方達成一致協議后留影紀念
海普潤董事長劉必前(左二)總經理白志強(左一)摩根VP郭子洋(右二)摩根法務代表陳章賢(右一)
從海普潤看資本市場投資邏輯
2016年6月海普潤創立,董事長劉必前先生,以突出的產品科技優勢,完成天使輪融資1000萬元。
2016年7年,中和君益管理咨詢團隊進駐,企業按上市要求規范化運作,引進精益生產管理,實現膜工業現代化生產制造,產能突破300萬平
2016年12月31日,當年實現較好的經營效果,產品從膜絲向組件發展,成為幾家上市公司的供應商,引起社會資本的關注。
2017年8月,與風河資本簽約,引進A輪投資5250萬元人民幣。
2017年12月31日,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過億,利潤水平較高,企業建立的社會責任文化體系引起高度重視,品牌知名度大幅提高,年底與摩根士丹利達成投資意向。
2018年2月13日,正式引進摩根士丹根投資3000萬美元。
海普潤自成立以來即備受資本市場廣泛關注,前有風河資本創投5250萬人民幣,后有國際資本摩根士丹利投資3000萬美元,多家私募基金、券商等金融機構都陸續與海普潤洽談合作。
究竟是什么讓海普潤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資本市場的投資邏輯又是什么呢?
產業為本,大勢所趨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無論是政策層面還是人們的意識層面,都深刻的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已經成為社會共識。隨著“水十條”的逐步深化,水環境的治理以及污水排放的監管只會越來越嚴,標準越來越高。而國內傳統污水處理技術已經無法滿足未來需求,以性能更好的MBR膜法水處理技術作為替代,已經是大勢所趨。
“技術+服務”雙輪驅動戰略
自海普潤成立起即定下“專業制膜,讓水更純凈”的口號,所謂“專業”即“專心、專注”,海普潤是一家重視技術和產品創新的公司,從未涉足未來也不打算涉足工程領域,這似乎成為膜行業的一朵奇葩。以將膜產品做到極致并配套以相應的技術支持服務為主,以為客戶提供工程咨詢服務為輔,構建起來的雙輪驅動業務,互動相生、協同增長,是指導海普潤長期發展的重要戰略,使之成為膜行業真正意義上的輕資產公司。
公司治理規范、規模化生產
自公司成立初,即引入中和君益這一專業咨詢團隊為公司提供在組織建設、制度規范等方面的管理咨詢服務和落地實踐,完全參照上市公司的標準來組織建設公司,成立時間短,產權明晰,也無重大瑕疵,并在2017年中旬引入風河資本作為深度合作的戰略股東。至此,海普潤以自己擅長的技術和產品為核心,迅速將公司管理和資本運作的短板補足,形成自己獨特的、極具競爭力的商業格局。經過短短一年半的發展,海普潤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小作坊”,而是已具備大規模工業生產條件的現代化企業,工廠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產能有望在2018年一季度實現1000萬m2/年。這在膜行業內來講,已經可以算作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了。
現金流穩健、高增長預期
海普潤銷售模式主要為訂單式銷售,零庫存壓力,因此現金流非常充沛。隨著市場的持續爆發,海普潤在2017年已實現僅靠單一產品銷售過億的業績,未來三年預計仍會保持每年50%以上的高速增長。
所謂真正的好公司,首先一定是滿足有大環境支撐、行業空間足夠大、且未來市場可預期的基本邏輯。其次,必須是有自己真正獨特的核心優勢,商業模式簡單清晰,能夠保持高速增長的企業。
縱觀行業政策,法律條例一一落地;橫查企業形勢,一片欣欣向榮,海普潤以黑馬之姿打響2018膜行業投資第一槍,期待更多根植于行業的環保企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