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至22日,北京市區兩級環保、公安、水務部門聯合屬地政府,針對北運河流域通州區境內的馬駒橋、張家灣、漷縣3個鄉鎮的水環境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這也標志著全市環保系統“清河行動”戰役正式打響。此次“清河行動”將在查處各類水環境違法行為的同時,幫助屬地河長查找問題成因,提出解決意見和方案,有效促進水環境質量改善。
此次行動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簽發了總河長1號令,北京市“清河行動”正式拉開序幕的背景下開展的。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環保局印發了《關于開展“重點流域”水環境執法行動的通知》,并在全系統進行了動員部署,要求各區環保部門依托街鄉鎮跨界河流水質監測數據,綜合考慮“水質不達標、水質變差、工業集中”等因素,每月選取重點流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
北京市環境監察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三部門本周共出動執法人員40余人,設3個現場檢查組和一個巡河組,每個檢查組集中在一個鄉鎮流域開展執法檢查,巡河組重點對涼水河張家灣段進行巡查。截至6月21日上午,聯合執法組共檢查了56個單位(點位),主要涉及汽車配件制造、畜禽養殖、垃圾中轉站、制藥等行業和“散亂污”企業,共發現14起涉水環境違法問題,在依法處理的同時,擬對6起涉嫌以暗管、滲坑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規排放污染物案件移送公安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屬地政府對3家“散亂污”企業予以取締。
此次專項行動按照“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檢查重點、實施聯合整治、促進環境改善”的原則,采取市區環保、公安、水務聯合,街鄉鎮協同方式,聚焦通州區不達標河流、今年3-4月水質較差的河流以及工業集中區域開展集中式的執法行動。通過重點點位和臺賬相結合、執法和監測相結合,日查和夜查相結合等方式,重點對入河涉水排污單位、涉污“散亂污”企業、被投訴舉報企業等單位開展檢查。
據了解,聯合檢查將重點開展三個“嚴查”:一是嚴查水質較差流域。依據2018年3月至4月鄉鎮河流水質監測數據,對涉及馬駒橋鎮、張家灣鎮等水質較差的流域開展聯合執法檢查。二是嚴查重點點位。根據環保信訪投訴、涉污“散亂污”臺賬、經信委退出名單、溯源臺賬四本賬,重點對畜禽養殖、洗衣廠、工業企業等涉水污染源進行檢查,聯合公安和水務部門開展執法,嚴厲查處適用行政拘留和涉嫌環境污染刑事犯罪的違法行為。三是嚴查重點河段。落實北京市“清河行動”要求,聯合水務、公安部門對北運河、涼水河河道重點條段和點位開展巡查檢查,查明“垃圾亂倒、污水直排、違法建設”情況,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下一步,環保部門將持續聯合有關部門,采取多種方式發現問題,在嚴查問題、“精準打擊”的基礎上,深入重點河道、村莊和小區,重點了解掌握排水管網建設、污水處理和河道清淤情況,幫助基層鄉鎮分析梳理河流水質變差原因,提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工作建議,“因地制宜、因河施策”,進一步提升水環境執法和監管工作的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