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污水處理新矛盾新問題待破解
2018年07月12日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農村污水處理新矛盾新問題待破解
|
建成僅三年的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因電費高昂停用,成群的雞鴨在長滿荒草的污水沉淀池中覓食,農村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村旁南圣河中……這是今天記者跟隨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情況專題調研暨2018年海南環保世紀行調研組在五指山市南圣鎮毛祥村軍民村民小組見到的一幕。
調研組今天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俊的率領下,前往南圣鎮同甲村、毛祥村以及水滿鄉新村等多個村莊展開實地調研。調研組發現,地處海南生態核心區的五指山市,依然存在著農村污水處理進度緩慢,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滯后,污水收集能力不足等問題。
對污水處理設施的停用,軍民村民小組組長蔣其成頗為無奈:污水處理設施2015年剛建成時,水泵每月電費只需幾十元,后來可能因為水泵線路漏電,每月電費飆升至五六百元,村里擔負不起如此“高昂”的電費,無奈之下只能將水泵關停。
“此前建成的鄉村污水處理設施,通過水泵抽向沉淀池沉淀處理污水,不僅污水處理效果不明顯,而且建成后水務部門無法進行有效監管,設備的開關只能依靠村民的自覺。” 五指山市水務有限公司董事長謝圣武介紹。
在謝圣武的帶領下,在南圣鎮永忠新村,記者見到了一處一體化微型智能污水處理系統。剛剛建成的永忠新村是一處省級特色村寨,建成了14棟28套苗族風格的新居,每棟新居均有污水管網通向村口這座占地僅五六個平方米的一體化微型智能污水處理系統。
“這套設備日處理污水20噸,完全能夠處理永忠村每天排放的生活污水。”謝圣武介紹,這種智能污水處理設備的優勢在于,可以通過自動化智能系統監控來控制整套設備,水質不達標,設備將自動啟動,如果遇到其他原因導致設備不運轉的現象,數據將第一時間傳輸到控制中心,通知水務工作人員進行處理。
“下一步,五指山將在全市59個行政村逐步推廣這種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爭取到2020年,這種先進污水處理設備在五指山市59個行政村實行全覆蓋。”謝圣武說。
“我市在美麗鄉村建設改造過程中,改廁和污水治理難度大,且部分村莊整體布局散亂,沒有綜合考慮排水、排污、綠化、家禽飼養等農村實際問題,存在污水亂排現象。”五指山市委常委、副市長黃星在向調研組匯報時坦言,五指山市59個行政村,只有4個行政村和16個自然村建設了農村污水處理設施,28個行政村的污水處理設施處在項目推進階段,整體進度緩慢,并且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滯后,污水收集能力不足。
黃星表示,下一步,五指山市將對已建成的鄉村污水處理設備運行情況進行一次全面調查,對于運轉不正常的設備將進行整改。還將對鄉村污水處理設備進行統一改造升級,安裝智能污水處理系統,加強對污水處理系統的監管,并大力推進鄉鎮和新政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過程。
在五指山市水滿鄉一處山溝里,記者發現正在建設中的水滿鄉污水處理廠即將完工。項目施工方技術員陳亮君表示,污水處理廠建成后,日處理污水量達600噸,完全可以滿足未來水滿鄉各鄉村生活污水的處理量,整套設備將在7月底進行設備調試,預計8月中旬污水處理廠可投入使用。
(本報五指山7月11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