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打假】農村污水處理技術:“厭氧+人工濕地”=“一級A標準+一分錢能耗”?
關于“厭氧+人工濕地”工藝,想必我不用多說大家也都懂,對COD去除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脫氮除磷效果微弱或者說是效率低下。浙江省發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規范編制說明(征求意見稿)》給出了浙江省參考進水水質
同時推薦工藝為:
由適用條件不難看出適用于經濟條件一般、土地寬裕,言外之意就是模式一“厭氧+人工濕地”可以簡單去除有機物,對氮磷幾乎沒喲去除作用。而模式二,原文已經說明適用于“經濟條件相對較好、對氮磷去除要求較高的村莊”。
由于浙江省在政策、補貼、標準及相關配套措施的大力支持下,浙江省農村污水處理覆蓋率幾乎走在全國前列,也誕生了非常多的鄉鎮企業性質的小環保公司。這是好事,農村污水處理從無到有值得慶賀,但是如果虛假宣傳就不對了,作為一個環保從業者有良心指出。
譬如下面這家公司,號稱他們的“厭氧+人工濕地”=“一級A標準+一分錢能耗”。(暫時屏蔽公司信息,歡迎貴公司釋疑)
我對工藝技術及數據合理性的幾點質疑
1.常規指標缺乏BOD,TN,再加上磷和SS不達標,指標檢測報告缺乏兩項指標再加上兩項不達標,也能說達到一級A標準?
2.城市污水處理廠COD一級A標準為50,一級B為60,為什么不能更低,因為海量經驗和調研告訴我們,生活污水中總是有大約百分之十幾甚者二十幾的COD是難以去除,即使通過一級二級三級深度處理等,還是很難降到很低,這所謂的厭氧+人工濕地一分錢能耗技術比得過城鎮污水廠整套工藝流程一級二級三級工藝處理后?更何況進水COD比大多數污水廠都高很多,城市污水廠進水COD超過350以后便不再按照出水一級A50執行,而是按照75%的去除率,這都是有科學依據的,一分錢能耗技術,不讓馬吃草馬兒還跑的快?
3.中國生活污水普遍屬于低COD高氨氮,當然不排除您的進水COD挺高,這也正常,可能少數地區差異,但是COD高的話氨氮就無法做到這么低,因為經驗這兩者比值在2-8之間居多,就算不在這范圍之內,但是CN比值不至于高達好幾十甚至超過一百,因為一定的COD可以貢獻一定的氮,請問數據如此不合常規是為什么?能給出理由嗎?4.保證抽樣檢測數據的代表性了嗎,能代表所有進水水質?能保證送的水樣沒問題不做假?這樣一份毫無信服力的報告能證明所謂的"一級A標準+一分錢能耗"?,哪里來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