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P Research發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
近期,GEP Research發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報告重點對工業廢水處理行業進行分析,包括工業廢水市場需求、政策、細分市場、供給與競爭、成本價格、工業廢水重點市場及發展趨勢等。
隨著全球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以及人們對環境的關注程度逐步提升,全球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全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680億元,同比增長5.1%。隨著全球污水排放標準的趨嚴,GEP Research預計2018-2020年全球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年均市場規模約為4000億元,年均增速將保持5%左右。
從區域分布來看,全球工業廢水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美國、中國、歐盟等。其中,2017年美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27.2%,歐盟約為630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18%,日本約為550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約為15.0%,中國約為885億元、占全球比重為24.1%,其他地區約為580億元、占全球的比重為15.8%。
政策方面,近年來,中國政府相繼出臺多項政策指導水污染防治,特別是2015年4月“水十條”發布以來,行業相關政策密集出臺為工業廢水處理行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環境。在環保督察背景下,工業企業及工業園區從被動治污向主動治污轉變。針對工業廢水尤其是工業園區工業廢水治理不達標問題,從2016年12月,環保部印發《關于實施工業污染源全面達標排放計劃的通知》,到2017年9月環境保護部印發《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任務推進方案》,健全工業污染治理體系,對工業污染形成倒逼態勢。
行業標準規范方面,中國已出臺10多項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相關標準、6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國家環境標準、20多項水污染物排放地方環境標準、20多項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用于規范指引行業發展。
需求方面,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由工業廢水工程投資和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兩部分構成,據《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數據,2017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為889億元,同比增長增長5.44%;隨著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推進,預計工業廢水治理投資仍將保持增長,未來3年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保持在5%左右,2018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將達到929億元,到2020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024.5億元。
從需求結構看,工業廢水運營服務市場占據80%以上市場份額。2017年工業廢水運營服務市場規模占85%左右,工業廢水工程投資市場規模占15%左右,預計2018-2020年間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市場規模所占比重將逐步提高,預計將達到85%左右,工業廢水工程投資市場規模占比將緩慢下降。
從細分行業看,據GEP Research《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數據,41個細分行業中,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0億元/年的有19個行業、占細分行業數量的46.3%。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年市場規模達到100億元以上,占整體工業廢水治理運營服務市場規模的比重達到17.5%、14.8%,合計占比32.3%。當前來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造紙業、紡織業是當前工業廢水排放重點行業。
從區域市場來看,中國工業廢水中污染物區域分布明顯。工業廢水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化學需氧量、氨氮、石油類、揮發酚以及汞、鎘、六價鉻、總鉻、鉛、砷等重金屬,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湖南、河北、山東、江西、云南等地區。
2017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市場規模主要集中在華東、中南地區,2017年市場規模分別為386.75億元、185.85億元,分別占全國市場規模的43.7%、21.0%,合計占比64.7%。
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的企業數量較多,從事工程設計和施工的企業占大多數,大部分企業規模偏小,行業集中度較低,市場化程度較高,大部分建設項目實行招投標制度,行業競爭十分激烈。2017年,我國從事水污染治理行業的單位已超過15000家,其中工業廢水治理企業為5000多家左右,規模以上廢水處理企業約為300多家。目前中國工業廢水處理行業CR10低于10%,為低行業集中度行業,行業競爭分散。未來隨著行業的發展,行業集中度有望提高。
中國工業廢水處理技術發展的重點是高效、低耗的難處理廢水技術和裝備。在應用技術研發方面,據《工業廢水處理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8)》,2017年中國圍繞高鹽廢水脫鹽、高濃有機廢液或廢酸濃縮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展,如基于石墨烯/ 高分子復合材料透水膜濃縮裝備、超低壓選擇性納濾膜(DF膜)、正滲透等技術等。此外,針對濃縮副產后廢鹽的處理技術發展較快,如:懸浮流化煅燒塔、濃縮結鹽分質提鹽及資源化技術裝備等。在成套裝備開發與推廣方面,2017年中國首次將電子束處理工業廢水技術結合生物技術深度處理工業廢水工藝;采用高效樹脂的連續吸附再生水處理裝備以及非均相催化氧化深度處理裝備分別應用于不同濃度的難降解廢水的處理中。2018年針對重污染行業工業廢水處理和工業園區的水污染綜合整治,中國將促進工業廢水處理的核心設備、高端材料及藥劑的生產制造。
成本方面,中國工業廢水行業平均處理成本整體呈上升趨勢,由2011年的1.26元/噸上升到2017年的1.7元/噸,GEP Research預計2020年中國工業廢水行業平均處理成本將達到2元/噸。
從細分行業來看,工業廢水平均處理成本從0.55-6.98元/噸不等。其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家具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平均處理成本為5元/噸以上。
價格方面,中國污水處理收費標準按照“污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綜合考慮當地地區水污染防治形勢和經濟社會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和調整。收費標準要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的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
從當前發布污水處理收費標準調整方案的城市來看,調價幅度從10%-100%之間,多數地區遵循發改價格〔2015〕119號文件調整標準進行調價,設市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為1.4元/立方米,縣城、重點建制鎮1.2元/立方米,河北張家口、浙江臺州市、江蘇徐州市均高于國家政策收費標準,分別調高至1.6元/立方米、1.8元/立方米、1.44元/立方米。隨著其他城市污水處理收費標準的逐步提高,工業廢水處理行業整體平均價格將逐步上漲。
從行業整體發展趨勢來看,GEP Research認為工業廢水第三方治理市場潛力巨大、集中治理成為工業廢水治理的重要方向、工業廢水資源化成為行業發展方向、PPP模式將成為行業重要發展模式。
從重點行業發展趨勢來看:1)石油化工行業廢水治理以高含鹽、高含酸、高氨氮、含重金屬和難降解等五類高難廢水治理為重點,化工園區廢水處理存在較大的市場機會;2)廢水資源化將是造紙行業未來發展,對廢液(紙漿黑液及其他廢水)進行回收利用,最大限度實現資源化。3)紡織印染行業廢水處理以廢水深度治理及資源綜合利用為主要政策導向;4)“零排放”成為火電廠廢水處理的發展方向;5)工業園區(聚集區)廢水治理的趨勢從分散式布局變為集中式管理,由單一污染物治理變為綜合性環境服務。
來源:http://www.sohu.com/a/256440943_100117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