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嘉賓簡介:Scott Vaughan(魏仲加),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IS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加拿大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專員、美洲國家組織(OAS)可持續發展部部長、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訪問學者、北美自由貿易區環境委員會首席經濟師、世界貿易組織顧問。在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他發起了環境規劃署紫荊計劃。魏仲加先生作為貴陽生態文明國際咨詢委員會成員,多次參與貴陽國際生態文明論壇并作為重要嘉賓發表演講,分享國際前沿的生態金融管理經驗以及綠色金融發展實踐探索。
(圖:魏仲加先生出席“資源環境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專家研討會)
中國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國際領導力
人民論壇網:2017年中國成為全球綠色金融債券發行率最大的國家,但中國并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您如何看待綠色金融債券對中國的影響?
魏仲加:我認為中國在綠色金融這一方面展示了非常出色的國際領導力。這對中國有兩大益處。首先,生態文明是具啟發性的愿景。要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就需要有資本和流通資金。綠色債券是具有能夠推動綠色項目、擴充可再生能源效能、支持綠色農業等功能的金融工具。綠色債券的設計有別于普通金融債卷(純債卷),所以我認為這對于中國有益。第二,“一帶一路”從根源上打通了重要的綠色金融發展國際合作道路,一個重要的起點就是對于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的設計與融資,綠色債券將成為在基礎設施中嵌入綠色元素越來越重要的工具。城市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我們也能看到像貴陽這樣的城市發展綠色產業帶來的好處,因此,綠色發展建設對于中國乃至于世界而言,都是有好處的。
人民論壇網:您在聯合國工作時推行了紫荊計劃,未來中國會不會有一個類似計劃?
魏仲加:我在數年前就開始負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財政動議的項目。在綠色金融領域,中國以往都是跟隨英美德等國家的步伐,但現在中國已經是綠色金融的領導國家,這有賴于中國政府、中國商務部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的領導能力。由此可見,中國在G20峰會上展現的真正領導力加快了聯合國的工作進展并將其推向一個新的層次。
開辟新路徑——綠色金融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人民論壇網:現在在中國,無論是環境治理還是企業以及城市治理,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問題:從商業和金融的角度來看,怎樣在環境治理或者綠色發展過程中計算它的成本和收益?怎樣用商業的方式實現計量方法?
魏仲加:這是個好問題,可持續發展規劃設立了到2030年的目標,包括商業板塊和金融市場具體措施的實施,這些都離不開私人資金。但那些私人資金需要承擔責任。我認為,綠色金融是重要的信號,表明我們希望市場支持可持續發展,但現實的市場還沒有符合我們的期望。比如,投資者不會區分碳密集型污染行業和無污染行業。綠色金融可以幫助市場實現對污染型企業投資向環保友好企業投資的轉化。這就是為什么中國的領導力對于投資體系的轉變如此重要,因為它不僅包含了綠色債券,還包括了綠色保險和綠色股票市場,以及政府管控的治理目標。這些措施都是向市場發出的信號,表明我們需要轉向可持續發展方向。
人民論壇網:針對不同城市的財力結構,對綠色金融的需求可能更大或有更迫切的需求嗎?
魏仲加: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為不同財力結構,包括市級,省級以及區域級的政府在綠色發展道路中為管理方式的探索提供了重要平臺。稅收是衡量公共財政水平的重要標準,它不僅關系到現存以及分配的總稅收收入,它同時也是財政政策發出幫助實現綠色金融轉變實踐的潛在信號。
人民論壇網:雖然中國不是全球最大的國家,但中國是全球最大綠色債券發行國之一。是不是我們可以理解為,中國的環境治理的迫切性也是最大的?
魏仲加:許多像我一樣的嘉賓來到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進行分享與交流,是因為中國在環境問題上表現出了真正的全球領導力。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目前中國也在生態計量以及長遠GDP計量工具方面開展許多重要的工作。中國生態監管措施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走在世界前列。無論是在國內還是通過和聯合國開展工作類似的重要多邊進程,中國都是向污染宣戰的典范。
人民論壇網:近300年來,出現了很多領導型的國家,包括西班牙、英國、美國等,這些領導型國家都在某一個產業或者革命的關鍵時期抓住了機會,現在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如果它想繼續保持經濟增長,應該在產業結構和商業主動性方面采取哪些改革措施呢?
魏仲加:目前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在尋求創新。我們不禁思考,到底二十一世紀經濟將會如何?從史前農業到農業再到工業,直到現在轉向服務后期。經濟美國在整個二十世紀的交通、農業和制造業方面都處于領先地位。那么接下來,在世界經濟論壇上被稱作“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會是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會和我們現在預期的非常不同。貴陽是一個大數據中心,也是人工智能、自動化中心。貴陽有清潔技術及先進的重工業。中國的清潔能源技術、運輸及建筑等建設都會是中國未來八十年內令人振奮的商機。
中國環境保護中的企業責任力
人民論壇網:以往,環境保護由政府要求監督執行。但近年來,很多企業也承擔起了環境保護的責任。譬如德稻公司已完成的三亞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和觀山湖區域基于生態損益理論體系的資源環境綜合管理大數據平臺,您認為,這些重要的新興勢能,在環保方面會擔當起怎樣的角色?
魏仲加:我認為德稻的領導能力令人興奮。李卓智先生是位振奮人心的商業領袖。這個案例改變了固有想法,除了在商言商,也要考慮到自然環境,要環境得到保護,以促進我們的繁榮。德稻做的自然資產負債表以及生態損益項目十分重要。換另一種角度來說,因為它是從商業角度出發,因此它有不同的方式來吸引其他企業參與。因此,德稻創造了一種新的生態治理方式,利用特定的核算工具,擴展生態文明的重要性。我認為這真的很令人興奮。
來源 : http://www.rmlt.com.cn/2018/0801/5246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