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擬新建污泥獨立干化焚燒項目 規模1000 噸/日
時間:2019-08-01
來源:新安晚報
作者:伍靜
隨著環保意識的加強和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向往,如今,城市的垃圾處理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事實上,在城市發展進程中,污泥的處理處置也是一個需要認真對待的問題。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污泥,二者好似一對“孿生兄弟”。近幾年,合肥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和水環境治理取得顯著成效,但與此同時,隨著污水處理設施大量建成,污水處理的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污泥,且處理處置設施運行“吃緊”。為實現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100%的目標,合肥市擬新建處理處置設施,并制定了過渡期方案。
現狀:污泥處理處置略顯“吃緊”
根據合肥市排管辦污泥處置中心數據,2019 年上半年,共處置城區王小郢、望塘等10 座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約16.7 萬噸,平均約為912.6噸/日。
目前,合肥城區已建成工業化污泥處理設施3 座,分別為天源熱電廠污泥摻燒工程、東方熱電廠污泥干化協同焚燒工程、小倉房污泥資源化工程,設計總處理規模1140 噸/日,實際日處理規模約760~860 噸;此外還有建材利用等處置方式。
可以看出,合肥市現有的污泥工業化處置設施基本都是滿負荷運行。與此同時,污泥產生量在快速增長,根據年度建設計劃安排,到2020 年,合肥市城區污水處理總規模將達到253.5 萬噸/日。按0.06%產泥率、污水處理廠年均運行負荷率90%預測,2021 年,城區污水廠污泥產生總量將達1360噸/日左右。
計劃:新建日處理千噸焚燒項目
據了解,城市污泥安全處理處置是國家“水十條”的一項重要目標任務,明確要求地級以上城市2020 年前,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合肥市《污泥處理處置專項規劃》則將這一指標提高到100%。
按照積極穩妥、適度超前的原則,合肥市擬新建規模1000 噸/日污泥獨立干化焚燒項目,初步選址位于新站區陶沖污水處理廠附近。該項目計劃投資9 億元,已列入2019 年市級大建設計劃,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計劃工期三年,預計2021年建成投產。
過渡:采取“污泥脫水”等措施
記者從合肥市城鄉建設局排水管理辦公室了解到,在新建設施完成之前,急需采取有效的應急和過渡措施。按照無害化、資源化與低碳節能相結合的原則,北京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與合肥市排水管理辦公室共同組織編制了相關過渡期(2019~2021)污泥處理處置方案。
結合合肥市目前污泥處理處置情況,將通過提升熱電廠干化焚燒、污泥資源化利用、建材利用等多措并舉,采取多元化的處理處置方式,互補互備,安全高效地實現過渡期污泥處理處置。同時對經開區、十五里河、蔡田鋪三座污水廠污泥脫水單元進行改造,增加高干度脫水裝置,將出廠污泥含水率由80%降至60%后送至建材廠協同制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