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無廢城市” | “無廢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
“無廢城市”是建設美麗中國的細胞工程,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無廢城市”建設。2018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近日由國辦印發。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階段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是深入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的具體行動。我們一定要深刻認識“無廢城市”建設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具體內涵和建設路徑,扎實做好當前試點工作。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產生固體廢物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億噸左右,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億-700億噸。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地區垃圾圍城、垃圾遍野已經成為民心之痛、民生之患。
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對推動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促進城市綠色發展轉型,提高城市生態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無廢城市”建設有利于解決城市固體廢物污染問題,提高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產生固體廢物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增固體廢物100億噸左右,歷史堆存總量高達600億-700億噸。固體廢物產生強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圍城”問題十分突出,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還有較大差距。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將引導全社會減少固體廢物產生,提升城市固體廢物管理水平,加快解決久拖不決的固體廢物污染問題,不斷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增強民生福祉。
2
“無廢城市”建設有利于深化固體廢物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長效體制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的制度設計和實施的剛性不足,激勵與約束機制不完善。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把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擺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持續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固體廢物管理工作邁出堅實步伐。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是從城市整體層面繼續深化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為探索建立分工明確、相互銜接、充分協作的聯合工作機制,加快構建固體廢物源頭產生量最少、資源充分循環利用、非法轉移傾倒和排放量趨零的長效體制機制提供了有力抓手。
3
“無廢城市”建設有利于加快城市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固體廢物問題本質是發展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城市是現代經濟發展的主要載體,是固體廢物問題解決方案的重要提供者和執行者。當前,部分地區在城市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于固體廢物減量、回收、利用與處置問題重視不夠、考慮不足,嚴重影響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推進“無廢城市”建設,使提升固體廢物綜合管理水平與推進城市供給側改革相銜接,與城市建設和管理有機融合,將推動城市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工業和農業生產方式、消費模式,提高城市綠色發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