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形勢與展望
來源:亞洲環保網 作者:曲玲 2018/10/29
- 本文看點
環保裝備制造業相關政策
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形勢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展望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 王亦寧秘書長
出臺了什么政策?
1、宏觀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一條:國家采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2)《關于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行業投入的指導意見》
環境保護列入公益事業范疇;
公益類國企考核不再以業績為唯一考核依據。
(3)《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目標:
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
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
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2、財稅金融支持政策
(1)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

申報流程
所得稅抵免優惠政策的核心:
用戶購買所得稅優惠目錄中的設備,按照訂購合同中標明的設備總價的10%抵扣用戶企業當年的所得稅。
如果設備總價的10%對應的金額大于用戶企業當年應繳的所得稅,則剩余部分第二年繼續抵扣,最長不超過5年。
(2)綠色制造系統集成
申報流程

根據項目大小批資金,必須有國家認可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央預算資金原則上不超過總投資的20%。
2016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83項,支持資金10億元左右;
2017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142項;支持資金20億元左右;
2018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143項;支持資金20億元左右。
(3)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申報條件:
投資方向:項目須符合相關產業政策,對應《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2016年版)》的領域和重點。
投資規模:原則上項目總投資在1億元以上。
實施條件:項目建設單位須為獨立法人單位,項目為在建或計劃今后兩年內開工,具備必要的前期手續。
融資意向:企業有明確的融資需求,愿意向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提供相關信息。
申報方式:項目建設單位通過重大項目庫在線管理平臺
流程:信息填報——項目審查——審核入庫
(4)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
★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統籌支持。牽頭單位落實。
★支持方向:研發創新階段、實驗驗證階段、示范應用階段。

3、產業政策
(1)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
目錄共收錄146項重大環保技術裝備
(2)環保裝備制造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節〔2017〕250號),加快制定環保裝備制造業細分領域規范條件,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3)專精特新企業征集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作目標中到2020年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要求,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于2018年8月23日開展了環保裝備制造業“專精特新”企業征集評選工作。
面臨著怎樣的形勢?
新高度
“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黨章;
“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定義為“千年大計”;
將“兩山論”、“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寫入黨章。
新階段
用“綠色”定義發展,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生態文明是中國環境保護發展的新階段。
新機遇
環保制度嚴格性、長效性的新機制已形成,環保裝備制造業自身發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根據2018年1-8月經濟數據和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發展形勢,預計2018年全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6700億元,2020年達到1萬億的任務艱巨。
對未來有何展望?
環保裝備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
集成創新/跨界融合;
治理效果精準化、精確化;
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
產品品牌化;
企業走出去。
原標題:德州發言分享 |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形勢與展望
王亦寧: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展望
- 本文看點
環保裝備制造業相關政策
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形勢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展望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 王亦寧秘書長
出臺了什么政策?
1、宏觀政策
(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二十一條:國家采取財政、稅收、價格、政府采購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支持環境保護技術裝備、資源綜合利用和環境服務等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2)《關于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行業投入的指導意見》
環境保護列入公益事業范疇;
公益類國企考核不再以業績為唯一考核依據。
(3)《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目標:
在每個重點領域支持一批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規范企業;
培育十家百億規模龍頭企業;
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形成若干個帶動效應強、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
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10000億元。
2、財稅金融支持政策
(1)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
申報流程
所得稅抵免優惠政策的核心:
用戶購買所得稅優惠目錄中的設備,按照訂購合同中標明的設備總價的10%抵扣用戶企業當年的所得稅。
如果設備總價的10%對應的金額大于用戶企業當年應繳的所得稅,則剩余部分第二年繼續抵扣,最長不超過5年。
(2)綠色制造系統集成
申報流程
根據項目大小批資金,必須有國家認可的固定資產投資,中央預算資金原則上不超過總投資的20%。
2016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83項,支持資金10億元左右;
2017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142項;支持資金20億元左右;
2018年入選綠色制造系統集成項目名單143項;支持資金20億元左右。
(3)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導向計劃
申報條件:
投資方向:項目須符合相關產業政策,對應《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2016年版)》的領域和重點。
投資規模:原則上項目總投資在1億元以上。
實施條件:項目建設單位須為獨立法人單位,項目為在建或計劃今后兩年內開工,具備必要的前期手續。
融資意向:企業有明確的融資需求,愿意向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提供相關信息。
申報方式:項目建設單位通過重大項目庫在線管理平臺
流程:信息填報——項目審查——審核入庫
(4)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
★通過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統籌支持。牽頭單位落實。
★支持方向:研發創新階段、實驗驗證階段、示范應用階段。
3、產業政策
(1)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
目錄共收錄146項重大環保技術裝備
(2)環保裝備制造業(污水治理)規范條件
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節〔2017〕250號),加快制定環保裝備制造業細分領域規范條件,引導生產要素向優勢企業集聚,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3)專精特新企業征集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快推進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作目標中到2020年打造千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要求,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于2018年8月23日開展了環保裝備制造業“專精特新”企業征集評選工作。
面臨著怎樣的形勢?
新高度
“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黨章;
“十九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定義為“千年大計”;
將“兩山論”、“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寫入黨章。
新階段
用“綠色”定義發展,是生態文明理念的核心,生態文明是中國環境保護發展的新階段。
新機遇
環保制度嚴格性、長效性的新機制已形成,環保裝備制造業自身發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根據2018年1-8月經濟數據和環保裝備制造業面臨的發展形勢,預計2018年全年環保裝備制造業產值達到6700億元,2020年達到1萬億的任務艱巨。
對未來有何展望?
環保裝備制造業未來發展方向
集成創新/跨界融合;
治理效果精準化、精確化;
生產過程精細化管理;
產品品牌化;
企業走出去。
原標題:德州發言分享 | 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政策、形勢與展望
王亦寧副理事長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副理事長王亦寧針對十三五以來環保裝備的整體情況做了精彩報告。
1、環保裝備制造業行業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1)產值穩步增長,盈利能力穩定:2018年環保裝備的總產值大概是6900億人民幣,較2017年增長了13%,盈利能力達到8%。
(2)產品體系逐漸形成:目前已形成門類比較齊全的產品體系,基本可以滿足國內環境污染治理需求,部分達到了國家的領先水平。
(3)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截止到2017年底,污染控制領域有效專利是44000件,2014年-2017年專利的申請量占總量的93.9%,以環保領域專利為主。
(4)結構調整逐漸深化:環保裝備制造業在環保產業的總產值有所下降,規模以上企業的占比由60%降至了45%,環保裝備制造業兩級分化。96家國有企業中有65%進入環保領域。
新階段環保制造業面臨著最嚴挑戰。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寫進黨章,“十九大”更是將生態文明建設定義為“千年大計”,同時將“兩山論”、“最嚴格的環保制度”寫入黨章。在機遇和挑戰面前,要解決環保裝備制造業的問題就要解決3個問題:1)差異化發展,;2)提升創新能力、創新水平;3)補齊技術、金融、管理的人才短板。
2、未來發展趨勢及工作重點
未來發展趨勢有7“化”,工藝裝備化、設備模塊化、裝備集成化、裝備產品化、產品品牌化、污染物資源化、企業多元化。
環保制造業未來有5個工作重點,補短板、抓示范、推先進、跨界融合、集成創新,共同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已群發消息
-
11:58發送完畢2535
-
昨天 14:45發送完畢4232
-
星期日 23:10發送完畢550
-
星期六 13:39發送完畢1521
-
11月07日發送完畢3502
-
11月06日發送完畢3721
-
11月05日發送完畢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