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水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發展展望
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水污染治理委員會 許丹宇
引言:
時值歲末年初,為了及時反映環保產業過往一年的發展動態,預測新一年的發展趨勢,我會組織各分支機構編寫了《2019年環保產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展望》,供環保企事業單位、專家和管理者參考。
一、2019年行業評述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2019年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關鍵之年,是落實“一個貫通”“五個打通”、全面提高生態環境支撐保障能力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現代化環境治理體系框架”的敲定之年。在11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這一年,環保產業發展風險與機遇并存,水處理企業創新與發展能力繼續增強,成為打好七大攻堅戰中,特別是“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渤海綜合治理、長江保護修復、水源地保護、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五大涉“水”攻堅戰的重要支撐。
1、主要政策
生態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就環保產業而言,在緊跟政策導向的同時,環境管理制度體系的發展、環境標準體系的建設、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是影響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環境管理制度體系發展方面,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同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落實領導、企業、監管等“七大體系”的主體責任,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為推動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該體系圍繞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一環境保護的核心任務,科學認識分析綠色發展過程與規律,進一步促進和協調環境保護、綠色發展決策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聯系。
在環境標準體系的建設方面,水環境標準體系得到持續性的研究與維護。2019年生態環境部先后發布了制藥工業(化學藥品制劑制造、生物藥品制品制造、中成藥生產)、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羽毛(絨)加工、水產品加工業等多個行業的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制定了紡織、酒類制造廢水排放標準以及石油化學工業、煉焦化學工業污染排放標準的修改單,優化了對工業水污染物排放管控方式,特別是《有毒有害水污染物名錄(第一批)》的公布進一步強化了對環境風險的管控。此外,三部委聯合發布《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重點地區提前完成污水廠排污許可證核發,有效助力長江修復、渤海綜合整治與城市黑臭水體攻堅戰。上述文件的制定有效支撐了“攻堅戰”中“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的目標。
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生態環境部《2019年國家先進污染防治技術目錄(水污染防治領域)》、工信部《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19年)》以及水利部《國家成熟適用節水技術推廣目錄(2019年)》等文件從水污染防治、節水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循環利用以及雨水集蓄利用等方面,引導提高全國水污染治理與資源化利用技術和裝備水平,鼓勵環保設備制造和細分專業技術的發展。
2、行業發展
2019年水污染治理行業在問題診斷、工藝設計、技術裝備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的水平和質量穩步提升,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地方綜合性環保產業集團相繼出現,行業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趨勢:(1)在治理方式上,從關注“具體點源項目”向“區域保護、系統保護和全過程的保護”發展,如對山水林田湖草實現統籌治理,流域上游、中游和下游實現一體化保護等;(2)在控制程度上,從“達標排放”向“提標升級排放”到“低端中水或局部回用”再到“高端規;赜” 的方向發展;(3)在治理領域上,從“單一水污染物治理領域”向“污水、污泥、異味”跨介質污染協同控制的方向發展;(4)在控制類別上,從“常規污染物控制”向“氮、磷、鹽”再到“生態安全”的方向發展;(5)在系統控制上,從“工藝的人工/微機定量控制”向“部分處理設備的智能控制”再到“污水廠工藝全程優化與精準控制”的方向發展。
3、關鍵技術
多學科融合、產業和技術融合、系統思維促進了污水治理行業全面發展,主要技術發展體現在:優化傳統處理技術、提升精細化運營、解決難點問題三方面。在優化傳統處理技術方面,針對總氮的去除,形成了多級A/O、SBR、MBR、兼氧MBR等反應器的優化調控技術,提高了脫氮效果;在提升精細化運營方面,對自控系統進行優化,實現精確曝氣、智能加藥和節能降耗,并對污水處理單元運行狀態由云端專家系統實時診斷,確保污水處理系統長效穩定運行;在解決難點問題方面,電場強化水解酸化、臭氧多相催化氧化、樹脂吸附回收等技術進一步提高了難降解有機污染物去除效果,蒸發結晶分步提鹽、浸沒燃燒蒸發處理技術以及多段熱解爐為解決反滲透濃水蒸發副產物的處理提供了技術解決途徑。
二、2020年發展展望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水污染治理行業為生態文明和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了可靠的技術、裝備、工程和服務保障。同時,科學治污、精準治污、長效保障的新格局將逐漸形成,水污染治理市場會進一步的發展,幾個重點領域技術發展趨勢展望如下:
(1)在常規污染物的控制方面,圍繞集中式生活污水的處理,各類污水處理專用機械、市政管網、污泥處理處置等設備,以及膜組件、藥劑等環保產品仍將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2)在高難有機污染及特征污染物控制方面,圍繞典型行業廢水治理,將促進細分領域工業廢水處理的核心設備、高端材料及藥劑的生產制造;
(3)在流域、區域性污染問題控制方面,水環境綜合治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特別在水環境質量監測和監管方面,5G、AI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將促進水環境監測儀器設備、集群監控預警維護系統及管理平臺向著“信息化”、“智慧化”的方向發展;
(4)在伴生污染問題方面,在污水治理過程中,污泥、蒸發后的廢鹽以及廢催化劑的資源利用與處置將有可觀的市場需求。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