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国内精品视频免费,免费看a级毛片,国产第一页亚洲,www.精品国产,伊人久久婷婷,亚洲va在线观看,看国产毛片,99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資訊 » 水業新聞 » 正文

廣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屬形態特征及其生態風險評價 郭鵬然1prguo@fenxi.com.cn, 雷永乾1, 蔡大川1, 張濤2, 吳銳1, 潘佳釧1 摘要:分析了廣州市4個不同來源的城市污水處理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0-03-12  瀏覽次數:141
核心提示:廣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屬形態特征及其生態風險評價 郭鵬然1prguo@fenxi.com.cn, 雷永乾1, 蔡大川1, 張濤2, 吳銳1, 潘佳釧1 摘要:分析了廣州市4個不同來源的城市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考察了污泥樣品中重金屬形態分布和生物可利用性,并分別利用風險評價指數(RAC)和固廢重金屬毒性浸出方法評價了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和浸出毒性風險.結果表明,污泥樣品中Cu、Cr、Pb和Zn含量較高,不同來源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差別較大.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絕大部分以非穩定態存在,酸性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中國給水排水2025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九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廣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屬形態特征及其生態風險評價
郭鵬然1, 雷永乾1, 蔡大川1, 張濤2, 吳銳1, 潘佳釧1    
摘要:分析了廣州市4個不同來源的城市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考察了污泥樣品中重金屬形態分布和生物可利用性,并分別利用風險評價指數(RAC)和固廢重金屬毒性浸出方法評價了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和浸出毒性風險.結果表明,污泥樣品中Cu、Cr、Pb和Zn含量較高,不同來源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差別較大.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絕大部分以非穩定態存在,酸性污泥中可遷移的酸溶態重金屬比例較高. 由單一萃取結果,1 mol·L-1 NaOAc溶液(pH 5.0)和0.02 mol·L-1 EDTA+0.5 mol·L-1 NH4OAc溶液(pH 4.6)分別對酸性和堿性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具有較好的萃取能力. 污泥酸性越強,其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比例越大. 污泥中重金屬的遷移能力使其處于高生態危害風險程度;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使酸性污泥大多處于極高危害風險程度,而使堿性污泥大多處于中等危害風險水平. 除城市污水處理污泥外,污泥樣品中重金屬具有高的浸出毒性風險,萃取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后,污泥仍具有高浸出毒性風險,但由于浸出毒性風險降低使部分污泥可進行填埋處置.
關鍵詞: 城市污水污泥     重金屬     形態特征     生態危害風險     浸出毒性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of Guangzhou
GUO Peng-ran1, LEI Yong-qian1, CAI Da-chuan1, ZHANG Tao2, WU Rui1, PAN Jia-chuan1    
Abstract: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sewage sludg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speciation distribution and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isk assessment code (RAC) and toxicity characteristic leaching procedure for solid waste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and leaching toxicity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sludge sampl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ontents of Cu, Cr, Pb and Zn were high and presented a great difference by different sources in sewage sludges. Most of heavy metals existed in non-residual fractions and percentages of the mobile fraction (acid soluble fraction) of heavy metals in acidic sludge were higher.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single extraction, 1 mol·L-1 NaOAc solution(pH 5.0)and 0.02 mol·L-1 EDTA+0.5 mol·L-1 NH4OAc solution(pH 4.6)were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bioavailable heavy metals in acidic and alkaline sludge, respectively. Percentages of bioavailable heavy metals were higher with the stronger of sludge acidity. The mobile ability of heavy metals resulted in the high ecological risk of sludge samples, an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heavy metals caused acidic sludges with a very high ecological risk but alkaline sludges with the middle ecological risk. Leaching toxicity risk was very high in sludge samples except domestic sewage sludge. After the removal of bioavailable heavy metals, leaching toxicity risk of sludge samples was still high in spite of its decrease; however, part type of sludges could be implemented landfill disposal.
Key wordssewage sludge     heavy metals     speciation characteristics     ecological harm risk     leaching toxicity    

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是多種菌膠團與其吸附的有機和無機物組成的集合體[1].隨著我國城市污水處理率的不斷提高,污泥的產量也隨之不斷增大. 到2010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處理量有343億m3,每年產出的脫水污泥接近2200萬t,其中有80%未得到處理.大量來自生活和工業生產的重金屬在污水處理過程中,50%~80%以上會通過吸附或沉淀而轉移濃縮到污泥中[2].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養分元素,污泥種植利用成為一種最具成本效益的處置方法[345].然而,污泥在種植利用過程中,可遷移重金屬會釋放進入生態環境,重金屬生物可利用部分會被植物吸收利用,對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風險.而且,由于污泥長期暴露在環境中,重金屬元素的不穩定形態(如可遷移的酸溶態、 還原態、 氧化態等)會逐漸釋放進入環境介質,致使重金屬在污泥作為種植泥質利用時會產生生態危害風險[6].污泥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 存在形態及其生態危害風險程度限制其大規模土地利用.

為了降低污泥利用時有害重金屬的影響,目前常采用有機酸和螯合劑EDTA等對污泥重金屬進行化學淋洗去除 [78].化學淋洗雖然能將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或可遷移態除去,但污泥在種植利用過程中仍會存在浸出毒性風險,危害生態環境.因此,本研究針對廣州市不同類型城市污水處理污泥,考察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 存在形態及其潛在生態危害風險; 分析了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去除前后重金屬浸出毒性風險的變化,以期為城市污水處理污泥的無害化處置和資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污泥樣品的采集與預處理

污泥樣品采自廣州4種不同類型的污水處理所產生的污泥,包括生活污水處理污泥(LDW)、 化工廢水處理污泥(NSW),電鍍廢水處理污泥(DDW)和造紙廢水處理污泥(ZZW),這些污泥目前處置方式除LDW做建筑材料外,其它污泥皆是填埋. 2012年兩次從污泥處置車間各采集脫水后濕污泥樣,混勻后用聚乙烯袋封口保存.形態和浸出毒性分析之前放在冰箱中4℃保存.取部分污泥樣品置于陰涼、 通風處晾干,用玻璃棒壓散,于烘箱中(100 ± 5)℃干燥4 h后,用四分法多次篩選后取30 g污泥樣品,用瑪瑙研缽磨至樣品全部通過150 μm (100目)尼龍篩,裝入密封袋備用.

1.2 污泥理化性質測定

分別采用烘干法、 電位法、 外加熱容量法、 乙酸銨法、 開氏法和鉬銻抗比色法測定采集的污泥和萃取過的污泥樣品的含水率、 pH值、 有機質(OM)、 陽離子交換量(CEC)、 總氮(TN)、 總磷(TP)和總鉀(TK)含量[9].

1.3 污泥中重金屬總量測定

分別稱取0.5000 g干污泥樣品置于50 mL的玻璃消解管中,加入10 mL的HNO3浸泡過夜,再加入0.5 mL高氯酸,在石墨消解儀上130℃加熱消解至溶液剩余2~3 mL時,將溶液倒入容量瓶中,用去離子水定容至刻度線.取部分消解液加入鹽酸羥胺,直到溶液反應平衡.將兩種消解液同時采用微波等離子體發射光譜(MP-AES,配MSIS系統,Agilent MP 4100)測定污泥中重金屬(As、 Hg、 Cd、 Cr、 Cu、 Pb、 Ni和Zn)含量.每個樣品平行消解3份,同時帶流程空白.實驗用酸皆為優級純,水為超純水.分析過程中用土壤成分分析標準物質GBW07401和GBW07406進行質量控制,其分析結果與標準值差異小于10%.

1.4 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

重金屬對生態環境的毒性依賴于其遷移行為和被吸收利用程度[10],而重金屬的遷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分別由重金屬的賦存形態和生物可利用性大小決定[1112]. 因此本研究從重金屬的遷移風險和生物可利用性風險兩方面評估污泥中重金屬的生態危害風險.

1.5 污泥中重金屬的賦存形態特征

污泥中重金屬形態采用歐共體標準化局提出的BCR法[11]分析.BCR程序將重金屬順序提取為4種形態,分別為酸溶態(F1,主要為可交換態和碳酸鹽結合態):采用0.11 mol ·L-1乙酸按樣液比1 (g) ∶40 (mL)室溫下振蕩萃取16 h; 還原態(F2,鐵錳氧化物結合態):采用0.1 mol ·L-1NH2 OH ·HCl(pH=2.0)溶液按樣/液=1/40室溫下振蕩萃取16 h; 氧化態(F3,有機質與硫化物結合態):先用8.8 mol ·L-1 H2 O2(pH=2.5)按樣液比1/20在85℃水浴2 h,之后用1 mol ·L-1 NH4Ac(pH=2.0)按樣液比1/50室溫下振蕩萃取16 h; 殘渣態 (F4):按總量分析消解法處理.稱取適量的濕污泥樣品于100 mL的PE離心管中,采用上述BCR法萃取操作連續提取污泥中重金屬各形態,離心后上清液用0.45 μm濾膜過濾.每步殘渣用DDW離心清洗后進行下一步萃取.MP-AES測定上清液中Cu、 Cr、 Pb 和Zn.各形態含量以濕沉積物含水率校正. 每個樣品平行萃取3次.

污泥中可遷移重金屬部分包括溶液中水合重金屬離子、 在固相上專性吸附重金屬離子及與碳酸鹽礦物共沉淀金屬離子,即為重金屬酸溶態,這部分重金屬可被0.11 mol ·L-1的HOAc完全萃取出來[13].因此污泥中重金屬酸溶態大小決定其中重金屬的遷移風險程度.

1.6 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萃取

土壤中金屬元素生物可利用態的提取劑大致有三類:以無機鹽為主的提取劑,使用濃度較大,在性質上代表了金屬元素的陽離子可代換部分; 弱酸類,在性質上模擬了植物根系有機酸分泌所造成的微酸性環境; 有機絡合物,使用濃度較低,在性質上模擬了植物根系有機酸分泌物對金屬元素吸附的部分[1214].稱取采集的污泥濕樣各6 g于50 mL的離心管中,按萃取液與污泥干重比12 L ∶1 kg加入不同類型的萃取劑溶液(表1),萃取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15].樣品溶液充分搖勻后將離心管放置于回旋式振蕩器,轉速為230 r ·min-1,振蕩5 h,離心分離后,用0.45 μm濾膜過濾萃取液到PE小瓶,采用原子吸收光譜法(AAS,福立AA1700)測定萃取液中重金屬的濃度,以干重計算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含量.每個樣品平行萃取3次.

表1 萃取溶液的性質Table 1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tion solutions
1.7 污泥中重金屬浸出毒性分析

本研究模擬處置環境特點(南方地區多酸雨),考察污泥中重金屬浸出毒性狀況.分別稱取污泥濕樣和生物可利用態萃取后污泥樣品各10 g,按《固體廢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以硝酸/硫酸混合溶液為浸提劑,模擬廢物在填埋處置、 堆存或土地利用時,其中的有害組分在酸性降水的影響下,從廢物中浸出而進入環境的過程.采用MP-AES測定浸提消解液中重金屬濃度,評估浸出環境風險.

2 結果與分析
2.1 污泥樣品的理化性質特點

污泥樣品的理化性質及含量見表2.除造紙廢水處理污泥外,其它脫水污泥含水率較高,達到75%以上.生活污水處理污泥(LDW)和化工廢水處理污泥(NSW)呈酸性,電鍍廢水處理污泥(DDW)和造紙廢水處理污泥(ZZW)呈堿性.不同類型污泥中成分含量差別較大,其中LDW中TN、 TK和OM含量較高,堿性污泥中TN和OM含量較低. NSW由于酸性較大造成陽離子流失較多,其它污泥中陽離子交換量皆高于10 cmol ·kg-1.

表2 污泥的理化性質及養分含量Table 2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ewage sludge
2.2 污泥中重金屬含量

污泥樣品中As、 Hg、 Ni和Cd含量較低而未檢出,污泥農用標準中其它控制的重金屬含量結果見表3.化工廢水處理污泥(NSW)中Cr和電鍍廢水處理污泥(DDW)中Cu含量都高于污泥農用標準中重金屬限定值(表4); 生活污水處理污泥(LDW)中 重金屬含量滿足園林綠化和農用泥質標準的限量要求,但Zn和Cu含量高于綠化種植土壤標準限值,因此污泥樣品種植利用時可能存在生態危害風險. LDW中Cu和Cr含量相比之前污泥樣品[16]較高,且高于廣州河涌污泥中含量[16]. ZZW中重金屬含量較低,但Cu和Pb含量高于之前造紙廠廢水污泥和廣州河涌污泥中含量[16].

表3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總量及相關污泥中重金屬含量 1) /mg ·kg-1Table 3 Total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samples and other related sludge/mg ·kg-1

表4 污泥標準中重金屬控制限值 /mg ·kg-1Table 4 Limit value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wage sludge standards/mg ·kg-1
2.3 污泥中重金屬形態分布

不同類型污泥中重金屬形態分布見表5.不同類型污泥中重金屬賦存形態分布差別較大.酸性污泥LDW和NSW中,Zn主要以酸溶態存在,占總量64%~73%,LDW中酸溶態Zn含量高達330 mg ·kg-1; 堿性污泥DDW和ZZW中,Zn主要以酸溶態和氧化態存在,占總量26%~43%.污泥中Cu主要以酸溶態和氧化態存在,其中酸性污泥中比例較高,但受Cu污染的堿性污泥DDW中酸溶態Cu高達785 mg ·kg-1.污泥中雖然酸溶態Pb比例較高但總量較低,ZZW中酸溶態Pb含量較高為35 mg ·kg-1.污泥中Cr主要以酸溶態和氧化態存在, 酸溶態占總量的30%以上,特別是受Cr污染的NSW中酸溶態Cr占總量80%,含量高達3458 mg ·kg-1.

表5 污泥中重金屬形態分布 /mg ·kg-1Table 5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speciation in sludge/mg ·kg-1
2.4 污泥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態萃取

不同類型萃取劑對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萃取結果見圖 1. 比較Extr-A、 Extr-B、 Extr-D和Extr-F萃取量發現,含酸性乙酸鹽萃取劑(Extra-A、 B和F)對酸性污泥LDW和NSW中重金屬具有較強的萃取能力.其中,1 mol ·L-1 NaOAc溶液(pH 5.0)對酸性污泥中重金屬萃取量較高.由Extr-A、 Extr-D和Extr-F對污泥中重金屬皆有較大萃取量,表明酸性乙酸鹽和EDTA對堿性污泥DDW和NSW中重金屬都具有較強的萃取能力.其中聯合萃取劑0.02 mol ·L-1 EDTA+0.5 mol ·L-1 NH4OAc溶液(Extra-B)對堿性污泥中重金屬萃取量較高.

圖 1不同類型萃取劑對污泥中重金屬萃取量Fig.1Extr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sewage sludge by different extractants

據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最大萃取量,LDW中Cu、 Cr和Zn生物可利用態分別為重金屬總量的28.1%、 4.8%和70.9%; NSW中Cu、 Cr和Zn生物可利用態分別為總量的65.5%、 86.0%和66.4%; DDW中Cu、 Cr、 Pb和Zn生物可利用態分別占總量的27.7%、 24.9%、 24.9%和29.8%; ZZW中Cu、 Pb和Zn分別占總量的33.1%、 46.0%和19.2%.總體而言,污泥酸性越強,其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越高,這與重金屬形態可遷移性一致.

2.5 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

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由其遷移能力和生物可利用性決定.土壤和沉積物中重金屬潛在生態危害風險評價常用Hakanson指數法[18],然而由于污泥樣品由不同來源污水和廢水處理產生,因此難于選擇確定合適的背景值用于評價.在沉積物中重金屬與水相平衡過程中,酸溶態重金屬(即可遷移態)是其最易于遷移的存在形態,較易對生態環境產生危害. 因此基于重金屬酸溶態與總量比值的風險評價 指數(risk assessment code,RAC)被用于評價沉積物中重金屬基于遷移的生態危害風險[1019]. RAC=([M]酸溶態/[M]總量)×100%,RAC<1、 1~10、 11~30、 31~50和>50所對應的風險級別分別為Ⅰ(無)、 Ⅱ(低)、 Ⅲ(中)、 Ⅳ(高)和Ⅴ(極高)風險[10].由于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與可遷移態的從底泥固相釋放方式相似,且所提取重金屬大部分相同,因而采用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產生的生態危害風險也用RAC法計算. 因為生態危害與重金屬存在形態相關而與背景值無關,RAC相比Hakanson指數法較適于污水處理產生污泥中重金屬的遷移風險和生態危害風險評價.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潛在生態危害風險評價結果見圖 2.除ZZW中Zn處于中等遷移風險外,污泥樣品中其它重金屬皆處于高遷移風險水平,特別是LDW中Zn和NSW中重金屬,遷移風險處于極高程度. 根據生物可利用性評價,由于LDW中Zn和NSW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高造成污泥處于極高水平生態危害風險,與遷移風險評價結果一致; ZZW中Cu和Pb處于高生態危害風險污泥水平; DDW中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危害風險處于中等程度,相比遷移風險程度稍低.總之,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無論遷移性或生物可利用性,所造成生態危害風險都應予以重視.

圖 2不同類型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程度Fig.2Degree of ecological harm risk of heavy metals

 

in different sludge samples
2.6 污泥中重金屬的毒性浸出風險不同類型污泥樣品中重金屬浸出量見表6.從 中可知,除LDW外,其它污泥樣品在生物可利用態萃取前處置時,NSW中Cr、 DDW中Cu和ZZW中Pb的浸出濃度高于毒性浸出標準限值,因而具有浸出毒性危害風險,無論種植利用或填埋時皆會造成環境污染.

 

表6 原污泥和萃取后污泥中重金屬浸出濃度/mg ·kg-1Table 6Leaching concentrations of heavy metals in bulk and extracted sludge samples/mg ·kg-1
3 討論

不同類型的城市污泥樣品中重金屬可遷移態(酸溶態)皆以較高比例存在,酸性污泥中重金屬可遷移態比例相比堿性污泥較高. 酸性污泥中酸溶態為重金屬主要存在形態,特別是化工廢水污泥(NSW); 污泥樣品中絕大部分重金屬以非穩定態(酸溶態、 還原態和氧化態之和)存在,這表明城市污泥中重金屬具有較強的遷移能力,且環境條件變化時污泥中大量重金屬會釋放出來遷移到生態環境,污泥樣品具有較高潛在生態危害風險. 

對于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的萃取,1 mol ·L-1 NaOAc溶液(pH 5.0)的弱酸性模擬了植物根系有機酸分泌所造成的微酸性環境,H+酸溶作用可將污泥中與碳酸鹽礦物共沉淀金屬離子溶解釋放到溶液中; 而高濃度Na+通過離子交換作用可將固相上以離子交換作用吸附的重金屬置換到溶液中; CH3COO-較強的負電性通過與酸性污泥中重金屬陽離子結合,模擬了植物根系分泌物對金屬元素吸附,因而酸性乙酸鹽對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具有較好的萃取能力.由于NH4OAc類似NaOAc萃取能力,且EDTA對堿性污泥具有酸溶解和絡合穩定作用,因而0.02 mol ·L-1 EDTA+0.5 mol ·L-1 NH4OAc溶液(pH 4.6)對堿性污泥具有較好提取能力. EDTA對有機質結合態重金屬具有一定萃取能力[13],但由堿性污泥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風險與遷移性風險結果相當甚至會較低(圖 2),表明EDTA對有機質結合態影響可以忽略.

酸性污泥LDW和NSW中重金屬可遷移態和生物可利用態比例較高,從而致使它們處于高風險水平.由于H+酸化溶解作用使酸性較強NSW污泥中重金屬主要以可遷移態存在,且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很高. LDW中較高含量CEC對萃取緩沖作用和較高含量OM對Cu和Cr較強吸附作用,致使其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稍低.雖然強堿性條件對有機質具有分解作用,但堿性污泥DDW和ZZW中重金屬氧化態比例較高,表明堿性城市污泥中有機質對污泥中重金屬離子的吸附能力仍較強,使重金屬可遷移態轉化為氧化態,從而使堿性污泥中重金屬遷移風險相比酸性污泥較低,但仍具有中等以上風險水平.總體而言,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NSW>LDW>ZZW>DDW,與污泥中重金屬總量順序(NSW>DDW>LDW>ZZW)并不一致,表明污泥中重金屬生態危害風險并不由重金屬總量決定,更大程度上有賴于重金屬可遷移態和生物可利用態含量. 

萃取生物可利用態后,酸性污泥pH值升高而堿性污泥pH值降低(表7),污泥中CEC由于萃取時離子交換損失而明顯降低; 污泥中TK和酸性污泥中TP由于淋濾作用而降低; 污泥中OM和堿性污泥中TN無明顯變化,表明萃取劑在污泥中持留量很少,萃取劑從污泥中所釋放的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也幾乎全部進入萃取溶液而除去.

表7 污泥樣品萃取凈化后重金屬總量及養分含量Table 7 Concentration of heavy metals and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the extracted sludge samples

電鍍廢水處理污泥(DDW)中生物可利用態Cu萃取去除后,污泥中Cu仍高于農用泥質或綠化泥質標準限量,由于污泥中Cu浸出濃度低于標準限值(表6),DDW中生物可利用態Cu萃取后可進行無害化填埋.值得注意的是,NSW中生物可利用態Cr萃取后其含量雖然達到種植利用泥質標準,但由于Cr浸出濃度較高而存在生態危害風險.

4 結論

(1)不同來源城市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差別較大,工業廢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總量相比生活污水處理污泥一般較高.來源于電鍍廢水和化工廢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超過園林綠化和農用泥質標準的限值,來源于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和造紙廢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含量較低,但超過當地農田土壤中重金屬均值.

(2)不同來源城市污水處理污泥中重金屬形態分布差別較大.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絕大部分以非穩定態存在,其中酸性污泥中可遷移態重金屬比例較高,特別是化工廢水污泥中重金屬絕大部分以可遷移態存在; 堿性污泥中可遷移態和氧化態為重金屬主要存在形態,電鍍廢水污泥中還原態重金屬也較多.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可遷移能力較強.

(3)1 mol ·L-1 NaOAc溶液(pH 5.0)對酸性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具有較好的萃取能力,0.02 mol ·L-1 EDTA+0.5 mol ·L-1 NH4OAc溶液(pH 4.6)對堿性污泥中生物可利用態重金屬具有較好的提取能力.污泥酸性越強,其中生物可利用性越高,造成污泥潛在生態危害風險也越大.酸性較強的NSW中重金屬以生物可利用態較高,污泥處于很高危害風險水平,堿性較強的DDW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態稍低,污泥處于中等危害風險水平. 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生物可利用性較高.

(4)除城市污水處理污泥外,其它污泥樣品中重金屬皆具有高的浸出毒性危害風險.除去生物可利用態后,化工廢水污泥和電鍍廢水污泥仍具有高浸出毒性風險,由于其毒性浸出風險降低,部分污泥可進行填埋處置.

參考文獻
 
[1] Smith S 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bioavailability and impacts of heavy metal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 composts compared to sewage sludge[J]. 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 2009, 35 (1): 142-156.
[2] 周立祥, 沈其榮, 陳同斌, 等. 重金屬及養分元素在城市污泥主要組分中的分配及其化學形態[J]. 環境科學學報, 2000, 20 (3): 269-274.
[3] 張燦, 陳虹, 余憶玄, 等. 我國沿海地區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重金屬污染狀況及其處置分析[J]. 環境科學, 2013, 34 (4): 1345-1350.
[4] 姚金鈴, 王海燕, 于云江, 等. 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重金屬污染狀況及特征[J]. 環境科學研究, 2010, 23 (6): 696-702.
[5] Cai Q Y, Mo C H, Wu Q T, et al. Concentration and speci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six different sewage sludge-composts[J].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7 (3): 1063-1072.
[6] Garcia-Delgado M, Rodriguez-Cruz M S, Lorenzo L F, et al. Seasonal and time variability of heavy metal content and of its chemical forms in sewage sludge from different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7, 382 (1): 82-97.
[7] Veeken A H M, Hamelers H V M. Removal of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by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acids[J].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40 (1): 129-136.
[8] 陳玉成, 郭穎, 魏沙平. 螯合劑與表面活性劑復合去除城市污泥中Cd和Cr[J]. 中國環境科學, 2004, 24 (1): 100-104.
[9] 魯如坤. 土壤農業化學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000. 12-24, 107-168, 289.
[10] Perin G, Craboledda L, Lucchese M, et al. Heavy metal speciation in the sediments of northern Adriatic Sea. A new approach for environmental toxicity determination[A]. In: Lakkas T D (Ed.). Heavy Metals in the Environment, vol. 2[M]. Edinburgh: CEP Consultants, 1985.
[11] Quevauviller P. Operationally defined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soil and sediment analysis I. Standardization[J].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1998, 17 (5): 289-298.
[12] 錢進, 王子健, 單孝全. 土壤中微量金屬元素的植物可給性研究進展[J]. 環境科學, 1995, 16 (6): 73-75, 78.
[13] Rao C R M, Sahuquillo A, Lopez Sanchez J F. A review of the different methods applied in environmental geochemistry for single and sequential extraction of trace elements in soils and related materials[J]. Water, Air, Soil Pollution, 2008, 189 (1-4): 291-333.
[14] Rauret G. Extraction procedur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contaminated soil and sediment[J]. Talanta, 1998, 46 (3): 449-455.
[15] Pueyo M, López-Sánchez J F, Rauret G. Assessment of CaCl2, NaNO3 and NH4NO3 extraction procedure for the study of Cd, Cu, Pb and Zn extractability in contaminated soils[J].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4, 504 (2): 217-226.
[16] 劉敬勇, 孫水裕, 許燕濱, 等. 廣州城市污泥中重金屬的存在特征及其農用生態風險評價[J]. 環境科學學報, 2009, 29 (12): 2545-2556.
[17] Wong S C, Li X D, Qi S H, et al. Heavy metal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South China[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2, 119 (1): 33-44.
[18] Hakanson L. An ecological risk index for aquatic pollution control-A sediment ecological approach[J]. Water Research, 1980, 14 (8): 975-1001.
[19] Singh K P, Mohan D, Singh V K, et al. Studies on distribution and fractionation of heavy metals in Gomti river sediment—a tributary of the Ganges, India[J]. Journal of Hydrology, 2005, 312 (1-4): 14-27."
  來源 : http://www.hjkx.ac.cn/hjkx/ch/html/20140240.htm

 
微信掃一掃關注中國水業網/>
</div>
<div   id=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直播報告題目:城市更新政策背景下的供排水設施建設改造技術方向 1、城市更新由來 2、城市更新政策導向 3、供排水設施建設改造技術方向 3.1供水條例與排水條例要求 3.2供排水管網建設改造技術路徑 3 直播:《新國標下飲用水典型嗅味物質管控:在線識別、逐級強化、精準控制,保障供水安全與品質》 臭和味,是飲用水水質中的敏感指標,常引發用戶投訴。自新標準《GB5749-2022》實施以來,要求飲用水臭和
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2024年排水年會 直播時間:2024年11月30日(周六) 08:30—18:00 2024-11-30 08:30:00 開始 復旦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研究生課程環境工程技術前沿系列講座:環衛設施異味控制研究與實踐 直播時間:2024年11月27日(周三)13:30—15:00 2024-11-27 13:30:00 開始
報告題目:未來城鄉生態環境低碳可持續發展對策與綠色技術研究進展   報告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  馬軍  教授 因泥制宜選擇污泥干化技術 直播時間:2024年11月26日(周二)14:00 2024-11-26 14:00:00 開始
11月14日上午丨2024粵港澳大灣區環境水務博覽會 直播時間:2024年11月14日(周四)10:00-13:00 2024-11-14 10:00:00 開始 中國水協團體標準《城市供水企業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技術規程》宣貫會通知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直播:中國水協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城鎮水環境專業委員會2024年年會 直播時間:2024年11月1日(周五) 08:30—18:00 2024-11-01 08:30:00 開始 全球水務前沿科技創新技術研討會 直播時間:2024年10月31日(周四) 10:00—12:00 2024-10-31 10:00:00 開始
直播: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系列活動“城市水安全與綠色可持續循環發展”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10月27日(周日) 09:00—17:00 2024-10-27 09:00:00 開始 城市有機固廢(餐廚廚余、污泥和滲濾液)技術現況及發展趨勢 直播時間:2024年10月23日(周三)13:30 2024-10-23 13:30:00 開始
直播|沙特全球水務創新獎路演發布會 直播時間:2024年9月27日(周五)10:45—12:15 2024-09-27 10:45:00 開始 蘇伊士工業園區綠色低碳環境治理方案 直播時間:2024年9月30日(周一)9:30—11:30 2024-09-30 09:30:00 開始
主 講 人:江峰 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報告:硫基生物技術助力廢水低碳處理  時間:2024年9月14日(周六),10:00-11:00          主講人:江峰  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水質安全與高品質供水研討會 直播時間:2024年8月30日(周五)13:30—17:30 2024-08-30 13:30:00 開始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6)| 紫外線水處理技術探索與實踐 直播時間:2024年8月31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8-31 10:00:00 開始 肖威中博士--美國污水處理概述 直播時間:2024年9月2日(周一)20:30—22:00 2024-09-02 20:30:00 開始
北京市科協青年科技人才跨界交流活動--活動主題:AI時代的污水資源化應用創新  涉及領域:污水資源化、人工智能、物聯網  召集人:曹效鑫 博士  活動時間:8月21日下午  活動地點:北京未來設計園區 報告人:程忠紅,蘇伊士亞洲 高級技術推廣經理 直播題目:污泥干化技術的選擇  內容: 	不同干化設備的特點及適用性 	污泥干化系統的選擇依據 	干化在污
中國水協團體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碳減排評估標準》宣貫會通知  報告人:王秀蘅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博士生導師直播時間:2024年7月17(周三)14:00-16:00 2024-07-17 14:0 蘇伊士 程忠紅 :反硝化濾池在污水脫氮中的差異化應用 直播時間:2024年7月2日(周二)14:00—16:00 2024-07-02 14:00:00 開始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5)|低碳型裝配式污水廠探索與實踐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9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4-06-29 10:00:00 開始 吳迪   博士: 百年持續迭代,新型生物膜工藝在提質增效、督察常態化背景下的典型應用 直播時間:2024年6月20日(周四)14:00—16:00 2024-06-20 14:00:00 開始
Paul Westerhoff院士、王鵬教授等人領銜空氣取水學術與科技高端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6月8日(周六)08:50 2024-06-08 08:50:00 開始 報告題目:《湖南省排水系統溢流控制技術導則》解讀及相關技術探討  報告人簡介:  尹華升,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湖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湖南省非開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湖南排水協會副秘書長;
Water & Ecology Forum: 水與生態新起點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4日(周三)14:30 2024-05-24 14:30:00 開始 中國水環境治理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8日(星期二)14:00—16:00 2024-05-28 14:00:00 開始
5月22日下午丨《城鎮排水管網系統診斷技術規程》宣貫會 直播時間:2024年5月22日(周三)14:00-16:00 2024-05-22 14:00:00 開始 雙碳背景下污泥處置資源化路徑探索--杜炯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第四設計院總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注冊咨詢工程師(投資),上海土木工程學會會員、復旦大學資源
JWPE 網絡報告/用于快速現場廢水監測的折紙微流體裝置 直播時間:2024年5月13日(星期一)19:00 2024-05-13 19:00:00 -楊竹根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教授、高級傳感器實驗 紫外光原位固化法管道修復全產業鏈質量控制倡議 直播時間:2024年5月7日(星期二)9:00-16:30 2024-05-07 09:00:00 開始
華北院 馬洪濤 副總工: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應與不應——海綿城市建設正反案例1 直播時間:2024年4月30日(周二)9:30 2024-04-30 09:30:00 開始 高效納濾膜:中空纖維納濾膜的特點與應用 直播時間:2024年4月27日(周六)10:00-11:00 2024-04-27 10:00:00 開始-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4)
聚力水務科技創新、中德研討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特邀德國亞琛工業大學Max Dohman 直播時間:2024年4月14日(周日)15:00 2024-04-14 15:00:00 開始 康碧熱水解高級厭氧消化的全球經驗和展望 | 北京排水集團高安屯再生水廠低碳運營實踐與探索 直播時間:2024年4月10日(周三)14:00—16:00 2024-04-10 14:00:00 開始
世界水日,與未來新水務在深圳約一個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3月22日(周五)08:30—17:30 2024-03-22 08:3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直播時間:2024年3月14日(周四)14:00 2024-03-14 14:00:00 開始    題目:占地受限情況下的污水廠水質提升解決方案 主講人: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高級
華北設計院:高密度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效果鞏固提升要點分析 直播時間:2024年3月4日(周一)9:30 2024-03-04 09:30:00 開始 2月23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3日(星期五)9:00—17:00 2024-02-23 09:00:00 開始
2月22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2日(星期四)9:00—18:00 2024-02-22 09:00:00 開始 2月21日|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直播時間:2024年2月21日(星期三)9:00—18:00 2024-02-21 09:00:00 開始
大灣區青年設計師論壇直播預告(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論壇)  “醒年盹、學好習、開新篇”2024年“云學堂科技學習周”暨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設計師技術交流與分享論壇 山東日照:“鄉村之腎”監管裝上“智慧芯”    日照市生態環境局農村辦負責人時培石介紹,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被稱為“鄉村之腎”,對于農村水環境的改善發揮著重要作用
人工濕地國際大咖/西安理工大學趙亞乾教授:基于人工濕地技術的污水凈化之路 直播時間:2024年1月30日(星期二)19:00 2024-01-30 19:00:00 開始 馬洪濤院長: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與污水收集處理提質增效統籌推進的一些思考 直播時間:2024年1月25日 10:00 2024-01-25 10:00:00 開始
2024年水務春晚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8日(周四)18:00—22:00 2024-01-18 18:00:00 開始 《以物聯網技術打造新型排水基礎設施》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1日(星期四)15:00 2024-01-11 15:00:00 開始--劉樹模,湖南清源華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
WPE網絡報告:作者-審稿-編輯視野下的高水平論文 直播時間:2024年1月10日(星期三)19:00 2024-01-10 19:00:00 開始 核心期刊:中國給水排水》繼續入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中國給水排水核心科技期刊
直播丨《城鎮供水管網漏損控制及評定標準》宣貫會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27日 09:30—11:00 2023-12-27 12:00:00 開始 【直播】【第五屆水利學科發展前沿學術研討會】王浩院士:從流域視角看城市洪澇治理與海綿城市建設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3)|水回用安全保障的高效監測技術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城鎮水環境專業委員會2023年年會暨換屆大會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16日(周六)08:30—18:00 2023-12-16 08:30:00 開始
第二屆歐洲華人生態與環境青年學者論壇-水環境專題 直播時間:2023年12月9日(周六)16:00—24:00 2023-12-09 16:00:00 開始 JWPE網絡報告:綜述論文寫作的一點體會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30日(星期四)19:00 2023-11-30 19:00:00 開始
WaterInsight第9期丨強志民研究員:紫外線水消毒技術 再生水 水域生態學高端論壇(2023)熱帶亞熱帶水生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會議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9日(周三) 09:00—17:40 2023-11-29 09:0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智慧水務與科技創新高峰論壇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5日(周六) 13:30 2023-11-25 13:30:00 開始 中國水協團體標準《城鎮污水資源與能源回收利用技術規程》宣貫會通知 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
2023年11月14日9:00線上舉行直播/JWPE網絡報告:提高飲用水安全性:應對新的影響并識別重要的毒性因素 直播主題:“對癥下藥”解決工業園區污水處理難題   報告人:陳智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直播時間:2023年11月2日(周四)14:00—16:00 2023-11-02 14:00:00 開始
10月29日·上海|市政環境治理與水環境可持續發展論壇 BEST第十五期|徐祖信 院士 :長江水環境治理關鍵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26日(周四)20:00—22:00 2023-10-26 20:00:00 開始
《水工藝工程雜志》系列網絡報告|學術論文寫作之我見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19日(周四)19:00 2023-10-19 19:00:00 開始 污水處理廠污泥減量技術研討會 直播時間:2023年10月20日13:30-17:30 2023-10-20 13:30:00 開始
技術沙龍 |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2) 直播時間:10月14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10-14 10:00:00 開始 直播題目:蘇伊士污泥焚燒及零碳足跡概念污泥廠 主講人: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內容包括: 1.	SUEZ污泥業務產品介紹 2.	全球不同焚燒項目介紹 3.	上海浦東污泥焚燒項目及運營情況
中國給水排水第十四屆中國污泥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上海浦東新區污水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 《水工藝工程雜志》系列網絡報告 直播時間:2023年9月26日 16:00  王曉昌  愛思唯爾期刊《水工藝工程雜志》(Journal of Water Process Engineering)共同主
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污水處理提質增效)高級研討會(第八屆)邀請函暨征稿啟事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2024年排水管網大會  (水環境綜合治理)  同期召開中國給水排水 2024年 海綿城市標準化產業化建設的關鍵內容 結合項目案例,詳細介紹海綿城市建設的目標、技術體系及標準體系,探討關鍵技術標準化產業化建設的路徑,提出我國海綿城市建設的發展方向。
報告題目:《城鎮智慧水務技術指南》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 主講人簡介:  簡德武,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總院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信息技術委員會副主 第一輪通知 | 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主辦單位:國際水協,中國科學院  聯合主辦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 等
技術沙龍 | 先進水技術博覽(Part 11) 直播時間:8月19日(周六)上午10:00-12:00 2023-08-19 10:00:00  廣東匯祥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湛蛟  技術總監  天津萬 中國水業院士論壇-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微信公眾號cnww1985):自然—社會水循環與水安全學術研討會
WaterInsight第7期丨掀浪:高鐵酸鉀氧化技術的機理新認知及應用 直播時間:2023年8月5日(周六)上午10:00-11:00 2023-08-05 10:00:00 開始 直播:“一泓清水入黃河”之山西省再生水產業化發展專題講座 直播時間:2023年7月23日(周日 )08:00-12:00 2023-07-23 08:00:00 開始
珊氮自養反硝化深度脫氮技術推介會 直播時間:2023年7月21日(周五) 歐仁環境顛覆性技術:污水廠擴容“加速跑”(原有設施不動,污水處理規模擴容1倍!出水水質達地表水準IV類標準!),推動污水治理提質增效。  誠征全國各地污水廠提標擴容工程需求方(水務集團、BOT公司、設
直播預告|JWPE網絡報告:自然系統中難降解污染物去除的物化與生化作用及水回用安全保障 中國給水排水 直播題目: 高排放標準下污水中難降解COD的去除技術     報告人: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程忠紅
WaterTalk|王凱軍:未來新水務 一起向未來  For and Beyond Water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水處理與回用專業委員會以網絡會議形式舉辦“水與發展縱論”(WaterTalk)系列學術報 5月18日下午 14:00—16:00 直播  題目: 高密度沉淀池技術的迭代更新 主講人: 程忠紅 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大綱:  高密池技術原理 不同型號高密池的差異和應用區別 高密池與其他
BEST|綠色低碳科技前沿與創新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高翔教授  直播時間:2023年4月30日 14:00—16:00 2023-04-30 14:00:00 開始 日照:“碳”尋鄉村振興“綠色密碼”  鳳凰網山東    鄉村生態宜居,鄉村振興的底色才會更亮。我市堅持鄉村建設與后續管護并重,市、區、鎮聯
BEST論壇講座報告第十三期(cnwww1985):全球碳預算和未來全球碳循環的不穩定性風險 The global carbon budget and risks of futur 國際水協IWA 3月17日直播:3月17日 國際水協IWA創新項目獎PIA獲獎項目介紹分享會 直播時間:2023年3月17日 9:00—11:30 2023-03-17 09:00:00 開始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云中漫步-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及云計算的威立雅智慧水務系統Hubgrade 直播時間:2023年3月15日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平臺會議通知 | 2023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清華大學王凱軍教授團隊等)
中國污水千人大會參觀項目之一: 云南合續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口市西崩潭水質凈化中心 中國給水排水 Water Insight直播:劉銳平  清華大學 環境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高濃度硝酸鹽廢水反硝化脫氮過程強化原理與應用 會議時間:2023.1.7(周六)10:00—11:00
智慧水務的工程全生命周期實踐分享 直播時間:2023年1月6日 15:00-16:00 對話嘉賓:竇秋萍  華霖富水利環境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  總經理 主持人:李德橋   歐特克軟件(中國)有限 蘇伊士 直播時間:12月30日14:00-16:00直播題目:污泥處理處置的“因地制宜和因泥制宜” 主講人:程忠紅,蘇伊士亞洲  技術推廣經理 特邀嘉賓:劉波 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總院二院總工 教
蘇伊士 直播時間:12月27日14:00-16:00;復雜原水水質下的飲用水解決方案    陳智,蘇伊士亞洲,技術推廣經理,畢業于香港科技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系,熟悉市政及工業的給水及污水處理,對蘇伊士 曲久輝  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
基于模擬仿真的污水處理廠數字化與智慧化:現狀與未來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28日(周三)9:30—12:00 2022城鎮溢流污染控制高峰論壇|聚焦雨季溢流污染控制的技術應用與推廣 中國給水排水
王愛杰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國家杰青,長江學者,國家 領軍人才:廣州大學學術講座|低碳水質凈化技術及實踐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8日 9:30 國際水協會哥本哈根世界水大會成果分享系列網絡會議 直播時間:2022年12月15日 20:00—22:00
推薦行業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源县| 武邑县| 碌曲县| 娄底市| 江华| 南陵县| 衡阳市| 广德县| 齐齐哈尔市| 上犹县| 神农架林区| 临高县| 将乐县| 旌德县| 电白县| 芒康县| 鄂州市| 临洮县| 九龙坡区| 安图县| 慈利县| 怀来县| 德州市| 林口县| 宜川县| 宁城县| 平遥县| 鄄城县| 确山县| 杭州市| 新丰县| 黄平县| 姚安县| 济南市| 无为县| 互助| 东宁县| 柘荣县| 石阡县| 乌鲁木齐市| 绿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