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9個污泥儲存坑,如今凈土回填、綠樹覆蓋。6月15日,記者在沈陽市渾南區祝家鎮裴家堡村看到,祝家污泥堆存場舊貌換新顏。就在前一天,祝家污泥處置整改項目通過了專家評審,這個困擾沈陽市12年的生態環境“大難題”終于徹底解決。
變化,源于我省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整改任務的責任與擔當。
祝家污泥處置項目是中央環保督察組以及省委、省政府重點督辦的整改項目。由于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滯后,2007年至2013年,沈陽市將城市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大量污泥堆存在祝家地區9個坑塘內,占地約31.2公頃,環境風險突出,群眾反映強烈。
為確保高質量完成祝家污泥整改任務,我省堅持高位推動,強化協同配合。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調度推進。沈陽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政治任務和“一把手”工程全力推進,派駐工作專班,常住現場和處置單位,實行日調度、日報告、周匯總、月督辦。阜新、錦州、鐵嶺等8個城市積極配合,27家企業單位參與協同處置。國電環保集團、中鐵大橋局、江蘇大地公司科學制定處置方案,掛圖作戰、倒排工期。
“我們主要強化了全過程閉環管理,形成了現場清挖效果管控閉環、污泥轉運管控閉環和處置監管閉環,以確保治理效果。”祝家污泥處置工作專班現場負責人魏鋒介紹。如在轉運環節,污泥出場前要實行三方聯合計量稱重,電子封簽密封,運輸全過程GPS定位,污泥運輸按批次專人押運。同時,建立生態環境部門、監理單位、監測單位三方聯動監督機制,嚴防轉運和處置過程產生二次污染;建立全流程工作檔案,將工作臺賬、環評報告、污泥進場記錄、檢測報告、影像資料等全部納入其中,確保依法依規處置。
經過不懈努力,祝家現場堆存污泥清運比規定時限提前3個月完成,外運污泥無害化處置提前2個月完成,現場回填覆綠提前一個半月完成。
截至今年6月1日,所有外運污泥全部完成無害化處置,祝家污泥污染問題提前一個月完成整改。項目累計清運處置污泥90.84萬噸,累計回填土方量131.7萬立方米,累計種樹1.7萬棵。
為有效改善當地群眾居住生活環境,沈陽市還投入1.55億元,在祝家周邊裴家堡、小常王寨、常王寨三個村開展“宜居鄉村”建設,新建日處理能力200噸的污水處理站,鋪設村村通公路,改造民房,新建戶內水洗廁所,大大提升了群眾生活舒適度和幸福感。
在全力解決祝家污泥處置問題的同時,沈陽市還著眼健全長效措施,制定實施方案,全力補齊危廢、醫廢、污泥處置能力短板。在原有處置能力的基礎上,規劃建設了中城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產業園、康平磚廠等污泥處置項目,使市政污泥處置總能力達每日1900噸,最大處置量可達每日2300噸,確保滿足污泥無害化處置需求。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專項督察組對祝家污泥處置工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祝家污泥處置項目是從“大亂”到“大治”的典型項目,是為民辦實事的示范工程,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成果。
【來源:東北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