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坂污水處理廠。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新聞網10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記者24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福州市以城區水系治理為契機,全面開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確保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目前,城區污水干管系統已初步形成,四城區排水管網密度超過13公里/平方公里。
在五四北片區,被琴亭湖、晉安河包圍的地塊內,一座工廠每日忙碌。和尋常的廠區不同,它的生產原料,是新店片區24萬居民的生活污水。被這座浮村污水處理廠“吃”進去的污水,每天都會變成5萬噸的尾水,被送入晉安河,為水清河暢助力。
24日上午,浮村污水處理廠內一片熱鬧,琴亭湖畔的大片區域內,塔吊林立,腳手架“叢林”中,幾個大大的“水泥盒子”正漸漸露出真容。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浮村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下月底,項目的主體結構施工有望全面完成,今年底力爭轉入試運行。建成后,廠區日處理污水能力將翻倍。
污水廠提標擴容,是福州推進污水處理提質增效的重要內容,2018年6月底,四城區城鎮污水廠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A標準。
按“黑臭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的理念,福州還推進排水管網新建,主要結合隨路建設及污水廠廠外管網專項建設等方式進行,持續提升管網覆蓋率,2017年至今,已累計完成671.4公里。2018年起,福州開展排水管網修復改造,對各類病害缺陷全面修復,確保管網“健康每一公里”。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完成。
“依托全省首創的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和全國首家市政排水專營服務企業福州市城市排水公司,我們的排水力量也更強大。”該負責人說,目前,四城區排水管網密度已超13公里/平方公里,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9.5公里/平方公里,城區污水干管系統已初步形成。
按久久為功目標,治污護水仍在路上。接下來,聚焦《福州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2019—2021年)行動實施方案》的工作要求,管網“空白區”補短板、排水許可管理等工作還將加速推進,全力護好福州的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