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攝影報道
江北區華新街華新村350號,唐家橋污水處理廠正悄然運行著,它是重慶市第一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而它的上方是一座將來可供市民游玩的休閑廣場。
今日上午,江北區生態環境局舉辦綠色地球活動,以“綠色地球 印象江北——環保體驗師”為主題,邀請市民參觀重慶唐家橋污水處理廠。據悉,這座位于城市中心、運行了兩年的污水處理廠,首度向居民介紹城市污水處理廠如何24小時運轉,解決城市污水的處理問題。
該活動旨在通過志愿者代表的實地體驗及分享,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認識,并動員周邊親朋好友參與到環保活動中,踐行綠色低碳生活,增進環保意識。

▲江北區唐家橋污水處理廠上方是一座城市廣場
雙贏
地下污水處理地上休閑廣場
自2019年2月原污水處理廠經過改擴建投用,至今兩年的時間過去了,重慶唐家橋污水處理廠的污水處理能力如何?對周圍居民而言又有何不一樣的地方?今日上午,數十位市民受邀前往參觀。
據了解,這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占地面積只有58.59畝,服務面積達5平方公里,為周邊江北區、華新街等城市中心區域20萬人的污水處理解決了后顧之憂。

▲市民參觀污水處理廠
重慶唐家橋污水處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透露,這座污水處理廠于1997年建成,由于污水廠排放的臭氣、噪音成為影響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主要問題,加之采用傳統活性污泥工藝,出水的水質不能滿足國家先行污水處理的需求,因此于2012年2月停產實施改擴建。
記者在位于唐家橋的污水處理廠發現,如果不是門外掛著廠牌,根本辨別不出這里是座污水處理廠。
家住嘉陵三村的居民陳師傅告訴記者,現在污水處理廠不但沒有味道,而且未來還要把上方的廣場留給居民玩耍,變成城市休閑廣場,是件雙贏的好事。
城市污水是如何處理的呢?
在現場記者看到,這里可謂是“麻雀雖小肝膽俱全”,城市污水進入處理廠后,第一道工序是粗格柵進行攔渣過濾。接下來進行細格柵攔渣過濾,然后在曝氣沉砂池實現除油沉砂。

▲污水廠里的污泥料倉
廢水下一步進入高效沉淀池,這一步是為了除磷、沉淀和污泥濃縮,再接下來通過各種反應及消毒殺菌,最終實現污水的環保排放。

▲經過科學的處理,污水最終實現環保排放
環保
意在讓更多人節約用水
如今,污水處理廠在地下安安靜靜地處理城市廢水,為城市居民提供優質的生活。
重慶唐家橋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生產運行科副科長鄧川告訴記者,邀請市民來參觀這座全地埋式污水處理廠,目的在于喚起大家的環保意識。
“水被污染的渠道有很多,但水要經過上百道工序才能從廢水變為可以達到排放標準的水,目前,這座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水量可以達到6萬立方米。”
據悉,本次地球日主題活動還將在本月19日起陸續舉行“地球日線上主題活動”“地球日攝影大賽巡展”等活動,參與活動還有機會獲得專屬定制禮品、微信紅包等獎品,市民們可以關注“江北生態環境”官方微信號,不僅可以學到環境保護的專業知識,還能獲取本次“地球日”活動信息及獲獎信息,去現場參觀的市民朋友,還能領取環保小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