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青島省內首次實現啤酒生產廢水資源化利用探索實踐
來源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官方賬號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自強 通訊員 王洪
5月21日,青島啤酒生產廢水約定間接排放限值合作協議正式簽署,這是山東省范圍內首次實現啤酒生產廢水資源化利用的探索實踐。合作協議簽訂后,預計可為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三廠、青島啤酒四廠每年節約污水處理相關費用近300萬元,為下游三家污水處理企業節約碳源購買成本約600萬元,每年減少碳排放量達5000噸。
簽約儀式上,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啤酒廠、青島啤酒三廠、青島啤酒四廠分別與青島市團島污水處理廠、青島崇杰環保平度污水處理有限公司和青島首創瑞海水務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協議簽訂后,啤酒生產廢水只需簡單預處理后即可按照協議約定主要污染物濃度限值排入污水管網,不再受納管排污標準的限制。協議簽訂后預計可為上述三家啤酒廠每年節約污水處理相關費用近300萬元,為下游三家污水處理企業節約碳源購買成本約600萬元,每年減少碳排放量達5000噸。
青島市作為國內啤酒生產強市,啤酒生產企業較多,啤酒廢水排放量較大。由于產生的廢水中有機物濃度很高,可生化性極好,且不含有毒有害物質,原本是可以作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碳源的絕佳補充,但卻一直無法有效利用,成為“放錯位置的資源”。一方面,啤酒生產企業為了保證啤酒廢水符合排放標準,每年均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預處理,在降低了水質可生化性的同時也白白浪費了優質碳源;另一方面,下游污水處理廠卻因為碳源不足“吃不飽”而外購乙酸鈉用于污水處理廠的反硝化脫氮除磷反應,不僅運行費用大大增加,乙酸長期使用還對設備和構筑物產生一定腐蝕。面對環境污染和資源短缺的壓力,啤酒生產廢水的循環利用勢在必行。
據了解,2018年,青島市生態環境局就積極促成了青啤公司和李村河污水處理廠利用啤酒高濃廢水中的有機質作為污水廠補充碳源的試點工作,成為啤酒生產企業與污水處理企業互惠共贏合作的典范。兩年時間內,青啤二廠累計向李村河污水廠運輸高濃度啤酒有機廢液約4萬噸,累計為下游市政污水廠節約碳源成本達300萬元。同時,青啤二廠污水站進水污染物濃度逐年降低,COD同比下降345mg/L,降幅達20.3%,對污水處理系統的穩定運行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節約用電約3.6萬kwh/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