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主辦的“長江大講堂”之水生態環境三連講陸續在河海大學舉行。5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教授王超為該系列講座第二講作題為《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的報告。報告會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院長張建云主持。近萬名校內外專家學者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直播的形式參與了本次講座。

王超在報告中強調了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和長江大保護的重大意義。接著,他帶領大家沿著長江源頭-長江上游-長江中下游-長江口的路線,詳細講解了每個區段的自然生態狀況,并分析了它們面臨的不同的生態環境問題:三江源區由于全球氣候變化及人類活動干擾導致生態系統日益退化、河源湖泊濕地不斷萎縮;上游成千上萬的水工建筑物對河道造成阻隔,威脅了生態系統的健康;中下游水環境惡化趨勢尚未根本遏制,湖泊富營養化加劇,濕地不斷萎縮退化,生物資源大量減少;長江口由于化工圍江、航道整治等因素導致典型污染物積聚和生態風險。最后,王院士對不同區段的下一步治理提出了思考和具體的建議。
王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現任河海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第八屆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環境學部委員、副主任,國家環境咨詢委員會委員、水利部科技委員會委員等。長期從事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科技研究及工程實踐工作,在流域水資源保護與水功能區劃、城市水生態建設、河流綜合治理、太湖水環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悉,長江大講堂是由長江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院主辦的名家講堂,邀請國內外的知名專家學者介紹水管理、水科學、水工程領域的學科前沿和發展方向,解讀流域保護與發展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本次水生態環境三連講系列講座邀請到中國工程院曲久輝院士、王超院士、徐祖信院士共同圍繞水生態環境保護分享他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第三講將于6月7日舉行。(通訊員:河海大學郁子涵 朱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