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生態保護!北京發布“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
時間:8小時前 來源:中國環境APP 作者:中環報記者馬新萍
北京市政府官網5月18日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的通知。
《北京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更新規劃)》是北京市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體系中的重要規劃。
據了解,城市更新主要是指對城市建成區(規劃基本實現地區)城市空間形態和城市功能的持續完善和優化調整,嚴控大拆大建,嚴守安全底線,嚴格生態保護,是小規模、漸進式、可持續的更新。
此次規劃范圍為北京市行政區域,以首都功能核心區、中心城區、北京城市副中心、平原新城及地區、生態涵養區新城為主。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25年,遠景展望到2035年。
全市集中建設區內共有可更新建筑約2.45億平方米。依托《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確定的“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分圈層差異化明確更新方向,將首都功能核心區和城市副中心作為更新重點,強調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修補。
“一核”強調保護更新,實現人居環境和諧共融。即首都功能核心區作為城市更新的重點地區,強調提升中央政務環境,促進重點地區環境品質優化。改善人居環境,保障職住平衡實現歷史文化保護與更新的和諧共融。
“一主”突出減量提質,推進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即中心城區將更新空間優先用于改善民生與科技創新,統籌好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著力解決停車、綠化、道路微循環和職住平衡等問題。
“一副”承接功能疏解,塑造城市建設特色標桿。即副中心應率先探索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城市更新的實施路徑,形成“北京經驗”。聚焦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三大主導功能,強化“騰籠換鳥”,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增加綠色空間,突出水城共融、藍綠交織、文化傳承的城市特色。
“兩軸”優化首都功能,提升國際城市文化形象。以長安街為依托,優化中央政務功能布局。加大非首都功能疏解力度,有序推進中央政務功能合理布局,使中央黨政機關辦公功能相對集中,凸顯政務集群優勢。提升長安街沿線平房區及重要公共空間環境品質,推動長安街沿線單位改造建筑前區空間,提升長安街兩側(除紅墻段)綠地開放率,逐步形成連續開放的長安綠帶。推動中軸線申遺保護綜合整治,彰顯古都風韻。
“多點”全面承接疏解,推動平原新城發展建設。即平原新城及地區優先用于承接中心城區疏解的科研辦公、商務商貿、公共醫療、教育培訓等功能,推進老舊小區和老舊樓宇更新改造,補充公共服務設施、增加綠色空間、改善人居環境。
“一區”探索綠色發展,優化涵養地區生態環境。即生態涵養區結合城市更新適度承接與綠色生態發展相適應的城市功能。以生態保育為前提,積極探索利用老舊廠房、產業園區等存量空間,結合功能定位、自然稟賦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帶動用地減量復綠,推進生態修復與功能完善,優化生態安全格局,因地制宜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