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是地球上水陸相互作用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也是目前受到威脅最大的生態系統,近10年來我國濕地面積以每年約500萬畝的速度在減少。我國面積超過10平方公里的湖泊已由建國初期的635個減少到現在的231個。
2017年3月,國家林業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聯合印發了《全國濕地保護“十三五”實施規劃》。規劃要求,到2020年,全國濕地面積不低于8億畝,濕地保護率超過50%,恢復退化濕地14萬公頃,新增濕地面積20萬公頃(含退耕還濕),建立比較完善的濕地保護體系、科普宣教體系和監測評估體系,明顯提高濕地保護管理能力,增強濕地生態系統的自然性、完整性和穩定性。
目前,中國濕地面積8.04億畝,占國土面積5.6%,居亞洲第一、世界第四。濕地生態系統中,有濕地植物4220種,有動物2312種,其中水鳥271種。
截止到2017年底,共認定國際重要濕地49處,目前已增至57處;共建立濕地公園1699處,其中國家濕地公園898處;共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602處,濕地保護率達到49.03%。
現已建立長江、黃河、沿海三個濕地保護網絡,網絡成員逐步增長,全國濕地保護網絡體系基本形成,濕地保護正從搶救性保護向全面保護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