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服務更多水行業技術人員,《凈水技術》雜志社以我國一線水行業技術工作者對最新科研成果與動態的求知需求為出發,按主題的形式對過去一年周期內的最新SCI文獻成果進行梳理,力求通過專題式的信息為廣大讀者提供更為聚焦的幫助。
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簡稱 SCI )于1957 年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簡稱 ISI)在美國費城創辦,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SCI(科學引文索引)與EI(工程索引)、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被并稱為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獻檢索系統。
全氟烷基物質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在水資源中的存在是一個新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已經發布了關于接觸PFAS的健康忠告,警告公眾其潛在的不利影響。然而,亞洲對全氟辛烷磺酸暴露的認識仍處于初級階段。
伴隨工業化學品的使用和生產的增加,增加了向環境排放的污染物數量和人類暴露于這些污染物的風險。根據美國環境保護署(EPA)的PFAS總清單,目前估計有9000種注冊為PFAS的化合物分布在全球(凈水技術 | 洪水猛獸?帶你了解PFASs的前世今生。。
亞洲淡水資源中的高PFAS水平
美國環保署總結了三年來來自4920家美國飲用水公用事業公司的3.7萬份樣本中六種不同類型PFAS的出現數據,并在小型和大型公共供水系統中分別確定了約300 ng/L和170 ng/L的PFAS總量。這些值與本綜述中總結的美國淡水資源中全氟辛烷磺酸的中位數濃度(中位數=316.9 ng/L)非常相似。水源中的PFAS污染也是美國明顯高于南亞和東南亞(中位數=21.0 ng/L)。雖然南亞和東南亞的觀察值低于美國環保局關于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烷磺酸的臨時性健康咨詢水平70 ng/L,但這些值仍然高于一些州設定的臨時性指南13 ng/L。
從搜索查詢中獲得的關于亞洲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的大多數參考文獻來自中國,其次是日本和韓國。對南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研究非常有限,每個國家只有幾個試點研究。一項研究比較了從菲律賓水源(ΣPFAS,15.55~35.73 ng/L)和飲用水(ΣPFAS,9.08~11.63 ng/L)檢出的幾種類型的PFAS與從泰國水源(ΣPFAS,22.18~65.65 ng/L)和飲用水(ΣPFAS,7.16~59.49 ng/L)檢測到的PFAS。他們發現了12~15種不同類型的全氟辛烷磺酸,其中3種是在環境樣本中發現的新型全氟辛烷磺酸。從馬來西亞朗加特河采集的水樣也被全氟辛烷磺酸污染(全氟辛烷磺酸,0.71~43.5 ng/mL;全氟辛烷磺酸,0.20~5.94 ng/mL)。越南地表水(ΣPFAS,
處于高收入階層的亞洲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比低收入國家(南亞和東南亞)經歷了更高水平的全氟辛烷磺酸污染(圖1)。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地區的全氟辛烷磺酸制造業數量不斷增加。事實上,在一項對含有全氟辛烷磺酸的電子垃圾產品的審查中,中國和日本緊隨美國和歐盟之后,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垃圾產生國。因此,由于中國、日本和韓國是亞洲主要的經濟強國,這些國家需要解決該地區內新出現的全氟辛烷磺酸污染問題,以保護民眾免受其不利影響。

由于來自制造業廢水、污水處理廠和海軍設施的PFAS可能會污染飲用水,本文還試圖比較亞洲不同類型水資源中PFAS的水平。在原始地表水中發現了最高水平的全氟辛烷磺酸(圖2),這可能會對水產養殖和野生動物造成潛在污染。雖然在飲用水、地下水和自來水中檢測到的PFAS水平低于原始地表水(圖2),但這不太可能是由于有效的水處理過程,因為對美國原始地表水與處理后水的全國評估顯示,處理后PFAS的去除微乎其微。因此,需要對水資源中全氟辛烷磺酸的去除進行更全面的研究,以確定亞洲水處理設施的有效性(凈水技術 | 如何去除?飲用水中PFASs的去除方法匯總)。


中國PFAS水平不斷上升
從上個十年到下一個十年,中國水資源中的PFAS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圖3A)。此前在其他環境樣本中也觀察到了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的上升,例如從青藏高原采集的日期確定的雪芯(1980年—1999年),這些雪芯來自歐洲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在北美五大湖的沉積物樣本中,也顯示出自1994年以來全氟辛烷磺酸的積累,其水平在2003年—2009年達到峰值。這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即全氟辛烷磺酸污染物是否在全球范圍內持續上升。
中國水資源中PFAS水平的上升與近十年來中國人口中PFAS水平的上升是一致的,即使不高于西方人口(NHANES,2013年—2014年,PFAS水平中值=10.41 ng/mL),也與西方人口水平相當。人類接觸全氟辛烷磺酸可追溯到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和水、吸入受污染的空氣以及處理受污染的物質。魚和貽貝等水產養殖產品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污染也增加了暴露來源。由于全氟辛烷磺酸的高耐熱性,烹調受污染的食物,如水產養殖產品,不能有效地破壞這些化合物。全氟辛烷磺酸和全氟辛烷磺酸是傳統的全氟辛烷磺酸,因污染全球幾種淡水資源而廣為人知,目前被歸類為可能的人類致癌物,這兩種化學物質都包括在美國環境保護局的污染物候選名單中。
為了應對中國PFAS污染的高發生率,中國環境保護部立即發布了關于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物質的規定,其中包括用于不粘炊具、廚房用具和食品加工機械的耐熱氟基樹脂,因為其殘留的PFOA含量很高。緊隨其后的是宣布禁止在中國生產、運輸、應用和進出口全氟辛烷磺酸。日本還制定了政策舉措,通過其外源性內分泌干擾物工作組來規范這種內分泌干擾物的使用,而韓國政府已經啟動了韓國化學品注冊和評估計劃,以采用歐盟的類似政策。相比之下,南亞和東南亞的發展中國家尚未采取類似舉措來規范或禁止全氟化肥的制造和分銷。


討論
國際化學污染專門委員會(IPCP)報告了一份關于現有國家、區域和全球監管框架的摘要,指出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缺乏框架和政策。此外,南亞和東南亞推行PFAS法規的一個主要警告是缺乏可用作決策基礎的PFAS水平數據。事實上,這項研究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由于缺乏可持續的PFAS監測倡議,關于PFAS水平的數據有限,特別是在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
在亞洲對PFAS的認識仍處于初級階段,許多國家仍在調整和發展其用于PFAS檢測和監測的研究能力(凈水技術 | 如何檢測?PFASs現有檢測方法匯總)。美國和歐盟等其他國家已經成功實施了時間采樣戰略,提供了全氟辛烷磺酸在環境和人口中的趨勢和狀況。例如,NHANES有一個生物庫,其中存儲了用于監測美國人口中PFAS水平的樣本。美國環保署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積極發布關于美國境內來源和經過處理的飲用水中新出現的關注的持久性化學物質和污染物數量的綜合研究。根據國家糧食局的數據,瑞典等歐盟成員國將飲用水中七種全氟辛烷磺酸的建議最大暴露水平確定為90 ng/L。因此,當務之急是進行更多的研究,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以填補關于全氟辛烷磺酸水平現狀的空白,并在亞洲制定建議的全氟辛烷磺酸暴露限值。需要在資源有限的國家增加研究人員和提高全氟辛烷磺酸檢測設備能力的資金和研究舉措,以幫助生成這些數據。隨后應制定生物監測戰略,持續測量人群中的全氟辛烷磺酸水平。
同樣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西方國家目前的PFAS飲用水指南不一定適用于亞洲人口。亞洲的飲用水消費做法與西方同行有很大不同,特別是在水源類型上。例如,南亞和東南亞的數百萬人經常消費地下水。其次是地表水,特別是在農村低收入社區,獲得水處理設施的機會有限。因此,與西方同行相比,全氟辛烷磺酸從工業園區淋洗到飲用水資源的情況對亞洲社區構成了更大的風險。雖然目前的PFAS監管框架和閾值為西方國家的飲用水提供了保護,但更全面的PFAS監管,包括來源和環境淡水樣本,更適合亞洲國家保護人口。

結論
在西方國家,水資源中PFAS污染水平的增加是一個新的問題。在這項研究中,亞洲國家的全氟辛烷磺酸水平高于瑞典國家食品局制定的建議最高暴露水平。地表水中PFAS污染高于飲用水、地下水和自來水。雖然中國在過去十年中顯示出PFAS水平的上升,但尚不清楚其他亞洲國家,特別是南亞和東南亞國家是否也表現出這一趨勢,因為該地區缺乏PFAS監測研究和倡議。因此,PFAS研究和監測項目與政策草案的結合可以極大地造福于這些像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正經歷著PFAS污染的增加。隨著亞洲國家繼續在全球經濟中競爭,每個國家都應該繼續認識到工業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必須確保經濟進步不會以犧牲人民健康為代價。
版權聲明:本資料為翻譯和匯編作品,其著作權由匯編人(上!秲羲夹g》雜志社)享有,未經許可,任何人或單位不得侵犯本翻譯和匯編作品的著作權。本資料部分素材來自收費期刊,為以防侵犯原作者和所發表期刊的著作權,任何人或單位不得對素材原文進行公開出版。
《SCI情報》為內部交流資料,不公開發行銷售,目前僅對直接通過雜志社或微信微店訂閱《凈水技術》全年雜志的讀者贈閱。
排版:西貝
校對:萬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