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是中材國際的母公司(在本網站中均簡稱為“中材國際母公司”),由中材國際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與邯鄲安裝公司及中材國際北京總部的工程技術業務部分成員于2008年12月組建而成,是中材國際的主要業務板塊。公司于1997年通過了GB/T1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2007年通過了GB/T2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和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認證。
中材國際母公司在繼承并整合中國水泥工程建設業50多年積累的優勢資源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通過眾多項目的工程設計和工程總承包建設實踐,在幫助業主實現最大投資效益的同時,自身得到了快速發展,且在推動我國水泥工業技術進步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如國內首條5000t/d和首條10000t/d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工程設計、配套技術咨詢和工程服務任務的成功履約。同時,在提升公司國際信譽和品牌實力方面也是業績突出。如沙特SPCC 5000t/d 熟料生產線和RCC 5000t/d 熟料生產線以及SCC 10000t/d 熟料生產線,等等,已經成為中材國際海外總承包工程的標桿,國家主席胡錦濤于2009年2月11日上午就參觀了中材國際總承包的沙特RCC 5000t/d 熟料生產線現場。這些里程牌工程的工程設計和配套的技術支持,其開拓性的完成,為這些項目的成功履約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中材國際母公司在寧職工超過800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占有80%的比例,因此人力資源的優勢是母公司的最大實力優勢。另外公司擁有18層的設計繪圖大樓、20000m2的研發基地和4000 m2的試驗研究中心及理化測試中心,配備有現代化的試驗研究、測試裝備等;同時,中材國際母公司還建立了二個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這些硬件條件的配套,為公司業務的拓展和公司實力的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實物基礎。整合后的中材國際母公司,具有完整的工程總承包服務體系和自主知識產權,可為國內外的客戶提供——各類工程的總承包建設的集成服務;各類工藝技術、工藝裝備、控制系統的研發、制造和優化服務;全廠生產集成管理服務;以及市場調查、引資策劃、礦點和廠址選擇、原料試驗研究及評價、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招投標咨詢、設備供貨、設備研制、設備安裝、工程監理、人員培訓、生產調試、資產評估、環境評估等各單項技術服務;等等。
依據“全力推進公司國際化進程,完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體系,持續提升系統集成服務能力,成為全球水泥工程建設市場一流企業”的公司發展戰略目標,中材國際母公司一直在有序有節地開拓著各業務板塊。國內工程設計業務持續抓好,國內總包業務大力拓展,以為業主獲得最大綜合效益為最終目標;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工程設計和總包業務領域,并在越南、中東和南非取得了較大的收獲。綜合概括,中材國際母公司的主要業績范圍和業務框架如下:
(1)大力發展工程總承包業務,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緊密結合國內外水泥工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確立了以工程總承包業務為核心的發展戰略,幾年來連續跨出了幾大步:堅定不移地發展工程總承包→加快走向國際工程總包市場→迅速建立“三標一體”管理體系和工程總包業務體系。至2008年底,共開展了18個計20條大中型水泥生產線項目的工程總承包和一個總包項目管理,有16條線已成功建成投產,其中有12條線已取得履約合格證;EPC總包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03年的18%上升到2008年的75%;工程總承包已初步形成了越南、中東、非洲和國內四大區域。工程總承包已經成為公司進一步做大做強、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核心業務和科技創新、鍛煉隊伍的重要平臺,已為公司持續穩定和跨越發展確立了新的競爭優勢。
(2)全面協調各業務發展,為公司科學發展奠定基礎。承載50多年發展歷程的公司設計業務,在進入21世紀后實現了全面創新與突破。銅陵海螺5000t/d熟料國產化示范線是我國投產的第一條5000噸級國產化生產線,國產化率達到96%,該項目榮獲國家第十一屆優秀工程設計銅獎;銅陵海螺2×10000t/d熟料線是國內投產的第一條萬噸級生產線,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泥建設工程;沙特SCC 2×10000t/d熟料線總包項目的建成投產,標志著公司工程技術與國際技術的全面接軌。公司設計生產能力實現了數倍增長,2003年以來完成國內外各種規模水泥生產線的設計項目約350條,已投產項目均實現了達標達產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市場和品牌聲譽。
(3)裝備制造基地的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設立了溧陽中材和揚州中材二個裝備制造基地,由這二個基地制造的大型2NPC2025雙轉子破碎機已啟運至國外總包工地,并擁有了最大的國內市場占有業績;最大規格的萊歇LM69.6立磨(分交部分)也已發運到世界各地;萬噸生產線冷卻機上的配套輥破已完成主體制造等等。公司核心裝備產品的研發—試制—制造平臺已初步搭建,為母公司總包核心業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實現途徑。
(4)技術創新工作持續加強,加快了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中材國際母公司確立了創新提升、持續發展的科學理念,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得以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先后完成了100多項科研成果,由此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進步獎、優秀工程設計獎、優秀工程獎和優秀工程總承包獎等多種獎項133項;擁有21項專利,形成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的專有核心技術。其中重大研發項目“新型干法窯預分解系統集成優化與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到獎,是迄今為止建材行業獲得的國家最高獎。
發展——對一個國家來說是硬道理,對一個企業來說也是硬道理。相信,中材國際母公司的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并能在推動國內國際水泥工業技術的進步中作出巨大貢獻。
歷史沿革
編輯 播報中國中材國際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以下簡稱南京院)成立于1953年,是中國水泥工業最早成立、實力雄厚、聲譽卓著的國家百強設計研究院,是中材國際作為母體運行的主體企業。經過五十多年來的發展,現已發展成為我國水泥工業科技進步排頭兵和我國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及裝備研究、開發、設計、裝備供貨及工程總承包建設等領域服務的工程公司。南京院的前身是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起源于1953年在沈陽成立的中央重工業部建材工業管理局設計公司,1954年1月,設計公司由沈陽遷往北京管莊,1958年更名為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
1958年05月 建筑工程部抽調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17名專業人員到華東工業建筑設計院,成立第四設計室,專事水泥工廠設計。
1965年12月 第四設計室從華東工業建筑設計院分出,成立華東水泥工業設計院,隸屬于建筑材料工業部。全院約百余人。
1970年09月 建材直屬科研設計單位被決定下放,并入同性質廠礦,由廠礦領導管理。華東水泥工業設計院于1972年底搬遷結束,150余名職工遷到江南水泥廠,名為江南水泥廠水泥工業設計院,援外設計稱江蘇省水泥工業設計院。后改名為江南水泥工業設計院。
1971年01月 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一分為六搬遷下放,其中一部130余人遷至湖北黃石華新水泥廠,名為華新水泥廠設計隊,后改為華新水泥工業設計所。
1978年08月 江南水泥工業設計院改名為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第二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
1980年02月 改名為建筑材料工業部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
1982年03月 建筑材料工業部決定將湖北黃石的華新水泥工業設計所和四川江油的四川水泥工業設計院并至南京水泥工業設計院。1983年3月原南京院和原華新所陸續搬遷至南京市鳳凰西街。原四川院因故未遷,后有40余名專業技術人員并入南京院。
1987年06月 改名為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南京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1989年6月,南京院設計大樓落成啟用,矗立于南京市漢中路209號。
2000年10月 與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脫鉤,正式進入中國非金屬礦工業(集團)總公司,由事業單位改為企業。
2001年12月 由南京院和中國非金屬材料總公司(原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建設總公司”)所屬的其他5家單位聯合成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其中南京院是中材國際的主要優質資源、技術支撐和品牌代言,是中材國際的母公司。
此后,在中材集團和股份公司的正確領導下,南京院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實施了以工程總承包業務為核心業務的發展戰略,在鞏固工程設計和核心裝備供貨市場的同時,推動了工程總承包業務的快速發展,企業成功實現了向工程公司的轉型。
2008年5月 南京院在江寧開發區的新研發中心辦公大樓正式落成啟用,建筑面積約31000平方米。
2008年12月 根據中材國際總發(2008)28號文“關于印發《中材國際母公司管理整合暨邯鄲中材整合進入母公司的決定》的通知”,中材國際對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體系進行整合,并將邯鄲中材建設有限公司整合進入母公司,共同組成新的中材國際母公司生產經營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