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你了解多少? 湯森路透公司制定的JCR分區 (原來是湯森路透,后來易主科睿唯安) ,一般簡稱為「JCR 分區」即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核心提示: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你了解多少? 湯森路透公司制定的JCR分區 (原來是湯森路透,后來易主科睿唯安) ,一般簡稱為「JCR 分區」即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JCR分區和中科院分區,你了解多少?
來源 :臨床科研與meta分析
1、湯森路透公司制定的JCR分區 (原來是湯森路透,后來易主科睿唯安) ,一般簡稱為「JCR 分區」即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2、中國科學院國家科學圖書館制定的JCR分區,一般簡稱為「中科院分區」。這兩種分區方式均基于 SCI 收錄期刊影響因子基礎之上進行分區的。為什么要對SCI進行分區,JCR 分區和中科院分區又有什么區別呢?期刊的IF (影響因子) 每年不斷浮動,把IF定值作為學術評價指標不適合,而且不同學科領域期刊的影響因子差異很大,僅憑IF不能直觀地比較不同領域的期刊。
于是,把同一學科領域的期刊, 按IF大到小做排序后,劃分入不同區域。那么,只要是某領域1區的期刊,就是該領域的頂級刊物,直觀反映該刊在領域內的水準和大致排位。首先給大家介紹的是湯森路透 JCR分區 。湯森路透每年出版一本《期刊引用報告》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簡稱JCR) 。JCR對86000多種SCI期刊的影響因子 (Impact Factor) 等指數加以統計。JCR將收錄期刊分為176個不同學科類別。每個學科分類按期刊的影響因子高低, 平均分為Q1、Q2、Q3和Q4四個區:中科院分區目前分為 基礎版和升級版 (試行) ,先向大家介紹基礎版。中科院分區 (基礎版) 先將JCR中所有期刊分為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天文、工程技術、醫學、環境科學、農林科學、社會科學、管理科學及綜合性期刊13 大類。每個學科分類 按照期刊的3年平均影響因子高低 ,分為4四個區:顯然在中科院的分區中,1區和2區雜志很少,雜志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中科院分區中四個區的期刊數量是 從1區到4區呈金字塔狀分布。中科院分區升級版在 2020年1月 公布,在基礎版的基礎上做了以下調整。針對期刊收錄范圍,升級版由基礎版的只收錄SCI期刊,擴展為收錄SCI期刊和SSCI期刊。針對學科分類,升級版將期刊由基礎版的13個學科擴展至18個。針對分區標準,升級版由基礎版的按照影響因子分區,改為了按照期刊超越指數分區。值得一提的是,中科院分區目前屬于過渡期,基礎版和升級版均在更新和發布。 2022年起,將只公布升級版。科睿唯安JCR的Journal Ranking沒 有設置大類學科,只分為176個具體學科,也就是中科院分區表中所指的小類學科。

JCR是按照 “平均主義”思想 ,根據刊物IF的高至低平均劃分4個區,每個區含有該領域總量25%的期刊;中科院的分區如同 社會階層的金字塔結構 ,1區只有5%的頂級期刊,2~4區期刊數量也逐層增加。于是,采用中科院分區后往往出現 “掉區” 的情況。

顯然中科院的1區和2區雜志很少,雜志質量相對也高,基本都是本領域的頂級期刊。所以有的人發表的論文按JCR分區標準算一區,而按中科院分區算2區甚至三區。JCR是按當期 (1年) 的IF進行分區,中科院是按刊物前3年IF平均值進行分區。一 般的,JCR 中1區的期刊寫作“Q1”,中科院1區的期刊寫作“1區”,如此類推。其實兩種分區方式都比較權威, 具體怎么看,最直接的方法是看你們學校/單位認哪個。
[ 行業資訊搜索 ]
[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