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9月,貴州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 來源: 多彩貴州網
多彩貴州網訊 (本網記者 楊婧) 11月29日,記者從貴州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獲悉,今年以來,貴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大力推進長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全力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1至9月,貴州長江流域納入國家考核的80個地表水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98.8%,主要河流出境斷面水質優良率保持100%,縣級及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
嚴格環境準入,全力控制新污染源產生。嚴把項目環境準入關口,實施“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將長江流域劃分為975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單元,對每個管控單元分別明確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環境準入管控要求,形成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控,加快構建省、市、縣一張圖的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體系。嚴格執行特別排放限值標準,繼續在長江流域按照不同水系以及企業類別,對涉磷企業水污染物總磷執行特別排放限值。

會議現場 人大論壇全媒體記者 王敏 攝
堅持鐵腕治污,全力整治突出污染問題。狠抓赤水河流域白酒行業企業污染整治。狠抓烏江、清水江流域總磷污染治理。研究制定《貴州省深化磷污染防治專項行動方案》,著力推進磷石膏綜合利用,進一步提升磷石膏綜合利用能力和水平。狠抓松桃河錳污染治理。印發實施《貴州省松桃縣錳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推進錳礦山“一礦一策”、電解錳企業“一廠一策”、錳渣庫“一庫一策”、滲濾液處理站“一站一策”治理。
堅持綜合施策,全力推進環境綜合整治。推進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加強生活污水處理和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建設。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進地下水污染防治,對38個國家地下水環境質量考核點位開展監測,上半年監測結果顯示水質狀況總體保持穩定。
堅持系統觀念,全力抓好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實施重點保護修復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完成礦山生態修復面積481.5畝、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面積2.45萬畝、水源涵養區生態修復面積0.52萬畝、土地整治面積3.46萬畝。開展濕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修復,截至10月底,累計完成營造林任務245.87萬畝,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9.39%。強化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將林地審核審批省級權限全部或部分委托9個市(州)實施。推進歷史遺留礦山治理,安排5090萬元支持地方對3000畝歷史遺留礦山實施恢復治理。推動“貴州省苗嶺山脈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成功入選國家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