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軍排水領域,他解決了中國城市水環境問題
創業20多年,我幾乎都是在和水打交道。近年來,工業城鎮化發展給中國帶來的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中國大中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面臨水環境污染治理的難題,國家投入巨資卻收效甚微。這使我產生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在中國需要水環境治理技術的時候,我們應該擔起這個責任。
2011年,我們開始系統化地研究中國水環境治理問題,我帶著研發團隊在國內許多大城市如深圳、珠海、廣州、武漢、北京、上海等地開展調研。在深圳考察觀瀾河治理時發現,項目前后投資50多億元,可治理完后還是一條臭水溝。之后我們也請教了很多國內環境專家,始終沒能找到中國水環境污染問題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在國內找不到解決辦法的情況下,2011年我們開始考察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如新加坡、香港(中國)、日本、韓國,隨后又考察了整個北美和歐洲,我們跑遍了全球治水已經成功的國家,了解到它們的城市水環境治理也都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世界性難題必然蘊藏著世界級機會”,這使我更加堅定了要徹底改善中國城市水環境的決心。
在考察中,我們對比發現德國和美國的治水技術最為先進成熟,我們就在這兩個國家設立了科研中心,從理念、設計、制造、運行維護等方面對美國和德國的水環境治理歷程和經驗展開了為期三年的系統性研究,并聘請國外專家擔任顧問,力求掌握最先進的核心技術。2014年,我回國成立了武漢圣禹排水系統有限公司,專注中國城市水環境治理的解決方案。圣禹可以說是我的第二次創業。
2015年,我們運用在歐美所學習到的技術和模式在廈門做了一個試點項目,結果卻是失敗的。這次失敗提醒了我們,中國的城市水環境與國外千差萬別,照本宣科治水,很可能水土不服。我們的國情與美國、德國都不一樣,我們的人口密度是歐美國家城市人口密度的25倍。中國幅員遼闊,雨情不一樣,東、西部和南、北方降雨特點更是差異巨大。另外,我們的城市居民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在人文環境、人口密度和雨情都有差異的綜合背景下,導致我們國家的黑臭水體治理難度和復雜程度遠超其他任何國家,所以我們必須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城市水環境治理中國解決方案。
2015年我們成立了圣禹水環境治理研究院,研究中國的水環境應該如何科學地治理才能確保長治久清。中國先后經歷了三代排水系統,改革開放前,中國基本上是第一代直排合流制排水系統,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直排,導致自然水體被嚴重污染;為了解決污水直排的問題,改革開放后,中國開始大范圍興建污水處理廠,增加截流井,把旱流污水截流到污水處理廠,但雨季時,大量的雨水混合著污水從合流管末端的排口溢流,污染自然水體,這就是第二代截流合流制排水系統。一根管解決不了問題,就想到建設兩根管,到了世紀之交,新建道路和城區開始實行第三代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統。但初期雨水會將空氣和地面污染物帶入雨水管道,部分生活污水也會混入其中,最終排入河道,因此雨污分流制也無法徹底阻斷污染。
前三代排水系統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進入自然水體的問題。很多人說水環境污染治理就是建污水處理廠,其實中國已經建設了全球最多的污水處理廠,擁有全世界最大的污水處理規模,但自然水體卻越來越臟。究其根源,問題其實是出在了排水管網上,而不是污水處理廠。
圣禹的智能截污調蓄系統,在吸收美國LID環境治理技術和德國調蓄技術的基礎上,聯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展開了針對中國城市水環境治理技術的研究,根據中國的降雨特點、人文特點和人口密度特點,結合排水系統現狀,率先提出了以第四代排水系統-清污分流為核心的城市水環境綜合治理系統解決方案。
第四代排水系統-清污分流是集方案設計、智能精準截污系統構建、原位水生態系統構建和源網廠河(湖)一體化智慧運維四位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該系統既能實現清水與污水的分流,保證污水全收集,又能保障城市防洪排澇安全,還能恢復自然水體生態功能,美化城市生態環境,是實現城市和流域水生態文明的必要手段。
這里的“清水”是指較干凈的中后期雨水、河(湖)水、地下水和山泉溪水,而“污水“是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的統稱。清污分流系統解決方案是在現有排水管網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其核心是智能分流、精準截污、削峰調蓄、智慧水務,實現真正地清污分流,一方面提高了污水處理廠的進水濃度,保障了污水處理廠的高效運行;另一方面將進入自然水體的污染物控制在自然水體能夠自我消納的可承受范圍之內,從而實現自然水體的長治久清。第四代排水系統-清污分流就是最適合中國國情的、行之有效的水環境治理中國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