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召開部常務會議
1月18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鑄造工業大氣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技術指南》)和《環境空氣 65種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等7項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標準(以下簡稱7項標準)。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
我國是鑄造業大國,鑄造企業量大面廣、大氣污染物排放點多且分散,加強鑄造工業大氣污染防治事關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鑄造行業高質量發展。《技術指南》提出了鑄造工業各環節廢氣污染防治可行技術路線,將為鑄造行業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實施提供重要技術支持。《技術指南》印發后,要做好宣貫解讀工作,確保有效指導企業精準選擇適宜的大氣污染防治可行技術,有效支撐鑄造工業企業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助力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會議強調
監測標準是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依據,對規范生態環境監測活動、提高監測數據準確性和可比性等具有重要作用。7項標準為生態環境監測工作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標準和技術規范,能夠有效支撐相關生態環境質量標準、風險管控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實施,服務生態環境監管和國際公約履約工作。7項標準實施后,要持續優化監測標準管理,積極開展預研究工作,全面做好人員培訓與技術指導,嚴格監督監測標準實施,進一步提升監測工作規范化水平,確保監測數據真實準確。
會議還研究了其他事項。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生態環境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廖西元,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董保同,核安全總工程師田為勇出席會議。
駐部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機關各部門、應急中心、服務中心、信息中心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