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政協音符 共譜新時代黃河“協奏曲”
——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機制發展紀實
“濁波浩浩東傾,今來古往無終極。”九曲黃河孕育出繁盛的華夏文明,滋養著中華民族的根與魂。
9月8日,一場匯聚了全國政協相關負責同志、沿黃九省(區)政協、部分全國政協委員以及國家相關部委負責人140余人的會議通過視頻形式在10個會場召開。與會人員以“加強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 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展開交流。一條條反映著流域共同訴求、匯聚各方智慧的意見建議在會議中碰撞、升華,奏響了新時代助推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協奏曲”。
這并不是與會各方第一次合力把目光投向黃河。
從2018年12月在河南鄭州召開首次會議起,沿黃九。▍^)政協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研討會議(以下簡稱研討會)已舉辦了五次。
五年來,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以下簡稱人資環委)支持下,依水而生的沿黃九。▍^)以研討會為載體,通過每年聚焦一個共同關心的主題,由相關。▍^)政協輪流主辦,在政協層面建立起新的流域協商機制,并結出累累碩果。
主動作為
在推動國家戰略落實中貢獻政協力量
黃河安瀾、海晏河清,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長期以來,全國政協及地方各級政協均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發展高度關注,聚焦重大問題以及各省省情提出了一系列意見建議。
隨著時代發展,大家越發認識到: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上下游密切配合,沿黃九省(區)共同發力。
2018年8月,在多年深入調研基礎上,河南省政協與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充分溝通,提出了將“黃河生態帶”建設納入國家戰略的構想。
經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研究協調,并報全國政協領導批準,2018年12月,由河南省政協牽頭主辦的沿黃九省(區)政協黃河生態帶建設協商研討會第一次會議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行。匯聚集體智慧,會議形成了《關于將黃河生態帶建設列入國家戰略規劃的建議》,并以沿黃九。▍^)政協主席聯名提案的形式提交給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高質量的提案被列為2019年全國政協重點提案。2019年6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專門就此事召開提案辦理啟動會,并由其牽頭,與自然資源部、水利部等11個部門組成了聯合調研組,分上、中、下游3個大組、6個小組赴沿黃九省(區)調研。
通過調研以及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國家發改委等部委認為提案所提建議針對性和操作性強,表示將汲取相關建議,推動下一步工作。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鄭州市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黃河的保護與發展由此翻開歷史新篇章。而協商研討會也為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出臺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貫徹落實中央精神,聚焦流域發展難點重點問題,2019年11月,由山東省政協牽頭主辦的第二次研討會圍繞“促進沿黃旅游高質量發展”召開,會議成果以九。▍^)政協主席聯名提案的形式提交次年全國政協會議。提案提出鼓勵文旅創新融合,加大政策集成和資金支持等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高度重視。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沿黃九。▍^)3.57億元開展旅游廁所革命和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
在此后幾年中,甘肅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分別針對不同主題主辦了第三、四、五次研討會,每一次均圍繞九。▍^)共同關注的課題、急需解決的難題、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協商研討,并在探索中不斷拓寬路徑,完善方式方法。
搭建平臺
做好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
“協商研討會是人民政協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探索創新建立的流域協商機制,是人民政協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獻計出力的有益嘗試。”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李斌看來,五年來,研討會彰顯了人民政協服務國家治理的重要作用。
2020年4月,財政部、生態環境部等四部委印發《支持引導黃河全流域建立橫向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實施方案》。當年9月,圍繞“黃河流域水源涵養和生態補償機制建設”第三次研討會在甘肅召開。
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黃躍金認為,這正體現了研討會選題精準、針對性強的特點。“作為國家層面的方案,基本都是方向性、引導性、鼓勵性的,許多問題還需要九。▍^)共同推動落實。就此開展協商研討很及時,也很有必要。”
在那次研討會上,結合各省省情及流域實際,沿黃九省(區)不僅介紹交流了各省具體實踐,還提出了一系列推動流域生態補償有見地、有深度、可行性很強的意見建議。
2020-2021年,中央財政專門安排獎勵引導資金20億元支持沿黃九。▍^)探索建立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目前山東和河南、四川和甘肅已簽訂了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定。
同時,在形式上,研討會不僅采取大會發言、互動交流、提交書面材料等方式,還安排現場參觀考察,在實地中學習了解主辦。▍^)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經驗做法。
在2021年第四次研討會期間,與會代表考察了陜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見證了三秦大地荒山變綠、河水漸清、飛鳥重返的治理成效,深化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共識。
“互通有無,有很大啟發。”“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將借鑒兄弟省市的好經驗、好做法運用到我們工作中……”每次參加完會議,與會代表都有這樣的感受。
研討會的另一個特點是搭建平臺,協商充分。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評價說,研討會體現了沿黃九。▍^)政協協力推動重大戰略落地落實的使命擔當;也是人民政協協調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力量,推動中央決策貫徹落實的一種積極嘗試。
在全國政協人資環委的溝通協調下,研討會除匯聚地方各級政協組織,每次會議還邀請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國家相關部委負責同志參加,并注重增強政協委員、九。▍^)政協與國家部委的協商交流。
會前,各。▍^)政協會結合會議主題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前以書面形式提供文字材料給全國政協以及相關部委參考。
會上,各。▍^)發言人直奔主題,客觀分析省內以及流域治理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相關部委負責同志除介紹提案辦理情況和職能工作進展外,還積極與各位發言人現場互動交流。
“建言有共識,也體現了訴求的差異;一問一答之間,彰顯著政協開會暢所欲言,又有理有度的民主協商氛圍。”全國政協人資環委主任李偉說。
正是在這種廣泛、深入的交流中,多方進一步凝聚起思想共識和行動共識。據統計,五年間,研討會匯集了交流材料、會議紀要、聯合提案等50余份,并報送國家有關部委和相關。▍^)黨委、政府供決策參考。
務求實效
高質量建言背后的持續努力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濃縮于會議之上的發言內容可能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其背后付出的努力卻長達數年。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自2019年起就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中長期調研課題。2020年初,組織區內三級政協聯動開展調研,不僅涉及自治區沿黃7個盟市,還赴青海、甘肅、寧夏等。▍^),踏訪企業、水利樞紐工程、污水處理廠等;并主動加強與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沙漠林業實驗中心等科研院所的溝通聯系,搭建相關數據庫,提交社情民意報告。
作為這一機制的發起省份,河南省政協在機制建立后持續發力,在省內建立了河南省沿黃市(區)政協協商研討機制,先后圍繞黃河河道和灘區綜合提升治理、黃河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等幾十個議題開展協商議政,并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為積極傳承弘揚黃河文化,連續17年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編輯出版了3卷達180萬字的《黃河記憶——我的黃河故事》,努力講好黃河故事。
陜西為開好第四次研討會,在前期開展了“黃河流域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情況態勢分析會、月度協商座談會、網絡直播協商,并組織開展省市縣三級政協“入黃排污口整改提升”民主監督調研。
更多的。▍^)將相關議題作為議政性常委會、專題協商會的主題,充分發揮委員主觀能動性,搭建起履職大舞臺。
例如,青海省政協圍繞“黃河青海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召開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會議。會前,不僅組織政協參加單位、政協委員和有關專家深入6個市州、16個縣進行大量實地調研,還創新履職方式,開展了“委員面對面”活動,邀請委員、專家及相關部門領導參與訪談,進行線上互動,面向社會傳播共識。
山西省政協圍繞“推動山西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召開常委會會議。除前期組織近百人開展多層次跨省域實地調研,還依托省有關部門開展6個專題調研,并邀請沿黃部分市縣政協聯動。在常委會會議上,8位省政協常委、委員帶著思考走上臺前,通過圖文并茂的PPT形式,將一條條真知灼見精彩呈現。
2021年11月,山東省政協組織開展了“行走黃河·看高質量發展”全媒體主題報道。9個調研采訪組深入沿黃9個市、25個縣(市、區),形成了一批有故事、有思考、有特色的調研采訪成果,以全媒體形式刊發,引發關注與熱議。
在寧夏,自治區政協將“推進寧夏黃河文化傳承彰顯區建設”列入2021年度協商計劃。通過研討會、座談會等形式,形成初步成果后開展實地調研;并廣泛征求政協委員和自治區黨校、社科院以及市縣政協的意見和建議,吸納進入相關調研報告。
甘肅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省委書記、省長任雙組長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調推進領導小組。2022年1月,甘肅省政協在十二屆五次會議期間,舉辦“黃河戰略下甘肅加快發展的路徑選擇”專題協商議政會,省長任振鶴到會聽取委員意見建議,與委員共商黃河戰略下甘肅發展大計。
作為下一次協商研討會的主辦方,四川省政協聯合九三學社中央和甘肅、青海政協召開了黃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協商協作研討會,并通過開展專題協商、民主監督等方式,引導委員提交相關提案和調研報告,促成了多個難題的有效解決。
這些事例僅僅是沿黃九省(區)政協所做工作的縮影。
數據顯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黃河連續23年不斷流,沿黃主要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上升為80.9%,黃土高原植被覆蓋度由21世紀初的30%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
正如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司副司長曹元猛在參加第五次協商研討會時評價所說,通過沿黃九。▍^)政協協力建言資政謀良策,一批針對性和操作性強的意見建議已經轉化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為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實施方案編制提供了重要參考,為黃河戰略實施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黃河奔涌,時代向前。黃河流域的高質量發展仍需要腳踏實地,久久為功。聚焦目標,沿黃九。▍^)政協的智慧與力量仍在廣泛凝聚,向著更好更優不斷奮進。下好“協同棋”、打好“組合拳”,期待新時代黃河大合唱的澎湃樂章永續流傳。
(記者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