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多人傾倒工業廢水被判刑
2023-06-16 04:31:26 來源:大江網-信息日報 編輯:馮兆明 作者:胡若鄰 肖立宇 黃祥晟
6月14日,江西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打擊污染環境犯罪新聞發布會,通報全省公安機關依法嚴厲打擊污染環境犯罪工作舉措和成效,公布了7起打擊污染環境犯罪典型案例。
■胡若鄰、實習生肖立宇、信息日報全媒體記者黃祥晟/文
南昌某金屬制品公司非法傾倒、處置酸洗污泥
2022年10月,南昌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人。經查,南昌某金屬制品公司從事酸洗熱軋鋼板經營,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酸洗污泥屬危險廢物,該公司工作人員為節約處置經費,將10余噸危險廢物分批傾倒在廠區外部,造成土壤環境污染。案件辦理期間,公安機關、生態環境部門對多個傾倒的污泥點位進行細致比對分析和現場勘查,及時掌握了相關證據。
景德鎮市王某明等人非法處置廢舊電瓶污染土壤
2021年9月,景德鎮市公安局食藥環分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案件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9名。經查,2020年9月份以來,犯罪嫌疑人王某明、陳某生等人在未辦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合伙開設“黑冶煉廠”,非法購買1000余噸廢舊鉛酸蓄電池,拆解后使用土法煉鉛,嚴重污染周邊土壤環境。目前,該案9名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萍鄉市上栗縣張某等人非法處置危險廢物“鋁灰”
2022年10月,上栗縣公安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線索,偵破一起非法填埋、處置危險廢物“鋁灰”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經查,2021年7月,犯罪嫌疑人張某等人以注冊瀏陽市某廢品回收加工營業執照為掩飾,在未辦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租賃廢棄倉庫為生產窩點,從湖南、貴州等省份鋁制品上游企業購進危險廢物“鋁灰”用于提煉鋁錠,后委托文某等人將提煉產生的1600余噸“二次鋁灰”非法填埋、處置。目前,該案已有5名犯罪嫌疑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2名犯罪嫌疑人正在審理當中。
贛州市崇義縣廖某明等人非法傾倒油漆廢渣
2022年3月,崇義縣公安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移送案件,偵破一起非法傾倒油漆廢渣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8名。經查,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間,犯罪嫌疑人廖某明伙同他人,受南康區肖某等人的委托,從家具工廠裝運油漆廢渣并非法傾倒在某山坳,造成環境污染。目前,廖某明、廖某燕已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涉案的家具企業負責人主動認罪認罰,簽收《環境司法保護生態修復制度告知書》,做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共繳納生態損害修復賠償金147萬元。
吉安市某污水處理公司篡改自動監測數據
2022年2月,吉安市公安局森林分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移交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經查,2021年11月,吉安市某污水處理公司工作人員非法將企業污水總排口廢水在線監測設備的采樣模式進行設置,調換采用監測水樣,導致外排廢水在線監測數據失真失實。經檢測,該企業外排廢水超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準排放濃度限值。
宜春市袁州區某生態農場污染環境
2022年1月,宜春市公安局袁州分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通報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境案,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經查,袁州區生態環境局對袁州區某生態農場進行檢查時,發現該農場的生化處理池出現裂縫并要求其進行修補。該農場的經營人袁某福、方某菊明知沒有經過處理的豬糞渣水外排傾倒會污染環境,依然將糞水沼液傾倒在附近的葡萄園和竹林里,嚴重污染當地環境。
上饒市鄱陽縣李某銘等人非法傾倒工業廢水
2021年6月,鄱陽縣公安局根據生態環境部門通報線索,偵破一起污染環境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經查,犯罪嫌疑人李某銘等人勾結安徽、江蘇等地工業企業主管人員,通過槽罐車運輸并采取隱蔽手段逃避監管,趁深夜無人之際先后將1000余噸工業廢鹽水非法傾倒在鄱陽縣某廢棄養豬場、廢棄礦井等地,造成重大環境污染。同時查明吳某等安徽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的管理人員,為了節省污染物處置費用,將企業產生的工業廢水交由無資質人員李某林等人處置。目前,該案11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為查實涉案廢水來源,追究涉案企業責任,鄱陽縣公安局專案組先后6次進駐涉案企業,深入安徽、江蘇、浙江、上海等地開展調查取證工作,斬斷了涉及排污企業、中介人員、運輸車輛以及非法處置危廢的全部犯罪鏈條。在案件偵辦過程中,公安機關會同生態環境部門同步開展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工作,并要求涉案企業對受污染的水體和土壤開展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經專家評審驗收,污染點及周邊水體、土壤等生態環境指標已修復達到國家相關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