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魚也是“會說話”的證據,一起惡意偷排酸性含銅廢水案偵破!
近日,浙江省麗水市生態環境局破獲一起惡意偷排酸性含銅廢水案。記者對案件采訪梳理時發現,原本這家企業按照規定處理含銅廢水僅需花1萬多元,然而現在連同后續的生態賠償卻可能要支付四五百萬元,企業負責人追悔莫及。這到底是一起什么案件?
一語中的,
執法人員順著死魚的方向尋找污染源
“溪里的魚死了很多,一群人正在岸邊撿這些魚,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你們快來人核實下。”今年農歷正月初三清晨,當大部分人還在睡夢中享受假期的愉悅時,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一位群眾的報案電話,打破了春節假日的寧靜。
“一下子死了這么多魚,是誰在電魚?還是毒魚?”
“水環境受到污染了嗎?大過年的,總不會有企業偷排吧,那塊區域有工業園區,的確是有化工企業。”
“如果魚是中毒死的,要讓街道人員出面阻止群眾撿魚。”
……
在去現場的路上,遂昌分局執法人員迅速進入了工作狀態,探討如何勘查才能快速發現原因。
在知情人引導下,執法人員很快找到了濂溪河道的案發點位。在不寬的河道上,一些魚翻起了白肚皮,一沉一浮地隨波逐流,還有更多魚漂浮在岸邊,大大小小的死魚沿著河岸一直向上游延伸。
“被村民撿走了一些,現在少了點。我發現的時候,河道內是大片死魚,大概有三四百米長吧。”知情人介紹,“懷疑是毒魚,已經讓人阻止村民撈魚了。”
“跟著死魚走,看看是哪里開始出現的。”執法人員曾晟旻頂著寒風繼續追蹤。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死魚明顯減少的位置上游,執法人員發現了一處排水口,出口處石壁上有淡綠色水漬,低洼處存有淡綠色污水。
就是這里了,執法人員分頭開始行動。
經采樣檢測,該出水口水質pH酸堿值為3.4,總銅為10.5mg/L,均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限值。同時,檢測結果也顯示魚體內含有大量的銅元素。
執法人員根據特征污染物及區塊雨水流向圖,對該區域排污單位進行逐一分析,初步懷疑為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涉嫌違法排污。
一波三折,
最終鎖定排污企業并固定證據
“我們過年期間放假了,并沒有生產,不應該有廢水產生啊。”在得知自己公司被懷疑非法排污后,某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人朱某某一臉茫然。
現場勘查后,執法人員發現,當日該企業的確沒有生產,企業雨水溝及雨水總排口也沒有廢水排放的痕跡。但是總排口下方的雨水井內卻有淡綠色廢水,現場pH試紙檢測呈酸性,與入河排水口發現的痕跡大致相同。
這又是什么情況,到底是誰在排污水?執法人員感覺有點蹊蹺。
“我能反映個問題嗎?上游的某化工公司的雨水管道接入我公司雨水井,然后流入市政雨水管網,最后一起排到河道。這個情況我們向園區反映過。”朱某某說。
為進一步查實污水流向,執法人員再次爬入雨水井觀察,該雨水井的管道布局呈現交叉的“L”型,在隱秘處有一條被確認是通往某化工公司。由于光線昏暗,該管道內沒有發現明顯廢水排放的痕跡。調查又陷入了僵局。
“我們回去研究了很久,一直找不到突破口,但是三天后出現了轉機。你知道發生了什么嗎?”曾晟旻回憶起當時的場景,馬上興奮起來。“死魚是證據,雨水井里傳出來的流水聲,也是這起案件的突破口。”
原來,心存疑惑的執法人員這幾天一直帶著問題在某新材料有限公司開展調查,并出動了管道機器人,想溯源找到突破口。
“不一定光是盯著這家新材料有限公司,我們可以換個思路,看看誰利用了這處雨水口。”當時在現場帶隊的遂昌分局局長杜維濤要求。
那個被懷疑是排污通道的雨水井里,這時傳出水流聲音。
打開井蓋、再次入井、又發現淡綠色廢水、采樣、拍照取證……一套熟練的工作流程一氣呵成。
這股水正是從上游某化工公司流出來的。當時,該公司正在用水沖刷地面,雨水井和某化工公司的雨水溝里均發現有綠色的污水pH試紙都呈現強酸性。
一案四罰,
嫌疑人已移交公安機關處置
“我剛從外地回來,看到地面上比較臟,想著馬上要開工了,所以就沖洗一下。”正在沖洗地面的陳某某看到執法人員沖進來時,一臉鎮定并振振有詞。
經現場勘查,該公司新建的二期項目主要生產防水劑和十八酯,生產原料中使用了含銅催化劑。在生產車間,13個生產設備釜擺放在內,企業沒有建設污水處理池,生產廢水僅僅用水泵收集到廢水罐中,部分生產廢水被存放在噸桶內,并運送至二期倉庫內。廠區內的消防應急水池水位也有明顯下降。

被查封的噸桶
在廠區的雨水溝附近,細心的執法人員發現了地面上還留有不規則的綠色痕跡,旁邊土壤上也發現了綠色的結晶狀顆粒。
“這里就是排污的現場了。高濃度的廢水稀釋后還呈現出淡綠色,這也是因為廢水里含銅元素的原因。”曾晟旻說。
打開附近廠區的監控,人員活動的軌跡逐漸拼湊成相對完整的鏈條,案件便一目了然。原先故作鎮定的陳某某也交代了案發過程。
1月23日晚,在企業值班的陳某某見正在下大雨,為降低污水處理成本,便利用叉車將倉庫里6個白色噸桶分別運送到雨水溝旁,并將噸桶內的綠色廢水直接排放。廢水混合著雨水通過地下管道排入濂溪,造成外環境水體污染。為掩蓋排放痕跡,陳某某還用消防水沖刷散漏到地面的廢水痕跡。節后返回企業后,陳某某看到地面仍然還有綠色的排放痕跡,于是再次用消防水進行沖刷,就是這次沖刷,在雨水井內發出流水聲讓執法人員抓個正著。

通過采樣樣品比對和證據固定,執法人員還原事發現場,并最終鎖定為某化工公司涉嫌違法排污。該化工公司“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行為涉嫌環境違法,根據《浙江省生態環境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浙環發〔2020〕10號),對該公司處以56萬元的行政處罰。
同時,該公司還因涉嫌違反“三同時”制度等受到3個行政處罰,相關生產設備已被依法查封、扣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和后續整改正在推進中,犯罪嫌疑人陳某某也被移交縣公安機關進一步審理。
“我們估算過這些廢水處理費最多萬把元。現在得不償失,除了被行政處罰和后續生態賠償的金額外,企業的信譽、形象以及對外融資渠道等,都會受到影響。”某化工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將增強員工的環境守法意識,盯著發現的問題抓緊整改,讓企業早日進入良性循環。”
往期推薦
原標題:《死魚也是“會說話”的證據,一起惡意偷排酸性含銅廢水案偵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