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未來新水務研究中心主辦,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新海淡國家戰略專家座談會”召開。會議邀請行業協會,科研、技術和工程界的專家,政策研究學者齊聚一堂,針對海水淡化國家發展戰略等議題進行研討。
社會經濟與技術的不斷發展,持續改變著我們對水資源的認知。隨著一系列關鍵材料和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海水淡化已經成為人類獲得水資源的重要手段。對于我國來說,一方面,在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分布不均的背景下,海水淡化或將對我國實現水資源的安全充沛供給、摘掉缺水國的帽子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海水淡化產業瓶頸、政策方向、發展路徑、未來前景等系列話題還有待系統探討。
依據“開放研究,系統創新”的工作原則,未來新水務研究中心在近期成立了“新海淡專項研究組”。7月15日,由未來新水務研究中心主辦,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新海淡國家戰略專家座談會”召開。會議邀請行業協會,科研、技術和工程界的專家,政策研究學者齊聚一堂,針對海水淡化國家發展戰略等議題進行研討。會議由未來新水務專家工作組專家、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主持。
新海淡國家戰略座談會
會議伊始,王凱軍系統介紹了此次座談會的召開初衷、議題方向及研討流程。他提議與會專家著眼國家戰略層面,暢談海水淡化事業整體推動中的關鍵路徑及瓶頸難題。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王凱軍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力在代表承辦單位致辭中表示:“非常規水資源利用一直是未來新水務關注的重要方向。我們想探索出像以色列、新加坡那樣的國家水資源發展道路,在推動解決中國水資源問題上做一些貢獻。”
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李力
未來新水務專家工作組專家、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許國棟作引導性發言。他認為,在海水淡化技術成熟、成本漸低、水量無限的前提下,海水淡化是解決國家水資源短缺問題、突破發展限制、打開發展想象力的重要抓手。建議突破當前一些規章制度限制,算大賬、興大利,基于海水淡化構建沿海地區短程水循環,探索海淡基金等資金支持方式。
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技術委員會主任許國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及其團隊表示,海水淡化不僅是重要的非常規水源,也是低碳背景下綠氫能源產業發展的有效助力。目前,規模化綠電制綠氫所需用水和可取用的自然水資源在時間、空間、水質等方面均嚴重不匹配。在此基礎上,“海水淡化西輸”或將成為有效解決方案,相關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模式的創新、海水淡化綠色產業鏈的打造或將隨之提上日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環所副所長常紀文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 張建紅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宮徽代表工作組介紹了全球范圍內通過海水淡化擺脫水資源限制的典型國家案例,對比國內海淡產業發展情況,他認為,我國獲得了明確的政策支持,但缺少系統的戰略規劃。未來,氣候變化將深刻影響水格局,我國需要重新審視水資源短缺與海水淡化之間的關系,破除海淡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阻礙性觀點”,引導淡化水應用從工業走向市政。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宮徽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邵益生、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張辰、中國水利協會脫鹽分會會長郭有智、中電建華東院海水淡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張希建、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列平、 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高嵩等與會專家,圍繞海水淡化宏觀需求演化、海淡成本趨勢、濃鹽水排放渠道、行業戰略路徑、面臨問題及挑戰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邵益生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張辰
中國水利協會脫鹽分會會長郭有智
中電建華東院海水淡化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總工程師張希建
藍星東麗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朱列平
江蘇省宜興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高嵩
王凱軍做會議總結評述:此次座談會是未來新水務事業對于“海水淡化”專題研究的重要一步。后續,研究工作組還將對海水淡化戰略相關議題進行系統研究,形成《中國海水淡化國家戰略研究》等工作成果。“我們希望通過局部工作帶動行業認識的整體突破,面向未來十到二十年的新形勢,新需求,深入思考,廣泛宣傳,在可預見的未來消除誤解,溝通政府、科研、產業與公眾。”
此次座談會中的專家發言詳情,敬請關注本公號后續報道。
編輯 | 宜環
審核 | 王凱軍
統籌 | 未來新水務工作組